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月份: 2022 年 7 月

  • 日本7-11加盟店的辛酸

    日本7-11加盟店的辛酸

    在台灣暱稱“小七”或講“Seven”,我想大家應該都明白指便利商店的7-ᴇʟᴇᴠᴇn。那麼在日本,大家怎麼暱稱它呢?據說不同地區有不同親暱叫法,將日本對半切,東日本約4成的人叫“7(セブン)”,西日本約6成的人叫全稱“7-11(セブンイレブン)”。其他叫法有「セブイレ(SeBuIRe)」「ブンブン(BunBun)」……(抱歉,其他叫法不知該怎麼翻成中文,總之就是換花樣縮短全稱🤣)

    7-11
    日本7-11示意圖/Photo by Md Samir Sayek on Unsplash

    提到“小七”就不能不提將便利商店這種商業模式由美國引進日本並發揚光大的鈴木敏文,有人盛讚他是“7-11之父”,甚至上升到“零售之神”。

    1932年出生的他,大學畢業後先在出版業就職,31歲(1963)轉職到伊藤洋華堂,只花8年時間榮升這家上市公司的取締役(董事)。3年後的1974年獨排眾議,只帶領十來名新手,在東京都江東區開設了日本第一家7-11。翌年在福島縣,開創零售業的先河,開啟24小時營業的商業模式。1978年成為7-11日本公司的社長,1991年7-11美國母公司破產,此時,鈴木的實力已經足夠將母公司買下來,並取得7-11的所有權利。翌年他開始兼任伊藤洋華堂的社長,2003年成為集團公司的會長直至2016年交出經營實權,改任名譽顧問為止。在他長達半世紀的上班族歲月,有近40年左右是社內說一不二的“獨裁者”。

    2016年,以鈴木會長退休為分界,在位期間喜用警察或自衛隊出身者擔任總公司幹部,以高壓方式壓榨加盟店。自他退休後,7-11總公司逐漸放寬限制,試圖改善與加盟店的關係。

    縮短營業時間

    當時的總部規定嚴峻,包含不得擅自縮短營業時間,不得降價出售等。但2019年大阪府東大阪市的「7-11東大阪南上小阪店」加盟店主松本実敏以人手不足為由,無法與總部取得共識的情況下,自行決定縮短營業時間。同年底,總部以松本加盟主粗暴應對顧客為由解除加盟契約,2020年1月要求松本交出門店而提起訴訟。2022年6月23日大阪地方法院1審判決松本敗訴,7-11可以單方面解除加盟契約,松本決定繼續上訴。史稱「前店主之亂(元店主の乱)」。

    僅僅只是1名加盟主控訴7-11,且他還敗訴了,本來應該對7-11傷害不大。但是新聞報導熱烈,輿論嘩然,驚動了經濟產業省公正取引委員會等政府單位。2019年6月經產省成立“檢討會”,對便利商店加盟主進行詢問調查,公取委也表示強制24小時營業很有可能違反獨佔禁止法。

    輿論的批評和政府的動向讓各家便利商店總部的態度軟化,2019年10月7-11出爐可縮短營業時間的規定,2022年2月底止全加盟店的5%約1000店實施縮短營業時間。LAWSON於2019年底時僅有40家店實施,2022年7月1日止約440家店縮短營業時間。

    20220727c02
    日本便利商店店鋪數排名(前三大依序,7-11,FamilyMart,LAWSON)/日本ソフト販売

    降價出售的問題

    7-11總部在2009年以前態度非常強硬,只要有加盟店膽敢擅自降價出售即將到期商品,總部立即以違反契約內容,單方面解除加盟關係。此行為受到公正取引委員會調查證實違反獨佔禁止法,自此之後不得再以此為藉口解除加盟關係。但是,7-11總部對外表示遵守法令,背地裡用小動作阻撓加盟店的降價行為。例如,故意不告知所有加盟店,總部已經同意允許降價行為,以及辦理降價時的操作手續異常繁雜。

    直到2019年6月經產省成立“檢討會”之後,7-11才對所有門店導入降價制度,凡是消費者購買即將到期的食品,可額外獲得5%的7-11點數。(不是直接折價……真是不肯吃虧的主!)

