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標籤: 火山

  • 日本或將新增領土

    日本或將新增領土

    地震、海嘯、水災、土石流、颱風、火山噴發,這些自然災害想必大家都有聽說過,甚至有人也親身經歷過。如果這些災害全都發生在同一個國家,那可說是很倒霉。日本很不幸地這些災害都有機會遇上。

    除了火山噴發、海嘯在台灣看不到之外,其他倒是全都有,說起來台灣也蠻可憐。

    不過老子曾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簡單解釋就是「禍福相倚」。雖然火山噴發會帶來各種災害,相信看過好萊塢大片都知道,岩漿流淌吞沒一切。即使離開噴火口範圍好幾百公里也不見得就沒事,火山灰依然能飄散這麼遠,嚴重時就像下雪一樣覆蓋所有裸露在室外的所有物品。

    但是火山帶來的好處也不少,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溫泉!日本各地遍佈溫泉就是因為日本到處都有火山,火山地熱提升地下水的溫度所形成。

    另外一個絕大好處就是本篇想講的主題,火山噴發創造新的陸地

    現今時代,一個國家想要增加領土面積已經不是一件易事。早些年還有可能發動武力戰爭侵佔別國領土,現在已不容易發動戰爭,民主國家的國民不會輕易同意國家領導人做出此種決定。即使是極權國家的領導人也要評估衡量各種因素,萬一自己操作不慎也有可能會被人趕下台。

    因此,現在想增加領土(包含領海)就只能寄望自然界自行創造出新的土地。前一陣子,位於東京南方約1,300公里處的海底火山突然噴發,可觀測到的火山煙高達17,000公尺,火山灰往西邊飄散,最遠越過巴士海峽到達南海,粗淺估計飄了數千公里。目前可看到突出海平面的陸地面積的直徑約莫1公里,分別為一大一小2個小島。如果能維持住,不被海水侵吞消失的話,數年後可望登記成為新的領土。

    20210901i01
    8月15日誕生不久的新島距南硫黃島約5Km/ウェザーニュース

    要成為一個國家的領土必須依據國際海洋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規定,能被定義為島嶼才行。島嶼的定義是「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擁有與其他陸地領土相同的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但是「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

    具備島嶼的條件之後,日本會進行各種測量,製作海圖,在國際上公開新島資訊才能被承認為日本的領土。由於新島位於日本領海內,周邊附近也不靠近其他國家,基本上不會出現領土糾紛。話說假設新島剛好出現在對馬海峽(PS4遊戲《對馬戰鬼》故事背景場地)中間線左近的話,日韓兩國應該會為了歸屬問題吵翻天!

    因為該處海底火山一帶區域俗稱為「福德岡之場(福徳岡ノ場)」,新島穩定之後,如果取名應該會與這個名字相關。

    不過,這個新島要穩定到能被承認為領土也不容易。明治時代(約莫百年前)至今,在這個位置曾經出現過3次新島,3次都被海浪吞沒了。

    20210901i02
    8月26日比剛誕生時縮小的新島/ウェザーニュース
    1986/1/21同位置的火山噴發
    1986/1/21同位置的火山噴發/日本海上保安廳拍攝

    日本各地因為有眾多活火山,領土面積其實一直有變化。1973年以前靠近這次新島的「西之島」也是由火山噴發所形成。該島位於東京以南約1,000公里,小笠原群島的父島以西約130公里,當時的面積為0.07平方公里。直到現在仍然斷斷續續的噴發,面積已達到4.1平方公里。

    20210901i04
    2020/11/24西之島火山口(熱成像照片)/日本海上保安廳拍攝

    另外一個例子,之前文章《認識日本地名的含義》也曾介紹過的櫻島也是活火山,至今依然不定期噴發。原本是獨立小島,現在因為火山造地跟九州連結在一起了。有機會前往九州鹿兒島旅遊的話,也可以順道拜訪櫻島,近距離觀看火山。運氣夠好的話,興許能親眼目睹火山噴發,最近一次噴火是在2020年6月4日。

    20210901i05
    「櫻島」湯之平展望台/Wikipedia/Koda6029

    2021/09/01 posted.

