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年份: 2020 年

  • 日本人對颱風的命名方式跟別國都不一樣?

    日本人對颱風的命名方式跟別國都不一樣?

    今年(2020)以來各種反常現象層出不窮,年初的疫情發生至今不知何時能結束,7月份日本各地發生大雨災害,8月的酷暑天氣。還有每年夏季都會來日本轉圈圈的颱風,8月都快結束還沒真正的光臨。雖然颱風到來容易釀災成禍,但是颱風同樣會帶來充沛雨水解決缺水問題。

    颱風在現代日本寫成【台風】(たいふう),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明治晚期(1900年前後)到1956年為止這半世紀的寫法跟中文一模一樣也是寫【颱風】只不過因為“颱”不是常用漢字才改成同音字“台”。

    大中華圈使用中文漢字的人可能已習慣目前的颱風命名方式,同樣是使用漢字的日本是不是跟我們一樣呢?

    先說結論,並不是。

    雖然日本也參加“颱風委員會”(英語:WMO Typhoon Committee由亞洲14國及地區參加的組織)也提供了10個颱風名字,但是日本在自己國家的氣象預報時基本不使用這種名字。

    那麼日本是怎麼幫颱風取名字呢?每年1月1日起,最早誕生的颱風稱為【台風第1号】依照誕生順序編號。所以看日本的氣象預報基本上都是報導颱風幾號,目前最新的【巴威颱風】在日本叫做【台風8号】,“第”字加不加都可以。

    20200822t01
    巴威颱風(台風第8号)/気象庁

    氣象廳每年都會重新幫颱風編號,因此日後要確認是哪年的哪個颱風就會加上日本年號來說明。舉例,【平成27年颱風第5號】,【昭和29年颱風第15號】。不過,要是某個颱風帶來重大災害,除了編號之外,會根據颱風登陸地點或災害嚴重地區的地名/港灣名/河川名/船名等再取個名字。如【伊勢灣颱風】(昭和34年台風第15号)是明治以來最嚴重的颱風災害,死亡人數超過5000人,受傷人數約4萬人。因為這個颱風災情太過慘重,日本政府為此準備立法於2年後的1961年成立【災害對策基本法】在法律層面提供災害發生時的對應辦法的法源依據。

    20200822t02
    伊勢湾台風的災情/共同通信社「戦後20年写真集」

    其實日本對颱風的命名方式有過幾次轉變,可以分成3個階段。

    ■1945年被美國佔領之前

    日本史書[扶桑略記]有文字記載的颱風名字【永祚之風】,因為是在永祚元年(西曆989年)發生。據說永祚這個年號不吉祥,幾乎跟颱風同時期發現了掃把星(哈雷彗星),當時的一條天皇隔年就改元。

    弘安4年(西曆1281年)發生【弘安之役台風】,弘安之役就是元朝攻打日本的戰爭,也因為這個颱風吹垮元朝艦隊,日後被日本人視為[神風]而大量使用這個名詞。

    時間快轉到1934年9月21日,颱風在高知縣室戶岬登陸,被稱為【室戶颱風】。之後1961年又有颱風在此處登陸同樣造成重大災害,因為是第2次所以叫【第2室戶颱風】。

    ■1945年~1953年美軍佔領時期

    這個時期來到日本的颱風都跟隨美國的命名原則,以女性的英文名字取名。

    1951年10月14日的【露絲颱風(Ruth)】,雖然這個颱風釀成災情,但是這一年的夏季日本發生干旱,這個颱風剛好帶來豐沛雨量,不但解決旱情也同時解決缺電問題(水力發電)。

    ■1953年舊金山和約正式生效後

    美軍結束8年的佔領時期,日本氣象廳開始採用颱風誕生順序編號直到現在。

    其他比較有特色的名字並非官方命名,而是由媒體廣泛使用的颱風名字,1960年的【五輪颱風】,1991年的【蘋果颱風】。前者是因為幾乎同時出現5個颱風在日本列島周邊,形似奧運標誌的5個圈(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日文簡稱就是”五輪”),而且恰巧那一天是羅馬奧運會的開幕前夕,不僅如此4年後正好輪到東京舉辦奧運會。後者的命名來源是該颱風來襲時,正值蘋果產地“青森縣”的蘋果收穫季節,幾乎所有蘋果都被強風吹落,換算金額損失高達741.7億日元。

    20200822t03
    1960年8月23日的五輪颱風氣象圖/氣象廳

    最後提一個有趣的名字【韋駄天颱風】,韋駄天是佛法的保護神,傳說祂的移動速度很快,因此日語稱移動速度很快的颱風為韋駄天颱風。1954年的【洞爺丸颱風】及最近的2019年【令和颱風3號】都是韋駄天颱風。

    20200822t04
    韋駄天颱風/YAHOO!JAPAN

    2020/08/22 posted.