    分成比例問題

    總部和加盟店的分成比例,一般的做法,門店的總收入-進貨成本=分配金/毛利(売上総利益),再以一定比例上繳給總部。而7-11最主流的契約形式,上繳比例約60%,比同業更高,甚至賺越多上繳比例越高。

    加盟期間越久的門店上繳比例會有折扣補貼,如加盟主持有2家門店,收掉1家開業較久的門店,該折扣補貼會被取消,加盟主的利潤就變少。

    開業已久的門店要創造新的營收來源不容易,而加盟主即使想要控制成本,在這種加盟體系下,比創收更不容易節省成本。最常用的手法是減少人事成本,減少員工人數或工作時數,增加店主自己的工作時間來補貼人力不足狀況。前文提過加盟主希望縮短營業時間即來源於此。

    Loss成本負擔問題

    便利商店加盟店必須向總部進貨,商品能夠全部售出是皆大歡喜。不過,生鮮食品類的賞味期限通常很短,消費期限即將到期的食品必須銷毀,這部份的成本損失稱為Loss。在7-11這裡,Loss的成本15%由總部負擔,85%加盟主負擔。據統計,一家便利商店每月的Loss成本平均為60萬日元,Loss多的門店有可能翻倍到120萬日元。有些店主會覺得還可食用的食物丟棄銷毀太浪費,分給自家店員吃還吃不完,只好自己吃,大家都吃胖了……

    結語

    近年來日本的連鎖便利商店呈現三強鼎立的狀態,但更早期其實是一家獨大,也就是7-11稱霸這個業界,長期的龍頭地位也相對助長鈴木前會長的獨裁。關於7-11的黑歷史其實不只上文這些,還有更多內幕被默默地處理掉。有興趣再深入的朋友可以找類似這樣的書來看《セブン-イレブンの真実》,該書作者實地採訪加盟主取得第一手資料,還有過往加盟主如何組織加盟主工會意圖保護自身權益,但是卻被總部分化瓦解的故事。

    20220727c03
    《セブン-イレブンの真実》/日本Amazon

    那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希望加盟7-11?以往日本景氣好的時代,即使7-11總部的條件嚴苛一些,大家還是能賺到錢,忍一忍就是。不景氣的年代,家裡有空閒土地或是不想再幫別人打工的人,更希望加盟有全國知名度的連鎖企業。就手邊較舊的資料,7-11的加盟店和直營店比例約98.1%:1.9%,壓倒性的以加盟店為主。

    最後附上日本三大便利商店的分成比例(網路上的資料僅供參考,實際數字必須洽詢各家總部),為了方便比較,只挑出門店每月毛利550萬日元及600萬日元以上,需要上繳給總部的分成比例。最右側LAWSON的紅色數字不是寫錯,而是他們家的設定真的是如此,如果能讓毛利超過600萬日元,只需要上繳21%

    20220727c04
    左起,門店毛利,7-11,FamilyMart,LAWSON/旅するメロンパン⭐パパ

    基本上,在日本不只是7-11,對從業人員來說,便利商店也是公認的“黑心企業”之一。

    2022/07/27 posted.

  • 日本人改造中文字的過程

    日本人改造中文字的過程

    人類長久的歷史中,不同群體的不同文化會同化成單一文化通常必須透過軍事佔領行為才能被迫達成。如中國人的始祖早期的活動範圍只在黃河中下游流域,透過不斷的征戰併吞周圍的聚落擴大了勢力,黃帝打敗蚩尤的故事正是當時最大規模的戰爭行為。

    而日本和羅馬文化的形成卻是另一種極端例子,非被迫而是自願採納吸收他國文化。最早有史可考的交流實例則是西元三世紀時期,邪馬台國的女王卑彌呼遣使西渡中國大陸求見當時的曹魏政權,受封親魏倭王並授與金印一枚,可惜這枚金印已經遺失。「參考拙作:日語練習-貓貓日本史(女王卑彌呼)日本幕後觀察

    之後中日兩國皆因國內戰亂,長期斷絕官方聯繫,直至七世紀隋唐時期(日本奈良、平安時代)日本才開啟大規模留學團前往中國全方位學習。在此之前日本的知識階層通過各種途徑基本已習得中文,能夠以中文書寫,甚至發展出萬葉假名。現代的平假名、片假名即是脫胎自萬葉假名。

    何謂萬葉假名?

