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日本民生經濟

  • 要防疫or拼經濟,你會怎麼選?

    要防疫or拼經濟,你會怎麼選?

    截至2020/10/28,日本累計感染人數98,989人,死亡人數1,737人。近期每日感染人數參考下表,看得出來還在緩步增加。

    20201029c01
    日本每日新增感染人數/Yahoo! JAPAN

    緩步增加的原因很可能跟最近政府鼓勵的【Go To Travel】活動有關,日本人在家悶太久,出現報復性旅遊。這個政策推行時,當然有不少人罵政府,疫情還沒平穩下來,這個時間點竟然鼓勵國民出門遊玩!

    每百萬人的死亡人數,日本與其他國家比較算得上很低。而且感染者大部份也是無症狀者居多,日本各地的醫療資源並未發生擊穿情況。

    20201029c03
    各國每百萬人口死亡數/札幌医科大学

    這樣的背景環境下,日本國內基本上有兩大主流聲音。
    一是,我們要保護好自己,也不能給別人添麻煩,盡可能不出門,出門也必定戴好口罩做好防護。
    一是,感染了也不一定會死,甚至連症狀都沒有,再不拼經濟會先餓死。

    這點也可以在日本Yahoo舉辦的投票結果得到佐證。
    問卷調查題目:是否看過《鬼滅之刃》電影?(目前投票數:114,833票)
    42% 不打算去看
    34% 已看過
    25% 預備去看
    想看和已看過合計59%,對比不想看的42%,大致是各半。

    20201029c02
    《鬼滅之刃》問卷調查/Yahoo! JAPAN

    對於電影業界來說,《鬼滅之刃》簡直是救世主的存在。依靠這部電影就能讓不少公司免於破產的危機。

    20201029c04
    劇場版「鬼滅の刃」無限列車編/(C)吾峠呼世晴/集英社・アニプレックス・ufotable

    疫情發生以前,電影觀眾大部份都會順帶購買爆米花,可樂等食品進戲院觀賞。甚至有些觀眾覺得沒有爆米花的戲院,根本無法享受到戲院的氣氛,還不如在家裡看片。

    戲院現在雖然可以復業了,但是觀眾席必須間隔空一位不能坐人。這樣一來,席位頓時少了一半。戲院要是不趁著《鬼滅之刃》這股熱度,盡可能大賺一波,下次可不知道何時還會有如此盛況。

    因此有些戲院為了賺這波熱潮,全面開放席位,但是作為交換條件,希望觀眾能在觀影時全程戴著口罩。全面開放的戲院就不能再賣爆米花,以免觀眾脫下口罩吃東西。

    有沒有戲院敢說,我要全面開放席位,並且也要賣爆米花?別的國家不曉得,我相信日本的戲院還不敢這麼做。因為只要有一名觀眾被檢測出陽性,這家戲院就不得不關門進行消毒。等到消毒完畢、檢查、確認OK……這些程序跑完《鬼滅之刃》都下檔了。

    了解戲院營收結構的人一定知道,爆米花的利潤遠高於電影票收入。如此一來,要爆米花的收入?要電影票的收入?或是兩者都要?

    請問你會如何抉擇?

    2020/10/29 posted.

  • 《鬼滅之刃》人氣的幕後推手是誰?

    《鬼滅之刃》人氣的幕後推手是誰?

    《鬼滅之刃》當初在《周刊Jump少年》連載開始頂多只能算有人氣,沒料到改編成動畫,而且一開始只能在日本深夜時段播放的《鬼滅之刃》,居然成就了爆款!

    2019年4月動畫開始播放之前,漫畫累計銷量350萬部,接下來不到1年時間,漫畫累計部數驚人地成長11倍達到4,000萬部。2020年10月漫畫連載結束,包含電子版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億部

    20201027k01
    《鬼滅之刃》漫畫/漫画全巻ドットコム

    前一陣子10月16日電影版正式上映,首映3天,即達到46億日元票房記錄。10月25日已經超過100億日元,簡單計算,1天增加10億日元。在日本疫情遠遠不見結束徵兆的情況下,是什麼原因讓日本人甘冒感染風險也要進電影院一睹為快!?