  • 認識日本地名的含義

    認識日本地名的含義

    日本列島位於亞洲的東北角,國土的大半由歐亞大陸板塊與其他版塊碰撞隆起而形成,境內多山地丘陵,也令日本國內河流流程偏短,流域小,落差大。暴雨來襲,一時宣洩不及極易引起河水氾濫,釀成災情。日本自古擅長以當地地貌特色取名,如果能理解地名的命名原因,避免居住在該地,或是提前避難,大概率能減少損失。當然,在建築技術進步下,某些地區在古時雖然有水情隱患,現在已改善甚多。

    著名的鹿兒島縣所屬櫻島(Sakurajima)因為經常火山爆發而聞名,原本是一座獨立火山小島,1914年的大爆發,岩漿流淌過多,居然跟九州本島連結在一起了。櫻島為什麼會有這麼美麗的名字呢?該島並不是賞櫻勝地,現今的地名由來有各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開花(SAKU)跟裂(SAKERU)是同一語源,火山口噴發裂開,火山灰飄散似櫻花凋零而被當地人稱為Sakurajima。

    20210324f01
    1902年測繪的櫻島地圖,右下角尚未與陸地連結/Wikipedia
    20210324f02
    2014年衛星空拍櫻島照片,右下角已連結/NASA/日経ナショナル ジオグラフィック

    在東京也有不少地名暗藏著與水相關的含義。

    ◆荻窪(Ogikubo)【杉並區】
    荻是禾本科植物,開花時形似蘆葦;窪是低地之意。有一河川「善福寺川」流經該地。雖說偶有水災困擾,該地卻能吸引眾多文人名士在此修建宅邸。著名女詩人「與謝野晶子」(日幣5000日元紙鈔的肖像候選者之一)的宅邸現在成為與謝野公園。角川書店創始人「角川源義」、音樂評論家「大田黑元雄」都有宅邸流傳下來。

    20210324f03
    秋天的荻花/Wikipedia

    ◆落合(Ochiai)【新宿區】
    日本全國各地多有此地名,意指河川或道路的交匯處。這裡指東京的「神田川」、「妙正寺川」的交匯處,即使是現在也常傳出水災災情。

    ◆小豆沢(Azusawa)【板橋區】
    日文的【沢】等同中文的【澤】。【澤】指水流匯聚之地,在日文中,澤在西日本代表濕地;東日本代表溪谷之意。小豆沢北邊有「新河岸川」,據傳以前曾有滿載小豆(即紅豆)的船隻在此地沉沒,小豆浮沉在河面,有如紅豆沼澤而得名。

    ◆根岸(Negishi)【台東區】
    這個名字也是在全國各地都能找到。NE(嶺)與KISHI(岸、崖)組合而成,台地與河川或海相接的地方,容易發生水災或台地崩落。古早年代這裡曾經是海邊,也有一種說法是海岸線如同盤根錯節般而得名。

    ◆狛江市(Komae)【東京都】
    1974年因颱風襲來,多摩川在此地潰堤,造成這一帶變成水鄉澤國。距今最近的一次,2019年又再次傳出災情。Koma在日語中也指陀螺,有旋轉、河流彎曲的意思。

    20210324f04
    2019年狛江市的災情/東京新聞

    除此之外,日本地名帶有【が丘】【台】【橋】【沼】【浦】【谷】也是與水相關的代表字。

    【が丘】舉個比較有名的地名【自由が丘】(中文常稱為自由之丘),位於東京都目黑區,知名的高級住宅區。戰前這一帶是沼澤地,戰後進行填地工程才形成現在的地貌。

    20210324f05
    自由之丘/GO TOKYO

    120年前,日本曾有7萬多個村、町,其間經過數次合併,現今已減少至1/4,有些古地名已經消失,或者改名而看不出原本含義的地名。

    藉由古人的智慧,明白當初的取名含義,當大雨連日不停或河水暴漲,身處這種地形的居民如果能提前避難興許能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

    2021/03/24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