    與西歐表音文字傳入中國會被改寫為漢字是類似的做法。日本人也是以相同方式借用漢字去標示還沒有文字的日語,基本上採用1音節選用1個漢字書寫日語。因為中文同音字很多,那個時代的日本人自然還沒有統一標準的概念,大概率是自己喜愛用哪個字就拿來用,現代日語漢字有各種千奇百怪的發音濫觴應該來自於此。當時日本人自己寫就的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詩歌合集萬葉集皆是以萬葉假名撰寫。萬葉假名的名稱由來即是以這本堪比中國版的詩經而命名。

    20220719r01
    萬葉假名的範例/エデュサプリ

    參考附圖,萬葉集中的詩歌範例,右邊的漢字即是萬葉假名(「銀」「金」「玉」3字不是),萬葉假名右側小字的平假名是現代人標註的,萬葉集成書的年代還未誕生平假名。左側是現代日語的白話翻譯,詩歌的中文大意是,金銀之類的財寶都不如小孩子珍貴。中文母語者來看這首詩歌,應該是看不懂意思,雖然全部以漢字寫成。

    再舉一個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萬葉假名的概念,漢字寫出「夜露死苦」即使不懂日語的人也能理解代表「よろしく(發音YoRoShiKu;中文意思拜託)」。萬葉假名流行的時代,漢字沒有統一標準,所以或許有人會使用「葉露絲庫」來描述「拜託」之意,不過只要能懂得大部份漢字的發音,遇到這種情況也能大致猜到對方想表達的意思。

    片假名和平假名誕生的由來

    萬葉假名的弊端也很明顯,因此現代日語已經放棄使用,改用由它提煉出來的假名平假名。介紹日本人如何改造萬葉假名之前,必須提到影響日本深遠的佛教,來到現代儘管大多數日本人已經沒有宗教信仰,但是日本人過世後通常會採用佛教方式舉辦葬禮,請和尚來念經送別死者。如同近期遭遇兇徒槍殺致死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在隸屬佛教淨土宗增上寺舉辦葬禮,並取戒名「紫雲院殿政譽清淨晉壽大居士」。其實安倍也沒有宗教信仰,卻因宗教團體的緣故意外成為兇徒的暗殺對象。參考拙作「前日本首相安倍遇刺身亡事件背後的3個問題 – 日本幕後觀察

    題外話有點多,回歸正題,佛教幫助了假名的誕生,更正確的說法,佛教的原文經典觸發了假名誕生。中文和日文的發音差異甚大,直接借用漢字表達全部日語的難度相當高,生搬硬套的結果出現各種不適應症。中國漢字的長相基本一致,但是各地有各地獨特的方言,不同地區的方言傳入日本讓日本人在套用漢字以及使用漢字詞時,經常會發生同一字詞有不同唸法的現象,類似此種格格不入的感覺讓他們想找出一條更好的道路。

    日本佛教主要經由中國及朝鮮半島傳入日本,但是佛教的起源眾所周知是在古印度,原文佛經以梵語字母寫就。日本僧侶熱衷推廣佛教信仰,除了中文佛經外也希望能求取原文真經,在研讀真經的過程中,日本僧侶發現表音的梵語書寫方式似乎更適配日語的發音系統。藉由梵語的構造原理,鑒別出日語有47個基礎語音,分別選用47個符號代表。而日語又不像單純的表音文字,而是一種稱為音節文字的表音系統,簡言之,沒有中文的複雜,又沒有拉丁字母般的簡單。原則上,1個符號代表1個音節,而符號是採用經過嘗試後由萬葉假名提煉出來的平假名和片假名。2者的提煉方式不同而形成2套文字符號,平假名來自萬葉假名的草書字體;片假名則來自萬葉假名的偏旁字體或全部字體。當時為了幫助學習者能更輕易學會這套符號,專門寫了一首傳揚佛教精神的詩歌,也就是著名的伊呂波歌,全長47個字,每個字都不相同,學會這首歌就相當於學會了所有發音符號。

