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月份: 2023 年 5 月

  • 久違的全校同樂的日本小學運動會

    久違的全校同樂的日本小學運動會

    自從兒子入讀日本的公立小學以來,雖然每年還是有舉辦運動會,一直是各年級分開進行。但今年4年級的他終於迎接來首次全校師生及家長們能夠全員一起參加(參觀)運動會。與往年相比熱鬧許多,家長之間聊天的聲音也多了起來。

    不過,即便讓我們看到全校同樂的情況,對於平常新聞報導的日本少子化現象還是有非常直觀的認知。我們家在東京某地,相對偏鄉而言,已經算是人口集中的地區。即使如此,全校的學生人數也僅僅百來人而已。日本與台灣一樣,小學有六個年級,但他們學校一個年級僅有1個班級,1班也頂多20多名學生。

    20230531s01
    全校學童包含幼稚園生

    不只是這所學校,周遭的小學人數多半也是如此少。為何我會知道呢?倒不是我閒著無聊,每一家都去逛一圈。兒子入讀小學之前,地方政府有寄送該地區所有公立小學的簡單介紹,上面就有學生人數統計。

    20230531s02
    低年級生準備出場表演

    說回小學運動會,自己不曾當過日本的小學生,不太清楚過往的運動會是否跟現在一樣。只記得以前看過的日本漫畫或是YouTube上的影片,有些運動項目是親子一起進行,中午吃飯也是全家一起在學校野餐。

    現在全都沒有了,家長們只能站在限制區域內,完全跟學生隔離開來。學校有要求家長做便當,聽說學生們是在教室內享用……

    20230531s03
    被隔離的家長們

    不過,即使有這些不同,日本小學的運動會內容與台灣也不太一樣。簡單說來,日本的運動會更偏向台灣的“同樂會”,一種由學生表演娛樂節目的集會。看下方的節目表,運動競技項目”只有“賽跑,間中穿插各年級的表演項目。唯一一項看起來比較像是“運動競技”的是第11項-3-6年級選拔接力賽。由老師選出3、4、5、6年級中,平常跑步快的學生,比賽當天混合編隊,分成4隊進行接力賽跑。雖然還是會分出勝負,第1名也只有獲勝當下的興奮感吧。因為根本沒有頒獎儀式,也就是大家都沒有獎品,也沒有口頭嘉獎。 XD

    20230531s04
    運動會節目表
    20230531s05
    比賽中場的表演節目
    20230531s06
    比賽中場的表演節目
    20230531s07
    接力賽準備出場的4隊(紅白藍黃)
    20230531s08
    接力賽女隊員(女生體能不輸男生)
    20230531s09
    接力賽男隊員

    另外,所有照片中能辨識出人臉的都被我塗抹了,因為現在的日本社會對於隱私權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小孩子的。

    2023/05/31 posted.

  • 閒聊東京電車二三事

    閒聊東京電車二三事

    在東京生活多年,只要外出不是依靠雙腳走路就是搭電車,偶爾搭朋友的便車或計程車才有機會好好地瞧瞧熱鬧非凡的東京市區馬路風景。這座世界知名的大都會城市遍佈著猶如蛛網般的電車路線,不管是居住在東京市區或只是上班時間才湧進來工作的人們,我想絕大多數人也是搭電車出行。

    撇除擠成沙丁魚罐頭似的狀況外,待在電車裡的時間久了,不免有閒情逸致觀察周遭的乘客。這麼多年下來,好像有些特徵、規律可以說道說道。

    train
    2022日本鐵道開業150年紀念活動/「超駅博 上野」

    現在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大陸講法:智能手機),日本人當然也跟其他國家一樣,上車後就只是盯著自己的小螢幕直到下車。雖然螢幕不大,也不是有意偷窺,靠的足夠近的話多少也能瞧見對方正在看什麼內容。雖然每個人喜好的內容不同,不過還是能發現男女偏好的內容真的有區別。

    日本男性在手機上看新聞、漫畫的比例相當高,而不少女性常逛購物網站、看劇。當然共同的喜好也不少,聽歌;通訊聊天(幾乎全是LINE,印象中好像沒瞧見其他通訊APP);遊戲類APP(女性更偏好休閒類型遊戲)。

    對了,前陣子時隔多年回了一趟台灣才留意到台灣的捷運車廂內遠比日本熱鬧,不是聊天聲音就是此起彼伏的LINE呼叫聲。東京的車廂內,貌似所有人的手機全程開啟靜音模式,即使台日兩地同樣使用LINE卻不曾在日本聽過呼叫聲。

    話說在智慧型手機問世之前的歲月,日本人在電車上最常做的行為除了閉目養神外,應該就是“閱讀”,不管是什麼類型的乘客也不區分男女皆是如此。學生看教科書(參考書)、上班族看報紙、女性看“文庫本”書籍(手掌大小的書)。其中最突出的日本特徵,最多人閱讀的書籍類型,不出意外就是“漫畫”,特指每週發行一次的厚厚一本漫畫週刊。日本三大漫畫週刊以《週刊少年ジャンプ》為首,《週刊少年マガジン》《週刊少年サンデー》每一家每一週都能發行數百萬冊,由此數字也能窺見其流行程度。當年還是窮留學生的我,經常在電車的行李架上撿起下車乘客隨手丟棄的漫畫翻閱起來。 XD

    歷年來的《週刊少年Jump》/美術手帖
    歷年來的《週刊少年Jump》/美術手帖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流行事物,但是在日本的電車內卻有一種恆古不變的行為。細心留意車站張貼的海報就能發現,此行為也延伸出不少影視作品以其做為主題,尤其是AV類別,對其喜愛程度更是歷久不衰。

    撲滅痴漢海報/京都藝術大學/京都府警方
    撲滅痴漢海報/京都藝術大學/京都府警方
    撲滅痴漢海報/愛知縣警方
    撲滅痴漢海報/愛知縣警方

    為了減少“痴漢行為”,不僅是警方,各家鐵路運營公司也嘗試過各種改善方案,如上下班尖峰時刻的“女性專用車廂”,饒是如此依然無法徹底消滅此行為。

    上次寫日劇《重啟人生》觀後感,其實劇中某個橋段也有演出“痴漢行為”。另外,數年前我也曾寫過一篇由此延伸出來的相關冤獄的文章,有興趣者可「到此」一覽。

    2023/05/07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