    繼【新海誠】編劇/執導的《你的名字。》大賣250億日元之後,《鬼滅之刃》是下一部有望超越200億日元票房的動畫電影,甚至可能挑戰日本影史最高票房記錄308億日元的《千與千尋》。如今已成為社會現象的《鬼滅之刃》,除了作品本身出色之外,還有什麼原因造就此盛況?

    幕後推手【高橋祐馬】應該是最大功臣!他是何許人呢?初中起愛上動畫,高中時期最愛的《るろうに剣心 -明治剣客浪漫譚-》這部動畫,在片尾注意到製作公司【アニプレックス(Aniplex)】(當時公司還不叫這個名字),開始留意這家公司。大學畢業就職就進入這家公司,目前擔任動畫製作人。早在《鬼滅之刃》漫畫連載開始不久,他就預測這部作品肯定會受歡迎,改編電視動畫也是他親自向漫畫版權方【集英社】提案。雖說日本漫畫有人氣之後改編動畫是一貫的套路,但是能在連載不久即以第三方立場主動提出要改編動畫,需要不凡的眼光,企劃力,說服力,執行力。

    高橋的工作經歷主要在宣傳部門,他以打破舊有慣性思維的宣傳手法著稱業界。他將宣傳動畫的工作稱為「產出多種媒介管道,讓粉絲們能輕易獲得動畫作品的情報」。這句話可能不容易理解,試著以實際案例介紹他的宣傳方式。

    在電視版動畫正式上映前,預先編輯了濃縮1至5話的精華版在日本全國11個電影小劇院,限定公映2週時間。特地設置了購票的門檻,讓真正忠誠的粉絲們能先睹為快。粉絲們親自觀賞過好作品,更加熱烈在SNS媒體上自發地幫忙宣傳,讓原本不是粉絲的人也知道有這麼一部動畫即將在電視台上映。

    20201027k02
    濃縮精華版全國共通特別鑒賞劵/鬼滅之刃官網

    通常深夜時段動畫一開始沒法在很多電視台同時播放,但是高橋透過他以前培養出來的人脈關係及《鬼滅之刃》濃縮精華版的好口碑,在時間允許範圍內盡可能與更多電視台協調,最終有20家地方電視台同時播放。

    除此之外,電視版第1話播放時是完全沒插播廣告,讓觀眾能一氣呵成體驗本作品的爽快感。為了達成此不同一般情況的目的,事先花費數月時間不斷跟各電視台溝通協調。知道一般日本人做事方式的朋友肯定能明白這事有多難!

    電視動畫版播放的同時,為了給收視觀眾增加話題討論,高橋邀請作品的聲優與動畫製作者開播【鬼滅廣播台】。與線上電視台【AbemaTV】聯動企劃【鬼滅電視】等等。

    對日語聽力有自信的朋友,歡迎收聽『鬼滅ラヂヲ』【第1回】

    動畫版製作精良自不用說,加上高橋等幕後人員做了以上大量工作,才能讓漫畫及各種相關周邊商品包括主題曲【紅蓮華】主唱【LiSA】人氣跟著水漲船高,也藉著這波人氣讓LiSA第1次登上【紅白歌合戰】的舞台。

    20201027k03
    《劇場版「鬼滅の刃」無限列車編》/(C) 吾峠呼世晴/集英社・アニプレックス・ufotable

    順道說一下電影版的秘密……電視版動畫熱播時,工作人員已經在期待第2季動畫的正式立項。當時已初步決定製作《竈門炭治郎 立志編》的續集,也就是原作漫畫第7第8卷出現的無限列車的戰鬥。可惜這部分的份量不足以支撐起每週播放1集,最少播放13集的電視版動畫。經過各方討論後最終決定以電影版長度製作最適合,才有了現在正在上映中的《劇場版「鬼滅の刃」無限列車編》。

