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月份: 2022 年 8 月

  • 過於老實的日本個人賣家

    過於老實的日本個人賣家

    最近偶爾會在日本的二手市場買些東西,仔細看了看,好像有一些奇怪的現象,順手記錄下來。

    我在這裡指的是“線上的”二手市場,不是可以親眼見到,直接觸摸物品的跳蚤市場。二手貨或是舊貨畢竟不像新品從未被使用過,多少總會有使用過的痕跡或是歲月的印記。在實體的跳蚤市場上,真的遇到有興趣的物品,應該會拿在手上仔細瞧瞧品相是否符合自己的標準。但是網路線上的二手市場受限於物理因素限制,無法親手拿起物品仔細端詳,通常只能依賴照片、賣家的介紹了解物品的狀態。

    實體店家大多數都會希望顧客不要挑三揀四,爽快一點,拿出錢包,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即使是現在的電商,在線上做生意,也不會跟錢過不去,故意說自己家的貨品這裡不好,那裡有什麼缺點。

    偏偏在線上的二手市場充斥一批個人賣家非常願意詳細說明自己的物品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這一點應該也是一種奇景吧。

    接下來跟著我一起看著照片,一一解說賣家如何介紹自己的物品有什麼樣的缺點。

    second-hand
    二手COACH女用錢包/komehyo

    雖然我只截了這張照片,其實賣家放上了9張照片,仔細看過所有照片,要騙我這是全新未使用過的新品我也會相信。賣家卻說她用過半年左右,而且在品相等級欄位自評“中古品B”(好歹妳也寫A😂)

    對了,這家二手市場平台(KANTE)另外提供一項服務,如果選用他們的鑒定服務會加收一筆費用。截圖上有2個價錢,左側10,500既是加上鑒定費用;右側9,800則是沒有鑒定。

    “鑒定”指證明這件物品不是贗品,由平台幫忙賣家背書。因為這家平台的營運公司的本業就是專門收購各種名牌珠寶首飾的店家。


    2022083102
    二手書/mercari
    2022083103
    二手書/mercari

    二手書第1張照片,好像是壓痕。第2張照片,書籍角落確實有磨損開裂。除此之外的照片也是非常清楚地拍出書籍有不如新品的地方,當然也包括歲月留下的痕跡,畢竟這本書已經有20來歲了。

    實際上,這本書被我買下來了。拿到書仔細查看一番,照片上的缺點確實都存在著,也確實看得出來有一定年紀了。不過,假如賣家不特地點出這些缺點,我根本不會注意到,因為它已經有20來歲了!有點磕磕碰碰過的損傷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而且,整體乾淨清潔根本不影響我閱讀書裡的內容。

    對了,可能是因為賣家自覺品相不好,他差不多是以原價的1/3賣出。


    2022083104
    二手書/Rakuma

    另一家二手市場平台所賣的二手書,將近10張照片中,特地挑出1張能“明顯”看出問題的照片。照片上看起來,似乎是別的紙張黏上後留下來的殘膠。其他照片上的缺點要是依我的標準,根本不值得一提。XD


    2022083105
    二手車/mercari

    我在日本沒買車,對車子的行情不是很熟悉,隨意挑的二手車範例。截圖中的前擋板破損,看起來比較嚴重外,其他照片可以參考最左側的小圖,可以看到里程數、引擎蓋翻開等等。物品介紹說明中特意提到耗油情況還在可接受範圍內,可能因為這台是跑車的緣故,怕買家會擔心特別耗油吧。

    對比台灣的二手車市場,日本賣家應該是很另類的存在。


    日本的二手市場平台有不少,目前我比較常逛的是mercari,現階段他們家應該是日本最大規模,有些物品流動的很快,好像一上架沒多久就被買走。有時候我稍微猶豫一會,隔天再看已經不見了。

    不過,賣家不可能全是上述的老實人,也有不少【轉賣屋】類似中文語境的【黃牛】,或是故意打錯金額的傢伙。像是下圖,100萬日幣的PS5,雖然SONY剛宣佈PS5調漲,在怎麼漲價也到不了10萬日幣。

    2022083106
    100萬日幣的二手PS5/mercari

    對了,如果對日本二手市場話題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一併參考我之前寫過的《奇特的日本市場,二手價格反轉新品定價 – 日本幕後觀察》。
    2022/08/31 posted.