  • 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

    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

    想必多數人都曾聽過「住美國房子,找英國管家,娶日本老婆,雇中國廚子」,這是一條依據各國特色編造的段子,其中娶日本老婆體現的是日本女子賢惠持家的印象。或者在影劇中看過日本老公出門上班,老婆送到門口道別。老公下班到家,老婆準備好室內拖鞋,接過公事包,服侍更衣的場景。更早時期的日本女性地位低下已經不言而明,到了2020年的現代社會具體情況又是如何呢?

    男女家務分擔比例

    只找到最近的2016年統計資料,一天時間中男性的包含育兒在內的家務時間是1小時23分,與其他主要國家比較,日本是瑞典的41.3%,與第2低的法國比較也只有1半左右。而日本女性的家務時間長達7小時34分是男性的5.47倍,這並不是因為日本專職家庭主婦居多的結果。2019年夫婦雙職工的家庭戶數已經是專職主婦家庭的2倍多。

    20200819i01
    ↑各國夫妻的家務育兒時間比較/總務省
    20200819i02
    ↑專職主婦家庭與雙職工家庭戶數比較/厚生勞動省

    職場高管比例

    日本女性進入職場的人數逐年增加,但是能當上管理職位的比例依然很低,2017年只有13.2%的女性主管,更不用說升任主管所要花費的時間比男性長,薪資也比男性低。

    20200819i03
    ↑各國女性就業者及女性管理者比例/厚生勞動省

    公司對待男女員工的差別待遇,這些可能不是普遍現象,但是確實還存在現在的日本社會。

    • 女員工要比男員工提早到公司,因為要幫上司或男同事準備茶水。
    • 公司聚餐,女員工要主動積極幫忙倒酒,幫忙夾菜配菜。
    • 開會前預約會議室,影印資料等雜事也要女員工處理,即便是同等職位。
    • 男女同事結婚通常是將女同事調離到其他部門,或是以離職處理。
    • 女員工不得戴眼鏡,但男性可以。大部分有此規定的通常是服務業性質的工作,例如餐飲業的理由是抬眼鏡的動作不衛生;百貨公司之類的櫃檯工作人員,理由是影響觀瞻;穿和服的工作被禁止戴眼鏡的比例最多,例如神社的巫女,日本料理店,旅館。

    政治人物女性比例

    2018年資料,日本在193國中排165名;單獨比較G7國家則是倒數第一。話說2003年6月小泉內閣時代提出「20年30%」目標,指的是到2020年達成女性指導者佔比30%,指導者包括國會議員,民間企業的管理職。今年已經是2020年才達到1/3看來是完成不了。

    20200819i04
    ↑2018年世界各國會女性議員人數比例排名/列國議會同盟

    醫科大學的入學歧視

    2018年7月「東京醫科大學」爆發走後門錄取事件,大學的監督管理者「文部科學省」(等同教育部)的局長級官員受賄關說大學。大學方面對女考生及重考生進行平白無故的扣分,調整特定考生分數使其合格錄取。事件爆發後「厚生勞動省」對日本全國設置有醫學系的81所大學進行調查,發佈10所大學涉有重嫌,其中4所大學不公平對待女考生。

    全球性別差距報告

    2006年首次發佈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日本的排名一直是慘不忍睹,到了最近一期的GGI(2020)全球153國排名121名;上一期是全球149國排名110名。

    20200819i05
    ↑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內閣府整理製作

    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是否有轉變的一天,取決於女性意識是否抬頭,只是以現狀來看並不樂觀。日語”寿退社(kotobukitaisya)“雖然使用的機會越來越少,但是不少女性還是希望能以這樣的方式離職。這句日語應該是在日本景氣好的年代出現,指女員工因為結婚而離職,這種離職方式可是會令親朋好友羨慕。因為代表女方找到了長期飯票,可以不用再外出工作。現今使用的頻率減低只不過是日本經濟長期不景氣,即使結婚也不得不繼續工作。依據周邊實例觀察得知日本女性嚮往成為專職家庭主婦的潛在願望可沒有減少很多。

    2020/08/19 posted.

