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月份: 2021 年 3 月

  • 全球首款「合法」量產自動駕駛汽車-HONDA LEGEND Hybrid EX

    全球首款「合法」量產自動駕駛汽車-HONDA LEGEND Hybrid EX

    提起自動駕駛汽車大家首先可能會想起「特斯拉」這家生產電動汽車的廠商吧。我自己也曾在2年前在日本高速公路上親自體驗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功能,自動跟車、自動行駛在車道中,駕駛者完全不用自己動手控制方向盤,也不用踩油門。在車水馬龍的首都高上,看看旁邊的車子又看著自己的車子,我跟同事都不禁感歎好像穿越到未來世界一樣,真是太神奇了。

    上週3月4日,HONDA發表全球首款搭載「Honda SENSING Elite」自動駕駛「等級3」的量產車。不熟悉自動駕駛技術的朋友可能不容易理解這項技術有多厲害,剛才提到的「特斯拉」汽車只是「等級2」,數字越大越厲害,越往上要跨越1級都不是很輕易的事。

    20210309h01
    HONDA「LEGEND Hybrid EX」照片/官網
    20210309h02
    HONDA「LEGEND Hybrid EX」照片/官網
    20210309h03
    HONDA「LEGEND Hybrid EX」照片/官網
    20210309h05
    HONDA「LEGEND Hybrid EX」照片/官網

    現在主流的標準是由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依據這五個不同程度(從駕駛輔助至完全自動化系統),設計理念是『誰在做,做什麼』的分類法。

    20210309h06
    自動駕駛汽車分類法/Wikipedia

    HONDA的自動駕駛汽車「LEGEND Hybrid EX」可以實現的功能,試著列舉一些比較重要的功能。
    在符合條件的道路,如高速公路、汽車專用道等,出現塞車狀況時,汽車能取代駕駛者自動行駛,駕駛者可以稍事休息或是看影片。當塞車狀況解除,也就是車速能提高到時速50公里以上,安全帶會震動,顯示面板也會提示將駕駛權交還給駕駛者。
    駕駛者要求時,自動駕駛在車道中、自動輔助變換車道、自動超車、自動泊車等。
    當汽車系統要求人類駕駛者接手駕駛,如不聽從,汽車將自動啟動緊急停靠路邊功能。

    文字說明可能比較無感,直接看影片吧。

    HONDA公佈給媒體的自動駕駛功能展示影片(片長3:01)

    個人最喜歡的功能是塞車時的自動駕駛功能,想起當年開著手排車只是穿行半個台灣,居然在高速公路上花費10幾個小時才趕回到老家過年。那時候如果有這項功能,我的兩隻腳就不會開到「鐵腿」(台語,意思指腿腳酸痛)。曾經開過手排車的人應該能理解開開停停時,雙腳要忙著踩油門、踩剎車、踩離合器。 XD

    HONDA可以領先量產L3的自動駕駛汽車,除了其技術領先外,日本的法規適時修改也有關聯。2020年4月實施「改正道路運送車輛法」及「道路交通法」,符合規定的自動行駛裝置才能獲得國土交通省的許可,也可以在公路上行駛。在修改法規之前,汽車駕駛中開車人不能手持電話進行通話也不能操作設定導航。修改後,等級3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可以進行這些動作,而日本是全球首過立法通過並實施的國家。因此文章標題才會強調「合法」!其實Audi A8也是擁有L3的自動駕駛汽車,只是還沒取得合法販售許可。

    為了符合法規及提高安全性,HONDA已經進行過大約1000萬種類的狀況模擬檢測,測試行駛距離達到130萬公里。130萬公里大約能繞行地球32次。官網也在很多地方著重提醒,即使有自動駕駛功能,也必須在符合條件的道路才能開啟,駕駛者也不能太依賴自動功能,自己也要隨時能接手駕駛。車上也搭載駕駛者檢測器及黑盒子,如做出不符合規定的動作,某些自動駕駛功能會無法啟動,行車記錄也會被記錄在黑盒子裡。

