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在日本讀書,要以畢業生=【新卒】身份進入日本當地企業工作,我想難度相當高。原因為日本學生在大三就開始準備【就職活動】簡稱【就活(しゅうかつ)】,直到大四畢業,求職要耗時1年多,外國人很難同他們一樣耗費這麼長時間進行求職活動。

補充說明,我的文章中如果提到日語通常會使用【】括號,因為日本也是使用漢字的國家,不稍做區分不容易辨識。同時也是提醒自己盡量不要亂用日文,日語學久之後遇到唸起來像中文的日本漢字很容易被他帶走。^^;

本篇內容主要針對轉職者,不論是已有工作經驗或是還在就讀的學生。了解日本的就業市場,首先可以透過網路收集情報,日本將很多資訊都公佈在網路上,只要勤勞一點可找到不少情報。以下內容重點介紹人才招募情報裡面有哪些項目及注意事項。

一般情況下,人才招募說明裡通常會有以下項目,基本上看日本漢字也能知道大概的意思。
【雇用形態】
【仕事内容】
【求めている人材/対象となる方】*公司期望的人才條件
【勤務地】
【給与】
【勤務時間】
【休日・休暇】
【待遇・福利厚生】
【応募方法】

20201003c01
20201003c02
人才招募頁面範例之一/リクナビNEXT

雇用形態

最常看到【正社員】=正式員工;【契約社員】=合同工,兩者差異正式員工不會有僱用期間,而合同工跟公司簽的僱傭合約上會明訂契約期間,到期前沒續約就自動解除僱傭關係。
其他差異根據公司規模大小,越大者通常正式員工福利更好,而合同工沒有某些福利。如果是小公司本來就沒什麼福利,這兩種社員的差異幾乎沒有。

附帶說明【派遣社員】如同日語字面意思,除了人才派遣公司之外,一般公司不會出現這種招募。正規的人才派遣公司必須符合【資本金】=股本達到2000萬日元以上,辦公室至少要有20平米(約7坪),持有【派遣元責任者】證照。

赴日工作者要小心非正規的人才派遣公司!!不論哪個國家都有壞人!

公司期望的人才條件

應徵者需要符合的條件,如果這個職缺不容易找到人,應徵者不用符合所有條件也有機會。所以如果覺得自己行但條件不太符合的人不要客氣大膽地投履歷。

有時在這一欄能看到【第二新卒】這是近年來出現的新詞,意指剛畢業1~3年的人。日本的大環境是人力越來越緊缺,新鮮人越來越草莓,企業好不容易招到畢業生卻很快離職,重新招募剛畢業沒幾年的人才可以不用再培訓,對企業來說也是有好處。

給与

這一項我想大部分人都很重視,但是個人覺得如果第一次赴日工作的人先不要太介意金額高低,先求有,日後再求好。日本已經不是終身僱用制的社會,跳槽越來越平常,尤其是新創公司,沒跳槽過都不好意思向人吹噓待過那些公司。XD
以下術語事先理解意思會有所幫助。

【年俸制】=年薪

公司給的薪水以年為單位,拆分成14等份或12等份,每月支付1等份給員工,如14等份會各留1等份做為年中(夏季)及年終獎金(冬季)。

【基本給】=底薪

不含津貼,交通費等的底薪,計算年終獎金時,一般是以底薪當基準,如2個月獎金即是底薪2個月份。

【歩合給】=佣金;獎金;提成

提成是中國大陸的講法,我自己覺得比較容易理解。除了底薪之外每做成一筆買賣或專案會額外支付佣金給員工。

【インセンティブ】=獎金(incentive)

個人或部門整體達成業績要求,額外給的獎金。
歩合給通常指薪水的計算方式,而インセンティブ指獎金本身。

【残業手当(時間外手当・割増賃金)】=加班費

時間外手当
日本的勞動基準法規定的工作時間=【法定労働時間】,超過這個時間之外加班時會發生的加班費。
*【法定労働時間】指1天不可超過8小時(不含休息時間),1週不可超過40小時。

割増賃金
加成加班費,就像計程車的深夜加成,同樣的單位時間額外加算費用。

【みなし残業】=【固定残業代制】=中文裡沒找到適當的翻譯

每月加班時間超過一定時間的加班才有加班費,聽起來有點繞口。XD
在薪酬結構裡已經事先加入了【固定残業代】,每月跟基本給一起合併支付給員工。
換個角度看,假設一個月的加班時數沒超過公司規定的一定時間(通常是20小時或40小時),也能領到【固定残業代】。
舉例,假設月薪30萬日元,【みなし残業】時間設定40小時,即使當月完全沒加班,或是加班時數未超過40小時,領取30萬日元。
如果合計加班時數41小時,領取30萬日元+1小時的加班費。