    另外,片假名和平假名的關係有一絲絲類似英文字母大小寫的感覺。主要指2者相為表裡,每個日語發音都有一組片假名和平假名互相對應。曾經學習過日語50音的朋友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不曾看過50音文字長相的朋友也可以參考拙作「日語50音的學習秘訣及順序由來 – 日本幕後觀察

    剛誕生不久的假名並沒有受到知識階層的歡迎,只在僧侶,以及有空閒去進香參拜的富貴人家的女眷之間流傳。究其原因,並不難理解,當時能掌握知識的階層非富即貴,自小開始學習、研讀漢文(文言文)及中國文獻,好不容易憑此壟斷進入上層社會的機會,犯不著再去學習剛發明出來還不成氣候的新事物。而僧侶們當初會發明新的假名是基於誦讀佛經的需要,中國傳來的佛經自然是以中文寫就,雖然有老師傅會教導內容,但是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是會在該字旁邊標註讀音,與咱們現在學習外語沒有兩樣。佛經上面行與行之間的空隙並不大,要完整標註萬葉假名並不容易,自然而然逐步省略萬葉假名的筆畫,直到成系統的片假名出現。而富貴人家的女眷不需勞動,當時也不允許她們學習漢文,空有大把閒暇時間,學習平假名這種新奇事物可以寫出文字又能消磨時間。

    十五世紀,韓國的世宗大王發明諺文(現在的韓國文字)時也發生和日本一樣的情況,新發明都不受當時的知識階層欣賞,甚至視其為旁門左道。多年之後,因本國民族意識抬頭後才獲得普及成為主流。

    西元1000年前後成書的《源氏物語》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即是以平假名寫就,作者是下級貴族之女紫式部。可能有人不服氣,憑什麼你說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就是,成書時間先不提,至少在字數上真的是長篇,與現代的網文動輒數百萬字有的一比。本書有各種版本流傳下來,不管哪個版本的字數大致都在1百萬字上下,書中出現的角色也多達500人。

    為什麼要發明片假名和平假名2套假名呢?

    單純一些,只發明一種不就得了,讓後世的學子在學習上可以更省力豈不是更好。

    據信,片假名比平假名更早被發明出來,原因在前文有稍微提過,片假名最早主要應用在佛經。已經出土的七世紀的木簡中發現漢字旁標註著省略萬葉假名筆畫的字體,此為片假名的前身。到了九世紀,奈良的古宗派僧侶們在佛經內標註比較成系統的省略筆畫漢字,主要用途為漢文訓讀,是日本人依日語文法解讀「漢語文言文」(日本人稱之為「漢文」高中生都要學習)的方法。(日語語言順序和文言文差異頗大,這裡就不展開說明)之後慢慢地開始普及,不只是佛經,當時傳到日本的漢文書籍都需要標註,與其說片假名作為文字被使用,最初其實是作為符號或記號而傳開來。而且當時不同人或不同宗派的省略方式,使用方式各有不同,出現很多異體字,經過長久的整理完善後直至十二世紀左右才出現非常接近現在使用的片假名。

    20220719r02
    法華經,粗字體是漢文,左側小字片假名,右側小字平假名/Wikipedia

    奈良的東大寺正倉院裡面收藏一批八世紀的文書,上面使用的文字是平假名的前身草假名。草假名作為漢文的注釋,片假名作為讀音符號同時出現在文章上。草假名的字型逐步簡化,脫離了漢字草書形態,獨立成為一套文字大致在九世紀。不過,同一音節有多個異體字,據統計,當時的異體字多達約300個,以現代的角度來看還是太多,不過已經比萬葉假名的異體字少非常多。