  • 日本人喜愛一戶建的理由

    日本人喜愛一戶建的理由

    日本的住宅戶型不管是自家的或租房,可以籠統地區分成兩大類,集合住宅獨棟住宅。顧名思義,同一棟建築物內有多戶家庭居住為集合住宅;一棟建築物只有一戶家庭為獨棟住宅。以大家比較常見的動畫作品舉例,《我們這一家》(日语:あたしンち)花媽他們住在集合住宅;《蠟筆小新》(日語: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一家住在獨棟住宅。

    2202082501
    《我們這一家》的公寓/【アニメ】あたしンち公式チャンネル
    2202082502
    《蠟筆小新》與柚子(ゆず )二人樂團聯動的單曲,背景既是小新家的一戶建/ゆず官網

    日語中的集合住宅的代表者有【アパート(apartment)】【マンション(mansion)】,意思就是台灣常說的【公寓】【大樓】,或是較為好聽的【華廈】(註:雖然日語後面有標識出英語來源,只是現在的日語用法已經跟英語原意頗有差異,兩者的具體區分請參考下一段說明)。獨棟住宅為【一戸建て(いっこだて或是簡稱戶建)】【一軒家(いっけんや)】,台灣式叫法【透天厝】或【別墅】。

    日語的【アパート(apartment)】【マンション(mansion)】其實沒有法規幫它們做出嚴謹的區分,多數是建商或所有權人依據主要的建材種類工法自行決定。【アパート(apartment)】多為木造或輕鋼構建造,一般為2層或3層樓;【マンション(mansion)】多數是採用鋼筋水泥或是以英語縮寫RC或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稱呼,樓層較高,被稱為【タワーマンション(塔樓)】可到20~30層以上。

    那麼地狹人稠的日本,他們多數居住在哪種住宅?答案可能有點令人意外。

    據日本的總務省統計局於2018年的統計資料,日本全國的獨棟【戸建て(こだて)】佔比81.4%,而集合住宅僅有17.4%。是不是覺得小日本怎麼如此奢侈,居然讓大多數人都住上別墅。(笑)

    2202082503
    獨棟81.4%、集合住宅17.4%、長屋0.9%(傳統式集合住宅)/イエウール

    即使將統計範圍限制在人口最密集的首都圈(東京、千葉、琦玉、神奈川),獨棟住宅比率也超過半數達到61.16%,集合住宅也才32.51%。加上近幾年疫情沒完沒了,保守的日本政府也開始鼓勵企業讓員工盡可能地遠端工作。如此一來,因為市區房價遠高於郊區,而且越郊區,獨棟住宅的比例越高。能遠端工作的人開始搬離市區,東京23區的居住人口已經出現負成長的趨勢,想必會讓獨棟比例繼續成長。

    多數日本人為何喜歡獨棟住宅的理由分別以三個面向來述說,心理層面、居住成本、資產價值。

    心理層面

    • 自家獨享一棟房屋,有小孩的家庭心理負擔更小,不用擔心吵到左鄰右舍
    • 疫情期間不用像集合住宅一樣需要跟他人共用電梯等,減少接觸機會
    • 可以隨意飼養毛小孩(因為公寓需要顧慮大家的居住品質,通常會限制或禁養。如有公寓開放飼養寵物,必定會拿來當宣傳重點)

    居住成本

    • 通常有自家停車位,不用另行支出停車費
    • 不用像集合住宅,固定每月支付管理費,修繕基金
    • 單位面積的成本較便宜,一戶建通常是2~3層樓,相對地可使用面積更大(即使如此,相比台灣,日本房屋的面積更小,3層樓一般常見也只有100平方公尺上下(實際可用面積約33坪)。雖說“坪”這個面積單位是由日本傳到台灣,但現在的日本只有商辦大樓才會常用“坪”當單位)

    資產價值

    • 地上建物及土地都是自己的,土地保值。不過建物一旦超過一定年限,幾乎毫無資產價值,反倒會變“負資產”(一般都是推倒重蓋)
    • 如有需要改建,比眾口難調的集合住宅容易太多
    2202082504
    各地區的日本人的購屋喜好多數偏向戶建(藍橙),不拘泥戶建或公寓(灰)/ARUHIマガジン

    一戶建雖然有諸多好處,不過集合住宅也有它的優點,包括我自己在內,反而比較喜歡集合住宅。因為我比較看重是否處於較便利的地段,生活機能完善,24小時隨時可以丟垃圾,防盜等安全性較高的特點。這些通常是一戶建比較欠缺的地方。當然肯定也有地段好又便利的一戶建,不過好地段的一戶建身價更不菲,就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在日本,同樣面積大小的集合住宅和獨棟住宅何者的房價較高呢?雖然每個建案的各種條件千差萬別,不好比較。不過,如果同樣是新建案,條件也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一戶建不一定會比公寓貴。(笑)

    以上內容提供給需要這方面資料的朋友,另外有一篇《日本年輕人為何寧願租房?》也可以參考。當然這裡面所舉的例子都是一般通則,特例也不少。

    話說,近幾年常看到外資進出日本買房的新聞,不禁想起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土地飆漲,當時號稱只要賣掉東京就能買下整個美國土地。

    2022/08/25 posted.

