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又一中華美食征服日本胃

20251127s05

日本漢字寫作“麻辣湯(マーラータン)”實則是“麻辣燙”在今年入選日本經濟新聞社關聯企業舉辦的年度人氣商品第6名,順帶一提,第5名也是美食相關“蒸籠料理”,看起來這兩者都跟健康美食有所關聯。女性市場是他們的主要顧客群,較少看到全家光臨或單獨男性食客。

據說早在2007年1月開業的「七宝麻辣湯(チーパオマーラータン)」連鎖餐廳是這波人氣的創造者,創業者是拉麵業界名人的「石神秀幸」曾經在”電視冠軍“節目中連續奪得第3第4屆拉麵王。同樣受歡迎的“麻辣湯”餐廳還有「楊国福麻辣湯(ヤングオフーマーラータン)」等其他中國本土引進的麻辣燙連鎖店,當然也有不少不是連鎖的店家。

soup
七寶社長「石神秀幸」/東洋經濟ONLINE

人氣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幾點,可在多種多樣的食材中自由選出私人喜愛的搭配;麵條種類以粉絲,蒟蒻麵(魔芋麵),玉米麵等低卡路里為主;麻辣風味湯底讓愛美人士暢快排汗促進新陳代謝;平均價格落在1千至2千日元區間,豐儉由人;IG等社交媒體推波助瀾吸引更多沒有嘗試過的客群。

20251127s02
楊国福麻辣湯/八王子のラーメンを食べ歩く会

個人觀察異國美食能在日本落地生根多半會大幅改良成適合當地人的口味,早期的麻婆豆腐,拉麵,咖哩飯,炸豬排等。不過隨著日本人的口味更加開放之後,需要改良的幅度逐漸變小,更甚者幾乎不用改變既能讓日本人喜歡上,例如,珍珠奶茶。只是要成為人氣商品所需的時間可能不少,麻辣燙在七寶創業前就有個別店家在日本開店,當時頂多能吸引店家附近的客群或華人光顧,保守估計達到現在的麻辣燙人氣已經渡過20~30年。而珍珠奶茶人氣已經歷三起三落了,第1次1990年代前半,第2次2000年代初期,第3次2018~2019年。當然不是說珍珠奶茶在日本消失了,只是人氣程度達不到高峰時期那樣隨處可見。

最後,如果看懂日文假名的朋友可以發現以上所有名詞都採用原本中文發音的直譯法,沒看懂的朋友也可以用中文發音跟日本人溝通。話說這波潮流跟以前多半採用日本式漢字讀法的方式有所不同。

最後的最後,為什麼“麻辣燙”被改名成“麻辣湯”,因為”燙”這個字在日本不常見,而且這道料理最終呈現的外觀跟湯麵很像。不過,這兩字在日本不管怎麼寫,日語發音都一樣。

以下為各種異業合作商品

20251127s03
麻辣湯風味的午餐麵包/山崎
20251127s04
麻辣湯料理包/彩香
20251127s05
麻辣燙杯麵/医食同源ドットコム

2025/11/27 posted.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