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My生活

  • 日本公立小學最後一次全校家長會雜記

    日本公立小學最後一次全校家長會雜記

    時光匆匆,尤記得幼小的兒子剛進小學時還在校門口留影紀念,現今已經在櫻花紛飛下踏入六年級教室接受最後一年的小學教育。補充說明,日本的新年度由4月開始,1年分成3學期;整年會有4個小長假,短則1星期多,長則1個月多。

    elementary
    小學入學式示意圖/株式会社小学館

    每年開學不久後就會召開全校的家長會,以校長為首報告本年度的治學方針及各項重大事項,也會介紹所有教職員讓家長認識。再由需要向所有家長宣布注意事項的各專任教師報告,例,保健室老師告知本年度為了預防蛀牙將會實施23次氟化物漱口。PTA會長(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直譯結果也是“家長會”,但是跟本文標題的家長會是不同性質)報告今年的PTA委員人數還是不足,希望大家能積極參加。

    全校家長會歷時半小時多,結束後再到各個教室由班級導師(班主任)進行班級家長會。兒子轉學後的這間小學相對人數更多,大概有數百名家長烏泱烏泱由體育館走向教室,放眼望去9成以上是媽媽來參加,爸爸們應該都在上班吧。

    記憶中,全校家長會是1年召開1次,班級家長會是每學期2次,1年至少6次,另外還有擇日邀請每位家長來校進行個別面談會。其他還有各項義工活動需要家長配合,太過繁瑣就不一一列舉,由此也能得知家長與學校的連接多麼緊密。另外,兒子前後兩間小學都沒有使用LINE社群APP讓家長參加,只有使用“tetoru”APP主要用途為學校向家長們發布消息,附帶學生請假功能,另外想要與班導溝通可以使用電話或紙本聯絡簿。

    這次家長會照例發放各種規定事項資料,雖然每年的內容大同小異,最後一個年度了,藉此留下個人覺得以自身角度來看“比較特別的規定”。

    日本小學的上學時間段相當緊湊,前後兩間小學大致相同,早上8:05~8:10允許進入校舍,並且特地以粗體字表示,千萬不要在8:00之前讓孩子到校!

    學生如在當日需要請假,必須在“8:15”之前使用“tetoru”聯繫校方。明顯會遲到的情況下也必須由家長通知學校。

    一旦進到校內不到放學時間不可離開,即使臨時發現忘記攜帶當日必用物品也不允許回家拿取。唯一一次兒子的班導打電話給我,要求帶一份非常重要的簽名文件到校,因為兒子忘了帶,當天沒交齊就無法參加校外教學。

    東京的公立小學“基本”沒有制服,兒子兩所學校都沒有。但是查過資料,全日本約莫20%公立小學有制服。私立小學則是反過來,多數有私校制服。另外,學生進入教室後需要佩戴“名牌”(功能類似“繡學號名字”),放學前需要摘下,防止校外人士藉由名牌跟踪騷擾學生。

    東京沒有“小學生糾察隊”,在日本這部分工作通常由校方人員負責交通安全,本校則是校方和“所有高年級的家長們”輪流擔任此工作。說到“學生糾察隊”大概率只有台灣學生才明白意思,其他華人地區可能沒有類似的組織。如果有,非常歡迎留言告知。

    學生攜帶物品到校只允許與學習相關,而且明文規定。例如,鉛筆盒必須使用方形,裡面需備有4至5隻鉛筆,紅藍筆,簽名筆,橡皮擦。“在學校”不准使用自動鉛筆和其他花俏的筆記用品,如有造型或香味的橡皮擦。另外,所有帶到學校的物品全數都需要寫上名字,防止物品遺失無法認領。

    20250423e02
    上學攜帶用品說明

    日本公立小學的放學時間,五六年級生大致在14~15點多。回家作業偏少(與東亞其他國家對比),一年級的作業10分鐘可做完,二年級20分鐘,依此類推每升一個年級增加10分鐘,六年級60分鐘。作業內容一般都有朗讀,漢字練習,算數,有時候會有“自主學習”。實際觀察兒子寫作業的情況,認真做的話現在也用不到60分鐘。

    小學階段學習的漢字總字數為1026字,六年級學習191字,每個年級學習的字數大約200字上下(一年級80字,二年級160字)。日本的成年人只要能認識2千~3千字已足夠。中文母語的我來看日本漢字數量真的偏少,但是日本孩子只要能認識“假名”,在課堂上的學習就沒有問題。對了,日本小學也要練習毛筆字,經常看日劇應該有看過教室後面會貼上所有學生的書法作品。

    日本人的英語發音普遍來說深受日式發音影響,這一點日本教育界當然非常了解,他們也非常想要改善。近年來小學五年級開始也有英語課,以前參觀過兒子學校的英語教學,當時的英語老師雖然是日本人,發音還是可以的。而且即使是公立學校,每週有一節課也會有外教老師輔助教學。希望兒子的發音不要太像日本人XD

