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日本產業

  • 如何在日本開設路邊攤小吃

    如何在日本開設路邊攤小吃

    日本自古也有路邊攤(攤販;大排檔),只是在邁入21世紀之後逐漸式微。現今在東京大概率只有舉辦祭典或特殊日子(賞櫻,花火,企業活動等)才比較容易發現路邊攤。或者某些地區因為特殊歷史因素特地保留下來,如福岡博多的路邊攤聚落。

    路邊攤數量大幅減少的原因主要有佔用公道,衛生問題以及公平性問題。公平性問題對於外國人而言可能比較不容易理解,簡單說明一下,大和民族極其重視平等概念,凡是同階層的人最好大家遵守同樣的規則,不遵守者容易被“另眼對待”。雖然路邊攤使用公共空間擺攤也需要支付佔用月費,但對比高額的店鋪租金兩者差異極大。

    日本的路邊攤統稱“屋台”(有簡易屋頂,可隨時搬遷移動)或“露店”(露天沒屋頂的攤販,如撈金魚,套圈之類)。早期類型有挑著扁擔沿街叫賣,再到拖著板車到固定地點擺攤,現在更常見的類型是由發財車或廂型車改裝後的移動式“餐車”(日語:キッチンカー = kitchen-car;英語:food truck)。

    20250325k05
    日本移動販賣餐車範例/Street Gourmet Journal

    各地方政府對於路邊攤開設申請的規定不同,這裡只列舉一些共同的重要規定。

    首先需要決定販賣內容物,再根據商品種類向管轄單位申請相關執照。飲食類型需要向當地的“保健所”申請,他們主管當地各種醫療,健康,食品,環境衛生等事項,依據2022年的資料顯示,全日本有468處保健所。

    飲食類商品依據製作過程主要分2大類,需要當場加熱料理類型,另一種是已經全部製作完成包裝好,現場直接販賣類型。然後會再細分商品類型才決定申請何種營業執照許可。

    取得營業執照許可之外“食品衛生責任者”的證照也必須申請,這個無論是路邊攤或者是店鋪都需要。如果申請人本身已經在學校等相關科系畢業,可以不用再參加講習會,申請即可獲得這張證照。(醫療科系,營養士,調理師,製菓衛生師等等)

    擺攤之前需要取得“道路使用許可證”,這個需要向當地警察局申請。如果不會佔用公道營業,而是在私人場地就不用申請。警察如果來臨檢必須備好“車檢證影本”,確認餐車是否符合改裝規範。

    以上這些內容只是粗略的概括,細節內容必須向當地的保健所,警察局確認。另外,包含餐車,料理器具,食品包裝容器等等在內大致花費250萬至500萬日元左右。如果初期無法準備這麼多錢,最大筆支出的餐車也可以改用租賃方式,1日費用8千日元(長租)至2萬日元(短租)。

    20250325k02
    各種相關證件/caterbank

    那麼在日本擺路邊攤能賺多少錢呢?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月入30至40萬日元,當然高所得跟低所得差距極大。開業後堅持不到1年的比例達到30%,比一般餐廳店鋪更容易放棄。

    20250325k03
    日本移動販賣餐車範例/JPIA販売ショップ
    20250325k04
    日本移動販賣餐車範例/ダイヤモンド・チェーンストア

    疫情期間,各餐廳內用人數普遍不多,各種餐車借勢崛起,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提供補助經費給有意開設餐車的申請人。疫情消退後,餐車出現率似乎有所減少,但是相比疫情前已經增加不少,消費者對餐車這種類型的路邊攤觀感也改善很多。

    話說,作為消費者的我,對於日本路邊攤的價位並不覺得有比較便宜,單純覺得稀奇少見,圖個方便跟新鮮感。

    2025/03/25 posted.

  • 富士電視台的中居性招待事件

    富士電視台的中居性招待事件

    近期日本娛樂圈爆出驚天大瓜,曾經的國民天團SMAP的隊長“中居正廣”被傳出發生性侵醜聞,據傳他以9000萬日元(約莫1900萬台幣)封口費試圖讓女方閉嘴。不過,凡走過必留痕跡,即使他刻意隱瞞此事,真相終究還是絡繹不絕地流傳出來。

    更詳細更八卦的內容請感興趣的人自行查詢,這裡想聊一聊這種人性之惡在日本的近況。

    bullying
    富士電視台大樓/Wikipedia/Kakidai

    中居事件在日本娛樂圈不是個例,或者說各種相對封閉的圈子裡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例如,政界,警界,學校等。根據自身的見識,在日本,霸凌現象是“隨處可見”。

