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開始崛起的“百元店” 伴隨日本陷入長期的通貨緊縮,一路發展壯大至今,整個產業營收規模有望在今年或明年突破1兆日元,簡直是“薄利多銷”的經典商業案例。
所謂“百元店”指日本的生活雜貨用品全數以100日元的銅板價出售的商店,日語又暱稱為“百均(ひゃっきん)”意為百元均一價。當時的日本最低時薪全國各地大致都在800日元以上,且當時的消費稅正在討論是否調漲至5%,即使是工讀生只要打工1小時賺到的錢就能購買至少8個商品。由此可知,對日本人來說百元店的商品是多麼廉價,當然那時候的商品種類還不如現在的多種多樣。
沒有參照對象的話,應該不容易直觀理解產業規模1兆日元究竟是多大規模。換算成美元約74億,新台幣2220億($1=¥135=NT$30),約莫等同中華電或者聯電去年一整年的營收規模。1件商品僅僅100日元的產業,居然能創造出可與他們匹敵的營收規模。(當然現在的百元店不只有百元商品,也有更高單價商品)順帶提一下,龍頭企業大創(Daiso)的年營收約5000億日元,一家就佔據一半市場規模。
在百元店擴大規模的同時,類似形態的300元店也在默默發展,目前就我已知的資料中,1994年3COINS在大阪開出第一家店。只是,那時候還不像現在這樣,幾乎都是自己設計開發的商品,而是向別人批貨進來賣。當時已經是百元店當紅的年代,3COINS為什麼會以3個銅板價來定價呢?據官方消息,3COINS的母公司PAL的主力產業是賣衣服的,其中3名員工特別喜歡日常生活雜貨,希望公司能另闢蹊徑開展新事業,3人一起向社長提案所以就用了3個銅板做定價……
這事還真不是我編的,查資料時,查到3COINS官網真的是這麼寫的!
不過,他們還有提供另一種說法,300日元的定價可以推出比百元店商品更時髦更實用的商品,而且300日元也容易讓消費者衝動購物,顧客掏出千元鈔票買3個還能找回1個銅板,就這樣成功說服社長讓他們開店。
300元店的發展勢頭不如百元店的迅猛,即使現在成為300元店領先地位的3COINS,全日本也只有251家店(2022/06現在),而百元店據說光是日本國內已經超越6000家店。
形成現在這樣局面的主要原因與日本整個大環境有關係。開篇提過的經濟泡沫破滅,日本景氣由最高峰開始下滑,就此開啟了經濟學者形容的失落的10年,20年,30年,目前正在邁向第4個失落的10年。經濟不景氣,受薪階層的薪資自然也很難上漲,號稱“1億人總中流”(意指日本絕大多數人民都是中產階級)的日本不得不集體開始縮衣節食,大家開始自發啟動節省技能,百元店就在這樣的潮流下,成為最有代表性的產業。
因此,300元店雖然也發展的很早,這30年來一直是不溫不火的狀態,直到近幾年才有比較大的轉機,或許這點要“歸功”給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因為疫情關係,人們減少外出時間,自然待在家裡的時間大幅增加。沉悶的居家生活中,人們會更加想善待自己。日常生活必需品或雜貨只要再多付出少少的代價,就可以得到品質更好,外觀更潮的商品讓自己的心情更愉悅。更何況,外出減少,無謂的開支也減少,如果還能維持同樣收入水準,荷包也能更充實,此時的300元店就是最適宜的消費目標之一。
介紹一些3COINS熱賣商品,微波爐專用鍋、自動吹泡泡寶劍/仙女棒、各種色調的無線耳機。
日本泡麵(指袋裝麵)基本都不是用熱開水泡的,而是必須開瓦斯爐用煮的。這款微波爐專用鍋只要將麵餅、調味包、基本已經煮熟的食材全部放進碗裡,最後加水放進微波爐就可以。
聰明的消費者也會自行判斷哪類商品適合在百元店購買,哪類商品適合在300元店購買。例如,日常消耗品,如家裡有小朋友的會買筆、聯絡簿、做造型便當用的模具、衣架、垃圾袋等在百元店買。服飾小配件、耳環、手機殼、收納箱等,想要外觀吸睛的小道具偏向在300元店購買。
另外一個引發300元店人氣的大背景是社群軟體的普及。日本人會利用日常使用的LINE、Twitter、Instagram等拍照上傳,百元商品和300元商品孰優孰劣,自然是一目了然,免費幫忙宣傳。
3COINS目前在300元店領域雖然處於領先地位,百元店的龍頭企業大創肯定不會輕易放過這塊市場,早幾年也開闢了新品牌THREEPPY,今年(2022)4月更藉由創業50週年名義,在全日本地價最高貴的銀座開設了旗艦店。一口氣租下一整層樓推出1家百元店、2家新品牌的300元店(THREEPPY和Standard Products),地點在銀座的MARRONNIER GATE GINZA2(マロニエゲート銀座2)購物大樓6樓。喜歡逛百元店的朋友有機會可以去朝聖一番,同時比較一下,不同定價的兩者商品有何差異。
除了3COINS、大創旗下數家300元店新品牌(THREEPPY、CouCou、Standard Products)、illusie300、「ミカヅキモモコ」屬於比較知名的300元店。最後面這家「ミカヅキモモコ」曾經擴張分店達到47家,原本有機會上市,因為業績惡化,去年宣佈了破產,只有7家分店保留下來轉售給其他公司。
不管是百元店或300元店,以商家立場來說,這個行業已經是藍海市場,但是正因為商家競爭激烈,他們必須不停研發出能破壞現有價格的新商品。反過來站在消費者立場來說,能以銅板價買到物美價廉商品是一大樂事。
最後看一段日本的電視台於今年初拍攝的300元店和百元店的商品差異,雖然是以日語播放,即使聽不懂意思,應該也能看出為何300元店受到歡迎。另外說點題外話,因為我家附近只有百元店,平時也沒什麼機會找到300元店,壓根沒想過寫這篇文章,會生出本文也是因為受到這部影片的觸發。
2022/06/30 posted.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