    每年都會發放整年度的行事曆,除了正常上課日程外,未來一年將會進行的活動日期都已經決定好了。甚至運動會如果遇上下雨天無法舉辦,預備日也有安排。

    在公立中小學就讀基本免費,2024年以前還需要繳交“給食費”(營養午餐費)現在東京都全部由政府補助所有給食費。其他地方視財政狀況也有補助。其他需要花費的地方不多,具體費用參考下表,五六年級因為有3天2夜的校外教學,明顯高出其他年級,費用由銀行每月自動扣款。

    20250423e03
    令和7年度(2025)繳費明細

    目前想到的內容大致如上,實際上當天收到的資料約莫有10來頁A4紙張。小學家長會讓我覺得“人人參與”,“事前報告”,“規劃細緻”……

    2025/04/23 posted.

  • 4年個人網站幕後細節

    4年個人網站幕後細節

    2020年7月吉日開設了個人網站“日本幕後觀察”,至今越過4個年頭,一直不曾做過回顧感想,適逢年終也沒有其他題材想動筆就來說說小站的幕後細節。

    motonojp
    “日本幕後觀察”首頁

    4年下來個人覺得自己獨自架設網站,最難的不是不懂架設知識和技術,雖然還是有小小門檻和每年的些許資金支出,而是“堅持寫作”!

    網站開張初期,自然雄心勃勃總感覺有不少內容想要輸出供大家欣賞。中期開始面對現實,欣賞者寥寥可數極難獲得正面回饋,漸漸喪失寫作熱情。後期自然消失停更或者如我這般標榜“佛系更新”。也利用這個機會公佈佛系更新的基準,至少保持每月更新1篇,如有足夠動力則是2篇……XD

    我的網站利用Google的Analytics工具記錄各項指標,目前更新到GA4版本。藉由這套工具我可以得知來訪者是如何發現我的小站,使用什麼關鍵字搜尋,對哪篇文章特別感興趣,來訪者所處的位置等等。

    20241227o02
    流量來源

    超過9成透過關鍵字搜索來到我的小站,“Direct(直達)”應該是指老讀者他們直接跳轉過來,其餘的分類佔比太小。
    分類說明如下
    Organic Search(自然搜尋)
    Direct(直達)
    Referral(推薦)
    Unassigned(未分配)
    Organic Social(自然獲得)

    常用關鍵字如下列表,這份是今年度最新版。
    我比較訝異列表上竟然有“鐵火卷”,因為我的小站既不是美食專業網站,也不是大型網站,Google搜尋居然會將我的小站排到第一頁!

    20241227o03
    關鍵字搜尋排名

    另外,被閱讀次數最多的文章如下,輕型車(K car)話題自網站開張以來一直霸占榜首,日本的國花這篇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是某個時期以後也是長期排名第2。原本小站首頁最下方我有特地顯示出這份排名,後來自己覺得排名幾乎不會變動,似乎沒什麼意思就拿掉了。

    20241227o04
    閱讀次數排名

    再來看來訪者來自哪些地區,不出意外由台灣居首,佔據約莫九成以上,畢竟我所有文章都是以中文寫作。另外居住在日本的華人也會來我這個小網站深感榮幸。倒是香港來訪人數和日本幾乎不相伯仲,更是格外驚喜。排名第5的地區令我覺得有點意外,居然是波蘭,難不成那裡有華人朋友幫忙宣傳!

    20241227o05
    來訪者位置

    番外篇,來訪者的留言我一直沒更換過其他方式,所有留言必須經過我在後台審核通過後才會出現在頁面上。為什麼我會採用這麼麻煩的方式?一來目前為止來訪者還不多,二來其他防止垃圾留言的方式通常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自己更新了新方式,對方不久後又會推出破解版。與其如此,不如自己辛苦一些,人工審核更能避免污染版面。如下圖,後台可看到各種垃圾留言。

    20241227o06
    垃圾留言一覽

    最後補充說明一點,目前的小站版面是採用Terry Lin製作的Mynote佈景主題,非常感謝他提供的免費資源。只是自從最近一次的WordPress版本更新後,圖片顯示出現問題,似乎在第3或第4張之後出現的圖片就會變形。嘗試修復還是無解,等日本新年過完或許會換其他佈景主題應該就不會有此問題,請大家再忍耐一段時間。

    2024/12/27 posted.