    日本人的“國民性格”(個人的刻板印象)喜歡抱團取暖,順從大潮,服從上級,不喜當出頭鳥,因此也較少當眾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些特徵讓掌握權力者更容易對地位弱勢的人群產生“霸凌”也就是日語俗稱いじめ。現代比較洋氣的講法harass(ハラス)以這個英語詞為基礎,在前頭冠上各種霸凌方式,形成パワハラ(權力霸凌)、セクハラ(性騷擾)、マタハラ(孕婦歧視)等,由新詞的出現也可片面印證日本在方方面面出現各種霸凌行為。

    以前的大眾傳播媒體,以電視為首,廣播,報紙,雜誌等為主流,誰掌握這些媒體就能把控話語權。受害者能夠登上這些媒體通常是重大事件,如果是很難吸引流量的事件,想要在有限的版面出現自然極為困難。幸好現今Internet普及後,各種社交媒體抬頭,據2025年最新調查,日本國內主流社交媒體中LINE用戶數9700萬人排名第一,以日本總人口約1億2千萬人,再排除無法使用手機的嬰幼兒或不願使用的人群等等,可計算出,日本人幾乎人手一個LINE帳戶。因此,即使是一名普通人也能讓自己的聲音傳遍整個社會,只要話題足夠吸引眼球。

    SNS
    日本主流社交媒體統計資料/hottolink

    這次事件的從犯據說是富士電視台(日本六大電視聯播網之一)的某個幹部,他負責安排女主播等漂亮女性陪同大咖藝人(大腕)飲酒作樂。當然也不排除有某些想要獲得更多機會的藝人自願參加。

    不只是女性會有此類遭遇,傑尼斯事務所前社長“強尼·喜多川”喜好男風,長年性侵旗下未成年男童。電視台等媒體相關從業人員畏懼他的勢力,主流媒體在他生前一直不敢公開報導他的醜聞。直到2019年他自身物理消滅後,才陸陸續續“又有”八卦雜誌,外國媒體等開始報導醜聞事件,最終來到2023年大規模的報導出現後,當時的傑尼斯社長(強尼的姐姐的女兒)在5月親自出面公開道歉並承諾負起賠償責任才算告一段落。

    中居事件發生時間在2023年6月,女方向她的上級主管報告,也沒得到正面回應。透過各種管道控訴後,雖然獲得封口費,自身的精神狀態出現PTSD問題,最終只能辭掉她曾經非常喜愛的富士電視女主播的工作。

    雖然始作俑者是中居這種壞人,但培養出他們這種人的土壤是圍繞著他們的利益團伙。例如,這次是提供演出平台的富士電視台,他們需要收視率,而且不想將能提高收視率的藝人拱手讓給其他電視台。各家電視台內部人員就會想盡各種辦法深度捆綁這些大牌藝人。對男性藝人可能提供女性招待,對女性藝人各種任性刁蠻的要求盡力服侍妥帖,對第三性藝人一樣有辦法對他們逢迎拍馬。

    曾經拯救了日本桌球界人氣的“福原愛”,自小(4歲)就在電視台工作人員的跟拍中,一路成長茁壯到成為日本頂級人氣球星。一個4,5歲的小小孩偶爾鬧鬧脾氣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對於跟拍人員來說,無法捕捉到能上電視的畫面會影響工作進度,各種哄騙小孩的手段應該沒少用。長年的跟拍歲月中,接收了各種奉承討好,這些行為可能也形成她的個性的一部分。

    前幾日富士電視的社長在事件發生一年半之後,終於召開了記者會。原本大眾以為會聽到完整的說明,不承想社長居然避重就輕,甚至多次說出類似“拒絕回答”的回答。或許這些人以為走個過場,事件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富士電視台的這些作為終於惹惱了眾多廣告大客戶,目前已知超過75家大客戶停止上電視廣告,造成現在打開富士電視的節目會看到一堆臨時調換的AC JAPAN的公益廣告。

    這些大公司做出停止廣告的決定實屬無奈之舉,因為停下廣告,電視台也不會退錢。但是繼續刊登又會影響企業形象,因為觀眾很有可能會認為這是助紂為虐,為虎作倀。據估算1~3月這段期間將會損失約莫200億日元。

    CM
    停止在富士刊登電視廣告的主要客戶/每日新聞

    目前的最新進度,富士電視台確定成立第三者調查委員會,將要開始進行調查。做為吃瓜群眾的我當然是繼續觀察後續發展。

    2025/01/24 posted.