    20210309h07
    駕駛者檢測系統/官網

    看了一圈下來是不是很想入手,不過現在只能租用,而且只生產100台。推估這是HONDA第一款面對一般消費者的等級3自動駕駛汽車,主要目的是為了收集消費者評價及使用回饋等。參考定價含稅1100萬日元,順帶一提,同款車型沒搭載等級3功能的定價是724.9萬日元。表示HONDA預設這套系統價值約375萬日元。

    20210309h08
    HONDA「LEGEND Hybrid EX」定價/官網

    文章最後提一個假設性問題,等級3以上的自動駕駛功能開啟的狀態下,如果發生歸責於自動駕駛汽車的事故,請問事故責任是駕駛者負責?汽車製造商負責?或者是各打五十大板?

    答案是,在日本是由汽車製造商負責。因此HONDA這次特別慎重,設定的安全標準參數比政府官方還高。

    2021/03/09 posted.

    HONDA官網表示這款車型已經在2022年1月結束,不確定官網資料是否還會繼續保留……

    2025/04/17 modified.

  • 自作自受的日本花粉症

    自作自受的日本花粉症

    文章摘要

    • 說明花粉症是什麼。
    • 為何會出現花粉症?
    • 有解決辦法嗎?

    即使不住在日本的朋友們可能也聽說過花粉症,具體是怎麼回事,或許不是那麼清楚,今天來扒一扒他的前世因果。

    據推測花粉症應該自古既有,只是當時沒有大規模發作,花粉散播的季節過後,人體會自然恢復健康,發作的人可能自己不會體認到這是一種病,因此也沒有記錄流傳下來吧。

    花粉症是過敏性鼻炎的一種,與英語hay fever屬於同一類,因此花粉症的英語常被稱為hay fever。兩者的差別只是過敏原不同,hay是指被當做飼料的乾草,而日本是花粉,更多的是指日本柳杉(學名:Cryptomeria japonica;英語俗稱Japanese Cedar)的花粉,這種過敏原的患者高達七成以上。很不幸的,我也是柳杉花粉過敏患者。不過不幸中的大幸,跟別人比較下來,我應該屬於輕症患者。(痛苦等情緒往往是比較而得來。)XD

    每年臨近2、3月,清晨時分,意識朦朧醒轉,立刻開啟連續打噴嚏狀態,睡意馬上被驅散。清澈的水流開始緩緩地在鼻中水庫積蓄,此時不趕快起床,面紙侍候著的話,一旦水庫攔不住就是一場洪災。嚴重時大概一早上可以用完半盒面紙,眼睛更是奇癢無比,這時候就知道柳杉花粉大量飄散的季節開始了!

    20210304h01
    日本柳杉的花粉(只是看到鼻子不自覺發癢)/dailyportalz

    標題為什麼會以「自作自受」開頭?且看下去。

    日本柳杉是杉松柏門柏科植物,由中英文譯名都冠上日本兩字也可以知道,這是日本的特有樹種。廣泛分佈在日本全國(北海道少量;沖繩無),因為擁有清新芳香,質輕但強韌防水,筆直樹幹,易加工等性質,自古以來常被用來作為建材。早自奈良時代(約710年–794年)創作的《日本書記》古籍中都出現過「柳杉(スギ)、樟樹適合造船;扁柏(ヒノキ【檜】)為建造宮殿的良木」等語句。

    日本在二戰時期及戰後復甦過程中,各種資源消耗快速,柳杉等木材資源更是被過度砍伐,荒蕪的山地光禿一片,水土無法保持,常釀成各種災害。人工植樹造林自然而然成為國家政策,接下來就是選擇什麼樣的樹種栽植?能夠適應日本環境,成長快速(只需20年成材),抗病蟲害,扎根深長,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優秀,再加上上文提過的優點,柳杉、扁柏就入選了。