    進入十世紀(905年)由第60代醍醐天皇下令編撰《古今和歌集(こきんわかしゅう)》,合集內收錄未被選入萬葉集的古詩歌至平安時代創作的和歌(日本詩歌),序文有2個版本,平假名版本和漢字版本,這是最早由官方出版的文書上使用平假名的記錄。935年完成的《土佐日記》上面使用的字體已經與現代使用的平假名非常接近。順帶一提,平假名這個稱呼遲至十六世紀之後才出現,出現的理由是為了與片假名做出區別,平假名的字面意思為「普通的假名」。而片假名的指碎片,不完全的意思,表示片假名是取真名(漢字)的碎片部位而成。

    20220719r03
    左側片假名,右側平假名的歷代變化/エデュサプリ

    假名一字多音的狀況自發明以來持續到1900年才在當時的明治政府頒布法律下正式修改為一字一音,也就是現在最常看到的假名,被廢棄的假名稱為變體假名,只有特殊情境下才能見到,如招牌文字、書法等。

    20220719r04
    明治19 (1886) 年給學童學習的教材/Wikipedia

    2套假名有約定俗成的使用場景,不過這些不是硬性規定,需要標新立異時經常會故意違反這樣的規則。

    片假名

    • 漢文訓讀時的標註或讀音
    • 外來語,主要指大中華圈以外的外語
    • 描述非日語母語者或機器人講的日語
    • 模擬聲音、狀態的擬聲語
    • 學術用語、電報文字等等需要強調時的日語
    • 二戰結束前的報紙、正式文書多採用片假名

    平假名

    • 使用範圍最廣的最常見的日文
    • 沒有漢字的字詞多用平假名書寫
    • 日語學習者的啟蒙文字,即使是日本人學童也是先學平假名。

    以上只是比較主要的使用場景,還有很多場景下只會使用片假名或只用平假名。

    另外,日文各種文字的外觀長相給人的印象各有不同,如漢字看起來正式、專業、有距離感;片假名給人剛直、無機質的印象;平假名給人柔軟、滑順、容易親近的印象。

    舉個例子,中文「咖啡」,在日本有4種寫法,給人的印象皆不相同。coffee(洋氣)、コーヒー(舶來品)、こうひい/こーひー(親近感)、珈琲(專業)。

    20220719r05
    珈琲鳴館-千歳烏山店/官網

    上圖的咖啡店是位於東京世田谷區的千歲烏山店,店名「珈琲鳴館」使用漢字給人專業咖啡店的感覺,同時以平假名寫出店名的日語讀音「こーひーめいかん」,咖啡豆以片假名直書「コーヒー豆」。一家店的招牌就用上3種文字,店內的Menu如果有coffee字樣那就集齊4種文字。XD

    結語

    語言文字有如生命體,出生、成長、茁壯、開枝散葉、消亡,隨時都在變化。以上內容只是概述日本人如何改造、使用文字的過程,算是一篇科普文,內容如有錯誤疏漏請不吝指教。

    另外今年恰好也是自己學習、使用日文的第30個年頭,寫下此文留作紀念。雖然使用日語的時間長久,但學海無涯,不進則退,也以此篇告誡自己,日語能力仍有進步空間。

    2022/07/19 posted.

  • 前日本首相安倍遇刺身亡事件背後的3個問題

    前日本首相安倍遇刺身亡事件背後的3個問題

    前日本首相安倍遇刺身亡事件,我想在台灣也是各媒體瘋狂報導的重點。這篇想聊聊3點,安倍為什麼會輕易就被殺害?兇嫌為什麼選定安倍刺殺?日本媒體的”政治正確”用語及做法?

    Abe
    日本選舉的街頭演講示意圖/日本維新の会

    安倍為什麼會輕易就被殺害?