  • 奇特的日本市場,二手價格反轉新品定價

    奇特的日本市場,二手價格反轉新品定價

    近30年來,日本的物價基本持平,甚至可以說是長期陷入通貨緊縮。當然不只是物價沒上漲,一般老百姓的薪資也凍漲。不過,自從進入2022年,全球物價瘋漲,日本也無法倖免於難。今年以來光是生鮮食品的價格調漲品項累計達到1萬8千,年底前突破2萬品項幾乎已經無法避免。參考下列圖表,這還只是105家上市食品公司的統計資料,遍佈街頭巷尾的大小商店還未列入統計。除了食品類之外,其他品類自然也伺機而動,讓日本央行的長年目標,物價指數上漲突破2%有望在今年再次達成。

    20220819m01
    2022年單一年度累計上漲食品將近2萬品項/帝国データバンク

    如果物價每年都在緩步上漲的話,民眾也能早早做出對應,但是日本這個奇葩國家已經凍漲30年了,卻在今年一口氣爆發,傷害力就顯得更加激烈,但是某些購買行為也顯得更加反常。

    先參考下列圖表,可直觀理解何謂凍漲30年。自1985年後物價幾乎沒有大幅變動,唯一幾次的峰尖都與消費稅相關,而且迅速回落。另外表格中,3條曲線的區別只是有否包含食品類或能源類的統計資料。

    物價
    1985~2021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化/ファイナンシャルスター
    • 1989年:導入消費稅(3%)
    • 1997年:消費稅增稅(3%→5%)
    • 2014年:消費稅增稅(5%→8%)
    • 2019年:消費稅增稅(8%→8% or 10%)

    最近一次的消費稅增稅改採區別對待,且有各種優惠措施,因此影響幅度相對不大。

    20220819m03
    2019年調漲消費稅/ANN news

    眾所周知新商品剛推出時幾乎都是最高價格,隨著時間流逝逐漸降低售價,尤其是3C家電產品。俗話說,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通常指這類產品。

    不過,這兩年在日本,有些商品卻是流通一段時間後依舊維持原價,甚至使用過的中古商品比全新商品的售價更高。比較知名的商品,如Apple的iPhone手機,有段時期(今年7月Apple將定價上調約2成之前)二手貨居然比新品還貴!

    20220819m04
    二手iPhone13售價/nicosuma

    另一個奇葩商品是PS5,2020年11月12日上市以來一直處於缺貨狀態,即使在日本這個原產國也很難買到。推出將近2年的產品,二手價比廠商定價高出近2倍。在日本知名的二手交易平台Mercari上面可以看到離譜價格,不僅定價誇張,而且多數上架商品已經標示售出

    20220819m05
    新品PS5黃牛售價/Mercari
    20220819m06
    PS5正規售價,抽中才能買/YAMADA電機

    日本的中古車市場也是如此,SUZUKI的人氣四輪驅動Kcar「ジムニー(Jimny)」中古車239萬9千日元(中位數),新車售價210萬~220萬日元。TOYOTA的「ハリアーZ(ハイブリッド)Harrier混合動力車型」中古車497萬4千5百日元(中位數),新車售價2452萬~474萬日元。

    單眼相機也是,Nikon在2021年底推出的「Z9」旗艦機,官網實際售價69萬8千5百日元,二手交易平台普遍都以超過70萬日元在求售。

    為什麼這些中古商品能賣出比新品更高的價錢?聰明的朋友們應該能看出來,這些商品有著共同的特性,機器內部或多或少都需要半導體晶片,晶片大缺貨造就商品售價居高不下。另一點,生產裝配地點通常都不在日本本地,而是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各國。因為疫情影響,運輸方面受到非常大的干擾。日本有專家預估,缺貨亂象有可能會持續到秋季。

    只是看媒體報導,物價高漲,薪資不漲,幾乎所有能源都需要依靠進口的日本,日幣竟然還大幅貶值,這樣的國家肯定不行了,人民的生活肯定陷入水深火熱之類的想象。但是,反觀以上的實例,上列所舉的各類中古商品幾乎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反而是屬於娛樂、嗜好性質的商品,居然能賣出比新品更高的價錢。這是不是表示日本民眾還有餘力購買休閒產品進行娛樂。

    20220819m07
    今日的新聞報導,時隔14年物價上漲又創高峰,能源價格大漲16.2%/FNN news

    另外常有人說,日本人素質高,準時守信。看到二手交易平台上離譜的黃牛價錢也能得知人性是大同小異。

    2022/08/19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