實施這種制度必須符合某些條件,不是每家企業都可以實施,但是開始這種制度的企業有增多的傾向。

20201003c03
人才招募頁面範例之一/某家公司的招募網頁

休日・休暇

日本有各種休假,針對其中幾種說明。

【年次有給休暇】又稱【有休、年休】=帶薪休假

通常新人進公司後滿6個月可獲得10天假,1年後每年多加1天假,當年度沒休完的假最多可以累積到下一年度,因此2個年度合計最多可累積40天。只不過在日本公司能將所有的帶薪假全部休完的員工不多……

【育児休暇】=育嬰假

依據【育児介護休業法】規定,正式的法律用語是【育児休業】簡稱【育休】,男女都可以申請1年左右的育嬰假,休假期間公司雖然不支付薪水(視公司規定),但是有參加僱用保險的員工可以獲得補助金,大約是休假前月薪的6成。但是日本的社會風氣還是讓男性很難輕易申請這麼長的育嬰假,據2018年的政府統計資料,男性的申請率不到7%,女性則是一直維持在80%以上。實際上半數以上的男性申請的育嬰假居然不到5天。

日本政府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煞費苦心地制定法律,鼓勵男性也申請育嬰假幫忙老婆分擔照顧新生兒等家務,也給申請者的公司提供補助金。只可惜成效不彰,預定2020年達到男性的申請率13%以上的政府目標,看來應該是很難達成。

【年間休日125日】指一整年公司的放假日合計數

對員工來說總是希望假日越多越好,因此有些公司為了吸引人才會特地公開這項資訊。125日是一個理想值,意味著公司是週休2日,月曆上標示的假日都放,再加上特殊節日才能達到。能達到這個數字甚至超過這個數字的公司大概率會將這點當做重點宣傳。

實際上政府公佈2016年的所有企業的平均數字為113.8日,公司規模越大通常數字越好看,甚至有0.9%的公司超過130日。另外不同行業差距頗大,IT業相關行業的平均可以達到122.2日,餐廳/飯店業平均101.9日。所以不能單純看數字多寡,最好能知道自己的行業的平均值,再來評估好或不好。

待遇・福利厚生

【通勤手当】= 通勤津貼

手當=津貼,因此提供越多手當的公司表示各種津貼越多,只要符合公司規定都能領取。而通勤津貼是日本公司的一項特徵,絕大部分公司都會提供這項福利,而且通勤津貼是不課稅。
以前聽說過有員工搭乘新幹線通勤,公司也給他全額報銷。(羨慕中……不過我覺得這是特例!)
現在有些公司會設定金額上限,上限3萬日元比較常見。以公司在東京市區為例,住在比較靠近東京周邊的千葉,琦玉,神奈川等地也足夠支付月票費用。

【住宅手当・家賃補助】=公司補助員工房租的津貼

還有一種類似的津貼是【住居手当】指員工居住在離公司所在地只有1~3站電車距離的區域,對公司來說可以節省發放通勤津貼,且員工住的近,on call可以更快到公司處理緊急事件。

【資格手当★資格取得のための費用はすべて当社負担】=證照津貼

有些公司的業務需要某些證照,因此會鼓勵員工去考證照,學習費用或考照費用公司會幫忙負擔,證照到手後每月給津貼。

【健康保険、厚生年金保険、雇用保険、労災保険】=中文意思就依照漢字的字面理解

這四種保險合稱【社會保険】正規公司都要有,要是遇到沒有幫員工投保社保的公司千萬要小心。

【関東IT ソフトウェア健康保険組合加入】

這個項目算在福利裡面,因為只有IT相關公司才可以加入。日本的健康保險負責單位不像台灣只有唯一一家,而是有很多家。【全国健康保険協会】規模最大之外,各大企業也會自組健康保險協會,為了寫這一篇特地調查才發現日本有1000多家健保協會,每年都有健保協會新增與消滅或合併。
加入這家健保協會的好處是保費較低,簽約的渡假、運動設施多且優惠幅度更大。

日本的人力銀行多如牛毛,有選擇困難症的人可能不知從何著手,這裡有詳細的比較說明,介紹給有此需求的人。

20201003c04
日本各大轉職網站/CareerTheory(點擊這裡)

日本企業比較有意願僱用外國人的產業有服務業,製造業,IT業……
有意赴日工作的人可以優先考慮這些產業,習慣日本的生活之後再考慮是否換工作。

2020/10/03 posted.

最後修改日期: 2022-01-13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