    由日本的投票率和投票年齡層偏高也可以看出現在的日本國民對政治相當冷感,與台灣對政治活動的狂熱恰好處於天秤的兩端。在這種大背景下,有心想投入政壇的新人很難引起選民的注意,也不知如何著手投入選戰。此時如果能依靠政黨的組織力量,當選的可能性將大幅增加。政黨最常採用的輔選手法之一,由黨內大佬親自出面公開站台就是常用的手段。別說現在還在疫情期間要避免人群聚集,即使以往的日子也不容易讓日本民眾自願前往聆聽候選人的競選演說。因此各政黨的人氣明星議員都會被派出去幫忙助選,更別說是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下簡稱安倍)這種等級的政壇大佬。而這次的日本參議院議員選舉雖然並不是安倍自身的選舉,為了幫忙黨內同志拉票,他的助選行程比普通參選人更加密集也更加公開。

    選舉演講的場所多數是安排在人潮眾多的車站前,尤其是在大都會區,車站前寸土寸金,少有大型合適空地可供使用。一般情況下,候選人與大佬多半站在競選宣傳車上演講,其他助選人員則是在車旁分發傳單,幫忙維持秩序。寒酸一點的候選人,甚至只有自己一個人站在自帶的小高台上,拿著連結擴大機的麥克風面對進進出出車站的旅客獨自演說。

    如安倍般的政壇明星為了塑造親民形象,與群眾握手、合照一概來者不拒。更不用說,原本知名度就不高的候選人,有人願意駐足聆聽演講,他們就非常高興。如此情況下,保安工作非常難進行,加上日本社會承平日久,槍支管制嚴格,日本也沒有征兵制,普通日本人一輩子不曾看過真實槍支,更加不曾聽過真實的槍聲所在多有。這也體現在負責安倍人身安全的保安人員身上,即使他們的工作是護衛或警察,只在日本接受訓練的話,他們的專業素質堪憂。

    如果有仔細看過現場圍觀群眾拍攝的行兇影片,應該會感歎安倍如果是在美國演講,護衛人員也是真正的專業人士的話,有很大可能性他根本不會死。

    影片中,兇嫌開了兩槍,第一槍明顯沒打中,安倍在聽到第一聲巨響後,本能地回頭瞧瞧聲音來源。此時居然沒有任何人將安倍撲倒或推離原本位置,防止兇嫌再度開槍打中安倍。由得兇嫌繼續往前靠近安倍開第二槍,此時雙方距離目測不到5公尺。旁邊手持防彈公事包的護衛終於反應過來,舉著公事包趕緊衝到安倍身後準備阻擋,但是防彈公事包竟然沒有拉開擴張成大型盾牌,而且也晚了一步,第二發槍聲已經響起,安倍應聲倒地不起。

    雖說安倍曾經擔任過日本首相,但畢竟已經卸任,公開露面時的保安程度自然比不上任期中。不過這次的槍擊事件也嚴重暴露出日本的保安人員和警察的專業訓練不足。不用跟美國這種槍支氾濫的社會比較,連隔壁的韓國同行保安都比不了。

    20220712a02
    前韓國總統朴槿惠遭到攻擊,隨扈迅速展開防彈公事包保護/안다TV ANDATV YT

    再說一個訓練不到位的例子,據信安倍這場演講,現場至少有6名以上包含奈良當地警方在內的保安人員。2聲槍響之後,兇嫌看到安倍倒地後就沒打算逃走,看到有人衝來逮人他很乾脆地將凶器丟到地上,很快就被一名保安由背後禁錮住,此時頂多再上來一名警察將他拷上手銬就已足夠。其他保安人員不知是怎麼回事,影片中可看到至少還有4名黑衣人全往已被逮捕的兇嫌飛奔而去。如果兇嫌不只一人,還有其他同夥乘隙對安倍再補刀呢?!

    20220712a04
    近乎所有保安人員全去湊熱鬧/ANN news

    兇嫌為什麼選定安倍刺殺?