    再補充一個,電影版賣座成功的秘訣之一。購買電影票的觀眾可獲得漫畫原作者【吾峠呼世晴】特製漫畫特典『鬼滅の刃 煉󠄁獄零巻』。特典是非賣品,只印製450萬本,送完為止。目前在二手市場的價格大概1,000日元上下,而電影票價,大人1,900日元;高中生以下1,000日元……

    2020/10/27 posted.

  • 日本TAXI車資真的很貴嗎?

    日本TAXI車資真的很貴嗎?

    計程車車資是由日本政府的負責單位管控,1993年以前,日本的計程車費用規定,同一地區適用同一車資,1993以後各計程車公司可以向國土交通省提出申請,適度調整車資。以東京都23區為例,在2017年2月修訂之前,起跳里程2公里收費730日元(折台幣204元),修訂後起跳里程1.052公里收費410日元(115元),續跳里程每0.237公里收費80日元(22元)。(2022/11/14之後的價格又不同了!)

    有對比才有傷害,啊!是比較容易理解貴不貴。以大臺北地區為例,2015年10月1日起,起跳里程1.25公里收費新台幣70元,續跳里程每0.2公里收費5元。

    再考慮台日雙方的物價差距(個人體會,大概高台灣2~3倍),日本計程車對當地人來說似乎不算太貴。只是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確實蠻貴的! 畢竟日本面積廣大,一趟機場接送(市區~成田),單程要價1萬多日元,折台幣3千多……XD

    20201020t01
    京都車站排隊候客的計程車群/chatnarin pramnapan on Unsplash

    剖析問題,分析原因能更容易理解費用制定的理由。近20年來,規範日本計程車的法規經歷過幾次重大修改。

    • 2002年(平成14年)大幅放寬計程車的限制,造成計程車台數大增,過度競爭之下司機收入減少。
    • 2009年(平成21年)修法緊縮,計程車台數開始減少。
    • 2014年(平成26年)再次調整法規,稍微放寬限制。
    20201020t02
    日本全國TAXI現狀-2016年版/國土交通省

    上列圖表的橫軸使用平成年號紀元,最左方的13代表西元2001年,最右方的27代表西元2015年。
    小知識,日本的習慣,公家機關幾乎全部採用日本年號,民營企業比較老派公司也採用日本年號,新興公司使用西元居多。
    今年2020年即令和2年。實話說,年號換算挺煩人。 XD

    在日本想成為計程車司機,説簡單也算簡單,説難也難。
    簡單之處,不問學歷高低,幾乎不限制年紀,不需要處理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男女平等。
    困難之處,必須年滿21歲(取得第一種駕照持有滿3年以上,日本考照需滿18歲),取得第二種駕照(類似台灣的職業駕照,看過了考試模擬影片,不容易。),大都會區(東京,大阪,神奈川⋯)的司機必須通過地理測試,考該地區的道路,站名,著名地點名稱,到達該地點的最短路線等等。

    日本的計程車大部份歸屬車行法人所有,少數是個人經營(個體戶)。
    原因之一是因為要成為個人經營者的條件限制嚴格,申請時年紀越輕,審查條件越嚴格。如開計程車資歷達到幾年以上,並且無事故幾年。

    申請時未滿35歲

    在申請地區,申請日之前至少必須在同一家車行做為職業計程車司機受僱10年以上,且10年沒有出過交通事故,也沒有交通違規事件。

    申請時超過40歲,未滿65歲(超過65歲不給申請)