    日本國土面積,森林約佔據7成,全部森林面積有4成是人工林,人工林的7成是柳杉與扁柏。這兩種樹木合計使用了704萬公頃的土地(公頃縮寫為ha,100公尺x100公尺),1公頃比標準足球場的面積略大。想像一下日本有704萬個足球場種滿柳杉、扁柏,而1公頃大略能種植3000棵樹,我都不敢再計算下去……

    20210304h02
    人工林的比例(2017年)/農林省林野廳

    1964年斎藤洋三教授發表柳杉花粉症的研究論文,正式確認柳杉花粉是過敏原的一種。教授的研究動機來自栃木県日光地方在春季才會出現過敏症狀,當時還沒人認識到柳杉花粉居然會成為過敏原。

    20210304h03
    日光東照宮的杉樹道/Photo koh-etsu on Wikipedia

    此時的日本正快速奔馳在高度成長期的經濟榮景中,每年的經濟成長率皆超過10%,新工廠的煙囪不斷冒起,汽車大量出現,環境污染也在這段期間達到高潮,花粉症患者的惡夢開始擴大。

    不知是命中註定還是其他神秘力量,日本政府恰好也在1964年開放木材自由貿易化。開放之前,日本的木材自給率高達9成,很快變成7成仰賴進口的便宜木材。當年種下的大量人工林,因為成本高漲,國產木材價格相對變高,自然就沒人去砍伐。等到花粉症病患人數大爆發,雖然知道禍根來源,卻因積重難返,至今仍沒有徹底有效的解決之道。

    日本政府跟研究機關雖然有開發出新的無花粉柳杉品種,如果能全面取代現有的柳杉,會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但是砍舊樹,換種新樹的成本太高,加上數量太過龐大,每年能替換的數量如九年一毛,依照目前的進度即使能持續100年也換不完……

    病症發作時目前普遍採用的都是對症療法,每天必須服用抗組織胺藥,點眼藥水,能減輕身體對過敏原的過敏反應。不小心忘了,不幸又遇上花粉大飄散的日子,那就準備迎接鼻水瀑布嘩嘩地流不停。

    據統計,花粉症患者逐年增加,各地的增加幅度不同,以最嚴重的東京都為例,1996年約19.4%;2006年約28.2%;2016年約48.8%,現今大概一半的東京都民都是患者,而日本全國的平均推估是25%上下。都會區比鄉村地區嚴重在於人工建築物居多,地面通常為柏油路面或各種人造鋪設物,花粉不易被泥土吸附化解,而四處飛散。漂浮在空中的期間越長約容易被活體生物吸入體內,是的,不只是人類,動物園的猴子,馬、貓、狗都會感染花粉症,只是動物在這方面的防禦力似乎比人類強,不太容易出現症狀。

    20210304h04
    日本各地的花粉飛散情報(2021/03/04)/tenki.jp
    20210304h05
    猴子也感染花粉症/朝日新聞

    每年推出的對抗花粉症的各類用品、藥物已經創造出1000億日元的市場規模。但是,另一方面,因為花粉症困擾而減少外出等的經濟損失,據推估可能高達數千億日元,甚至是以兆為單位。

    原本是為了發展經濟而拼命種植柳杉與扁柏,還未真正享受到其帶來的利益,先受其害。又因種植數量爆多,有根治之法,卻無足夠財力解決。2006年當時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推動10年減少2成花粉量計劃,記者會上他自己坦誠說出:「去年我自己也發作了,這也是我推進這個計劃的理由之一。」

    最後說一下,日本目前已經發現跟花粉症相關的過敏原大約60種,如果不幸中標好幾種,那麽有可能一整年都要提防小心!

    20210304h06
    各種花粉的散播時期/東邦大学

    2021/03/04 posted.

    2022/06/07 mod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