    到今天(7/12)為止,兇嫌的犯案動機大致已明朗。基本上可以排除政治陰謀論,而是他個人自己認為的怨恨。簡單說,兇嫌自小喪父,母親家庭環境富裕但沉迷宗教團體,不停散財給該團體導致家庭破產。原本兇嫌想刺殺該團體的首腦,但苦無辦法接近。後來得知,安倍家族自他外祖父岸信介就與該團體有所牽扯,政治資產傳承到安倍這一輩依然如此,遂將刺殺對象改為容易行刺的安倍,推估去年即已開始行刺準備。

    兇嫌本人自小文武雙全,如果沒有遭逢家庭變故,大有可能成為人生勝利組的一員。結果高中畢業後,大學中途休學進入海上自衛隊(破產大概在此時期前後),退役後雖然考到不少證照,卻難覓得正職,屢屢更換工作,刺殺事件之前是在人力派遣公司安排下,在倉庫開推高機。

    依照兇嫌他自己的個性及思考邏輯判斷,他自認人生所有的不幸都是該宗教團體和安倍造成。因此他自己可能是懷抱著燕太子丹的心情前往刺殺秦王,丹沒有刺殺的本事只能委託荊軻。而兇嫌本人自身有這個本事,原本想製造爆裂物,發現可能很難成功,改自製散彈槍,並且在行刺前多次練習實彈射擊,熟悉槍性。所有的行動都是有明確目的及計劃性,實地犯案時的冷靜沉穩也不是一般人可比。

    20220712a05
    兇嫌自製散彈槍射程至少超越20公尺/ANN news

    日本媒體的”政治正確”用語及做法

    這篇文章一直沒提到兇嫌所說的該宗教團體指誰,這點也是跟“主流媒體”最初的報導方針一致,並不是媒體不知道。事件當天就有八卦雜誌披露了該團體的名稱,直到兩天後,該宗教團體決定召開記者會說明,慢慢地“主流媒體”也開始直接公開宗教團體的名稱。莫名地令我聯想到哈利波特故事中,一開始除主角外大家都不敢直呼伏地魔的名字。

    另外,附帶說一下這次事件初期經常可看到這句日語「心肺停止(しんぱいていし)」,雖說是日語用詞,但中文母語者也能依照字面上的意思充分理解為「心臟、肺停止了」。換成台灣常用詞等同「無生命跡象」,中國大陸可能更常使用「无生命体征」。日本主流媒體為什麼要使用這個用語而不是直接使用「死亡」,原因在於「死亡」必須由專業人士的醫師判定,新聞媒體在報導災害時,不可能每次都恰好有醫師在現場能做出判斷。而且心肺停止的人經過急救仍然有機率救活,因此這次的安倍遇刺事件在醫師判定之前,新聞等媒體在報導時基本都是使用「心肺停止」,懂得這層意思的日本人觀眾在電視上聽到這個用語就知道安倍這次凶多吉少。

    事發現場據說約有2000名群眾圍觀安倍,期待聽到他的演說。在這人手一機的時代,有不少人拍到整個兇案發生過程,但是“主流媒體”一直在電視重複播放的影片卻是模糊不清,而且沒有安倍中槍倒地的片段。

    這點在經歷過擅長播放腥膻色新聞的台灣電視台洗禮的我來說,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為此,找尋了一番才發現日本有他們自定的電視播放規範,太過驚悚恐怖的畫面一直循環播放容易引發某些觀眾的心理不適感,因此會避免採用。311東日本大地震的海嘯影片據說就造成有人對海邊有恐懼心理。

    20220712a03
    模糊不清的影片中隨扈沒打開防彈公事包/ANN news

    不只是電視台,日本大部份的行業都有他們自主制定的規範或稱行業規矩,即使是貴如日本皇室也有皇室規範束縛他們的行為。(參考前文:公主與王子結婚後真的會幸福嗎?)此類規範有它的用意也會帶來弊害,在這裡與本文主題關聯不大,就不展開說明了。

    細心的朋友應該有注意到我特地在“主流媒體”加上雙引號,因為他們背負的社會責任比較重大,作風行事需要更加留意,限制也就更多。更鮮明清晰的案發現場影片如我這般的小老百姓都能在網路上看到,日本各大電視台不可能不知道網路上流傳什麼,由此也可以得知媒體的報導,取材的角度是有選擇性,有時候他們是不得已,有時候他們是刻意為之。

    2022/07/12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