  • 憶日本打工一二事

    憶日本打工一二事

    或許年紀漸長,越來越喜歡回憶往事,不管好的或壞的。昨晚睡夢中,回憶起曾經在日本讀書課後“打工”(勤工儉學)的點點滴滴。

    當年正處在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不久的年代,外國人在日本打工不如現今這麼多,尤其現在的東京,各種服務業多半能瞧見外國人員工正在辛勤工作的身影。

    part-time
    居酒屋示意圖/Google map

    雖然經濟泡沫已經破滅,但是一般平民百姓仍然能維持當時世界第二,亞洲最強的經濟生活水準。我打工的店家位於銀座,屬於個人經營的小型居酒屋。平常日子附近的上班族下班後都會來店裡小酌一杯後再回家,工作整整2年來沒看過生意不好的一天,週五小周末更是一位難求。也因為這樣,即使過了30年多後的現在,我對週五到居酒屋聚餐還有小小的陰影。因為每個週五都是當年的我最忙碌的一天,廚房有如戰場,手忙腳亂,雞飛蛋打的情況下,平常再好的美食此時都會大打折扣。

    一開始就讀語言學校只有半天課,多數同學會利用課餘時間打工,只是礙於當時的政策規定,一週最多只能工作20小時(現在改成28小時),換算一週工作五天,每天最多4小時。有些經濟方面較拮据的同學會超時工作,或者從事來錢多的工作(不好公開描述的內容)。實際生活中日本警察不太會查緝此類活動,只要不被人舉報通常不會曝光。

    當時班上就有人在學期中突然不見踪影,在同學間的耳語中得知被當場查獲,正關押在入管拘留所等待遣返。也有個別同學整天打工,索性不來上課,畢業後大概率無法更新簽證,準備“黑”在日本。畢竟當時的日本隨便都能賺取比出身國家更多的工資,奮鬥幾年後即便被抓,返國後都能蓋樓做小生意。

    剛開始打工時,日語口說還不好,只會一些常用簡單句子,如早安,你辛苦了,開動了,謝謝招待。雖然我是傍晚5點開始工作,進店第一句話卻是”早安“。不只是我,其他所有員工也是互道”早安“。據說日語語境的”早安“一詞來自歌舞伎,演員們會提前趕到後台準備化妝等事前準備工作,其他幕後工作人員為了慰勞提早趕來的演員會說出這句話“お早いお着きでございます”(意譯:辛苦了,這麼早就到了)。後來才轉變成現在常用的“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大致等同中文的”早安(早上好)“

    到了現代,不只是歌舞伎或演藝圈,日本絕大部分的職場,不管幾點開工,一天的工作開始就是互道”早安“。

    順帶一提,日語的”午安“也是簡化來的,明治時代之前的人們白天見面時使用”今日你心情好嗎“,”今日天氣很好“之類當做開場白。明治維新開始,教科書將“今日は(こんにちは)”後面的話省略了。”晚安“也是一樣省略了後半段話,變成“今晩は(こんばんは)”

    我打工的店在地下一樓,整層都是各種料理餐廳,晚上10點過後,大家都開始準備打烊。我的工作需要把當天店裡的垃圾打包好,用小型台車推到統一集中處理的垃圾間,沿途經過其他店家,有遇到其他工作人員,我下意識會點頭示意或說句”你辛苦了“。本來自己覺得沒什麼,久了之後連我們家的”歐巴桑“都聽到誇獎我的八卦。原來是我不經意間的舉動讓大家覺得我是懂禮貌的外國小子。自那之後,我才真正認識到在日本主動打招呼這件事非常重要。

    打工過程並不全然是一帆風順,其實我每天最苦惱的一件事也跟垃圾相關。前頭說到我們店是”小型“居酒屋,進出的門只有一個,廚房設置在最內部,也是一道小門與外場隔開,廚房進出口會被坐在櫃檯最邊角的客人座椅擋住。打烊之後如果客人還未結帳離開,我”必須開口“請客人離開座位將椅子前推,讓出足夠空間給垃圾通過。此時的客人多半喝多了,有時候沒聽懂我講的半吊子日語,連比帶劃推出垃圾袋給他們看才弄明白。幸好多數客人涵養好,只有少數人嘴裡嘟嘟嚷嚷不知說什麼,雖然我沒聽懂但是肯定不是好話。

    還有外場記錄好客人的點菜內容傳遞到內場會口頭念一遍內容,其他廚師一聽到就知道該準備出什麼菜,我通常聽不懂點了什麼菜,必須反覆回到檯邊確認點菜單上寫了什麼,初期出錯菜也是常事,為此被店長或外場經理唸過好幾次。工作久了後雖然能聽懂,但是短時間湧入大量訂單還是會搞混。加上我負責的是燒烤工作,一旦搞錯重新弄串燒又得花費很多時間,現在想想真是給外場的人添麻煩,害他們必須多出額外的工作,幫忙安撫客人耐心等待。

    當年白天上課晚上打工雖然辛苦,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甘之如飴。

    2024/11/29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