  • 日本遊戲公司如何進行客服

    日本遊戲公司如何進行客服

    日本的服務業聞名全球,實體店家的細緻貼心的服務態度想必讓體驗過的人覺得很感心。今天來聊聊線上的遊戲公司他們是如何進行客服。

    日本曾經是電視遊戲(Video game)大國,提到電子遊戲日本人的心裡首先浮現的是紅白機,勇者鬥惡龍,太空戰士之類。早期的遊戲卡帶,後來的PlayStation的CD盤都屬於買斷制的產品,出廠前經過嚴格的品質檢查,很少遇到遊戲出現問題需要客服處理的狀況。因此早期的遊戲製作公司基本上不會專門配置客服人員。

    之後個人電腦的線上遊戲開始流行,遊戲由買斷制改變成時間制付費方式,遊戲品質也因為必須一直更新追加新內容而開始不穩定,客服開始變成必備職位。玩家人數龐大的遊戲更加需要準備多名客服人員,有的公司還有24小時輪班制的客服團隊。

    早期的遊戲客服方式有線上GM(GameMaster),電話客服,電郵客服,親洽官方,到如今各遊戲公司幾乎只剩下電郵客服。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歸根結底只有一點,客服人力成本太高,性價比不合算。

    所謂的電郵客服,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電郵接收玩家的客訴內容,官方回覆也利用電郵。對官方而言,好處是不需要準備太多客服人員,規模小的遊戲甚至沒有專屬客服人員,由遊戲運營人員兼任就足夠。玩家立場來看,最直接的影響是無法獲得即時回應,如果遇到登不進遊戲之類的緊急狀況,除了一直發電郵給官方之外,玩家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頂多到5ch(以前的2ch,日本最大的網路論壇)的板上發牢騷,罵罵官方。

    現在的遊戲主流已經是手游的天下,玩家人數也比PC時代更多,但是玩家的投訴習慣已經養成,即使仍然有不滿,但是各家遊戲公司也不會平白無故增加自己的成本負擔,增設其他的客服管道。

    以下截圖是各類型遊戲的電郵客服入口。

    勇者鬥惡龍WALK(手游)/官方
    ↑勇者鬥惡龍WALK(手游)/官方
    怪物彈珠(手游)/官方
    ↑怪物彈珠(手游)/官方
    龍族拼圖(Puzzle & Dragons)(手游)/官方
    ↑龍族拼圖(Puzzle & Dragons)(手游)/官方
    超異域公主連結 Re:Dive(手游)/官方
    ↑超異域公主連結 Re:Dive(手游)/官方
    勇者鬥惡龍 X Online(PC online)/官方
    ↑勇者鬥惡龍 X Online(PC online)/官方
    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PS4單機版)/官方
    ↑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PS4單機版)/官方

    遊戲公司收到玩家寄來的電郵會如何處理呢?雖說各家做法細節有差別,不過大方向相差不大。

    • 1.首先區分回覆優先級別,最緊急的,如服務器故障,不能儲值,課金物品不能購買,肯定先處理故障問題,等問題解決後開會討論如何賠償,再一一回信給玩家。
    • 2.優先級別不高的,如玩家建議,遊戲內不影響遊戲進行的問題。會等官方內部確定處理辦法再回信。
    • 3.有的遊戲公司會有自動回信機制告知已收到玩家來信,有的沒有此機制。
    • 4.如上所述,根據客訴內容回覆速度差異頗大,快的當天回信,花費數天時間也很平常,甚至都不回信的情況也會發生。
    • 5.因為電郵不即時,有充分的緩衝時間,玩家的怒氣會大幅削減,很多客訴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也是官方喜歡用電郵客服的原因之一。

    在日本有專業承包遊戲業界的客服業務的公司,表示有些遊戲公司會將客服業務外包出去。對玩家來說,他們不會知道回信給自己的是不是運營公司或外包公司的客服人員。因此如果有意願進入日本市場運營遊戲的外商公司,完全不用在日本當地設置運營單位;只要遠端遙控各家配合公司也可以做的很好。

    作為日本線上遊戲的玩家其實還算是幸福,相對其他國家來說,遊戲服務器穩定,有問題官方會“盡量處理”,補償也算大方。相對的,日本玩家也很捨得花錢投資遊戲,理性玩家居多,客訴問題不算太多。XD

    2020/08/13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