    申請日之前25年之中以開車為業的期間必須有10年以上,舉例,載人為主需10年,載貨為主需20年。
    申請日前3年做為計程車司機的期間有2年以上。

    中間還有一檔,偷懶沒寫,條件大致介於上述兩檔之間。其他還有不少細節限制就不再展開說明。

    因此,在日本的個人計程車司機那可是優良駕駛的證明。只是要遇到也不容易,根據2018年國土交通省的資料,個人計程車的台數只有車行計程車的16.5%。

    有種說法,計程車司機這種職業是最終職業選擇,意思是轉職者經歷過各種跑道後,已經不知道該選什麼時,開計程車就成為最後的選擇。
    但是,真正在開計程車的司機當然不會這麼認為,對於他們來說選擇開計程車有以下好處。

    • 可自由選擇勞動時間,受僱的司機通常會選擇「隔日勞動」的排班方式,一年可獲得多達233天休息日,詳情後述。
    • 能者多勞多得,大多數司機是車行的員工,只要專心開車就行,薪資通常採用底薪+獎金。
    • 能遇到多樣性的客人,而且在車內這樣的特殊空間中,有機會跟各種階層的客人閒聊,增廣見聞。
    • 個人計程車司機的自由度更高,而且收入不會被車行抽成,全部歸自己。

    不能光說好處,計程車司機也有辛苦之處,主要如下。

    • 平均薪資不如同年齡的白領階級,尤其是人口少的區域的司機。
    • 需要配合排班,上班時對視力精力要求高,長期堅持不易,離職率高達30%。
    • 容易罹患職業病,如,腰痛,便秘,深部静脈血栓症。
    • 計程車的事故率相對其他交通工具更高。(對比其他國家,日本算低了。)

    看到這裡的讀者會不會覺得很奇怪,計程車車資明明很貴,為什麼司機薪資不高?
    答案是,車行抽很兇!普遍抽4~5成,也就是大概一半收入要上繳給車行。

    車行也會跟大家訴苦,我們要僱用很多司機,購買很多計程車,政府的限制條件很多,車子的維護保養很花錢,還有很多你們看不到的隱形成本支出……

    不過據我觀察到的現象,很多車行開出優厚的條件徵求司機,例如,新人司機入職給入職慶祝獎金,全額補助考取第二種駕駛執照(職業駕照),培訓期間也給薪資,可自由選擇排班方式,有的附設托兒所,讓主婦們不用擔心孩子沒人照顧……

    20201020t03
    招募司機的廣告/日本交通株式会社
    20201020t04
    招募司機的廣告/和親交通株式会社

    前面有提到「隔日勞動」,配合下方範例解說。一趟【出勤】勤務時間長達20小時,依日本勞基法的規定,這種勞動時間隔日必須給勞工至少24小時的休息時間。保障司機不會過勞,也算保護乘客。【公休】指公司規定的假日。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公休,原因在於採用 「隔日勞動」有規定,每月一般出勤11趟,最多只能13趟,不能出勤的日子只能休息。

    20201020t05
    「隔日勞動」排班範例/日の丸交通

    其實不用羨慕這種排班方式能有這麼多放假日,司機每月的實際工作時間換算成小時,跟其他職業比較,並沒有比較輕鬆。
    司機 20小時 X 13趟 = 260小時
    週休2日的工作 9小時 X 22日 = 198小時

    如果到日本旅遊,想像一下,你採購了大量戰利品,提著大包小包再去趕電車,如果巧遇上下班的巔峰時間,想死的心都有吧……

    此時不妨改搭計程車,不用你動手開車門,戰利品往車內一丟,拿出飯店名片遞給司機,全程不用說一句話就能輕鬆回到飯店。

    你如果有閒情逸致,可以試著跟司機閒聊。不想的話,絕大部份司機只會專心開車,不會打攪你。

    建議遊客們有機會可以體驗看看,只是你下車後,千萬記得不要自己動手好心幫忙關閉計程車的車門!舊型自動車門很有可能因為你的日行一善,必須進廠維修。 XD

    2020/10/20 posted.

    2025/01/29 mod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