  • 日本主流媒體是否有標題黨

    日本主流媒體是否有標題黨

    昨日(8/5)幾乎全球股市都發生股價大跌,其中日本股市可能是跌幅最大,日經225指數約莫跌掉12%。不過,台灣股市的跌幅也不遑多讓,重挫超過8%,兩地好像都創下史上最大跌幅。

    這麼重大的事件發生肯定會登上新聞頭條,仔細觀察兩地下標題的方式可看出很多不同之處。選擇同樣流量很大,也同樣冠名Yahoo的網路媒體平台做比較。

    <日本Yahoo>的標題應該不需要翻譯,大致上依靠漢字也能正確理解標題含義。標題用語基本上僅僅只是陳述事實,沒有使用聳動的形容詞,也沒有過度誇大地描述事件。

    titles
    新聞標題截圖/日本Yahoo
    20240806t02
    新聞標題截圖/日本Yahoo

    反觀台灣的的新聞標題用語,圖片下方的“台股崩跌1807點 證交所要出手了”,“要出手了”屬於臆測性質,是否會成為事實,在寫稿的當下應該還未確定。

    20240806t03
    新聞標題截圖/Yahoo奇摩新聞

    右側第1行標題“投資人荷包大失血 平均每位損失44萬”這樣的標題也是撰稿人自行估算的數字,根本不是真實情況。實際上股市交易者是否有損失只有本人才知道,雖然大盤指數確實跌幅巨大,但是卻有可能根本沒有失血,因為賣出股票的人如果是過往低價位進場,即使在昨日賣出還是有獲利,頂多是獲利沒有達到最大化而已。反之,股票有賣出,必有人承接,交易成功才會出現價位變化。承接的價位很有可能是近期低點。即使是昨日的早盤相對高位進場承接,只要買的人還未賣出,也沒有實際上的損失。(當然,帳面上會出現損失金額)

    以上說法並不是要強辯昨日跌幅如此巨大,豈會沒有任何人出現大失血。單純說明如此的估算完全不是事實,也沒有任何意義。

    右側第2行標題“台指期創下「黑歷史」跌停鎖死作收”,「黑歷史」個人推測應該來自日文。在日本這句話的含義,不想提及或避而不談的過往甚至是文獻、照片等物品。 後來延伸出,自己覺得難為情或覺得丟臉的過往事件。如果引入中文時沒有太偏離這樣的含義,我覺得這三個字不適合用在此處。畢竟這一天只是台灣股市長久的歷史中曾經發生過的一項記錄,它並不“黑”,也不是不能提及的一天。

    另一張當天不同時間段的截圖,出現了“大屠殺”,“狂殺”,“蒸發”等用語,財經類別的新聞標題真的適合使用這類煽動情緒的用語!?

    20240806t04
    新聞標題截圖/Yahoo奇摩新聞

    雖然台日雙方的Yahoo新聞只是各家媒體的發布平台,新聞內容及標題應該是實際生產出新聞內容的媒體自行決定。不過,日本方面的Yahoo平台上的標題其實是經過Yahoo新聞編輯部的審核及修改。現今的規定似乎是字數必須維持在15個全形字+0.5個半形字以內。不得使用容易讓讀者誤解的標題,誇張或煽動情緒或不符合報導內容的標題,還有很多細微的規定就不一一列舉。

    關於字數方面,依據查詢到的資料,最早限制11個字,再來13個字,現在似乎放寬到15個字,如果我沒數錯字數的話。

    當然我也能理解台灣媒體為了吸引讀者眼球,增加點擊率,越來越劍走偏鋒。但是日本媒體同樣也要扛起點擊率的重責大任,即便如此,他們更在意標題是否會帶給讀者誤解!

    吸引人的標題會帶來更多點擊率,只是如果內文與標題有出入,甚至有欺騙讀者的嫌疑,讀者自然會轉向其他更值得信任的媒體或平台。因此,主流媒體更加在意是否能獲得讀者的信任。<日本Yahoo>新聞編輯部有些規定,讓外人覺得他們怎麼會做出違背常理的決定。例如,新聞報導刊登後的點擊率大幅超出他們的預估值,他們反而會再次檢查是否標題有誤導讀者點擊的嫌疑,如果有的話他們會再次修改標題。寧可不讓讀者點擊進去閱讀後產生被欺騙的感覺,盡可能在事前就將這種危險性滅絕掉。

    另外,日本當然也有八卦雜誌等媒體,專門讓有此類喜好或愛獵奇的讀者去購買。封面畫風跟主流媒體完全是兩個世界,羶色腥是常規操作,故意含糊其辭、訴諸情感、發表爭論性文字、造謠,極盡可能地博人眼球。此類範例可參考下圖。

    20240806t05
    2020年日本八卦雜誌封面/Yahoo!オークション

    2024/08/06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