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日本產業

  • 吉卜力公園的誕生由來

    吉卜力公園的誕生由來

    即將在今年(2022)11月1日開幕的吉卜力公園坐落於日本的愛知縣。封閉國門2年多的日本已經在日前全面開放,趕早不如趕巧,現今又多了一處觀光景點。

    喜愛吉卜力動畫的朋友一定知道「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或許也早就拜訪過多次了。吉卜力為什麼又要再開設一處類似的景點呢?

    ghibli-park
    「吉卜力公園」/Ghibli Park官網

    事情的緣由必須由「200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簡稱「愛知萬博」說起。當時,吉卜力也在現場展示了《龍貓》動畫中的場景。後來展期結束後並未拆除,一直沿用下來。現在仍在任上的愛知縣知事(縣長)大村秀章看中吉卜力的知名度,2015年起頻繁與吉卜力接洽,每回前往東京出差都會親自造訪吉卜力事務所,據說拜訪次數高達7、8次才最終說服吉卜力答應合作設立「吉卜力公園(ジブリパーク)」。

    2017年愛知縣與吉卜力正式發表,將在愛知萬博舊址設立吉卜力公園。2019年再拉來第三方中日新聞社共同出資成立新公司「株式會社吉卜力公園」擔任管理運營公園等的實際業務工作。2020年7月28日進行正式動工儀式。

    今年11月1日先行開放3大區域,預計明年秋季之後再開放其餘區域。前陣子開放媒體先行進入預覽,想先睹為快的可以到YouTube觀看中京電視台的介紹。

    如果熟悉宮崎駿高畑勳兩位老爺子個性的人應該知道他們是屬於老一輩的左派人士,極其討厭凡事都要商業化,主題公園正是他討厭的事物之一。觀看過《千與千尋》的人應該知道片頭一開始就是描述千尋一家誤入廢墟化的主題公園,才引發後續一連串的故事。《平成狸合戰》是狸貓們為了保護自家的森林居住地而與人類抗爭的故事,吉卜力的其他動畫作品也大多描述反戰,反對破壞自然的思想觀念。想要讓吉卜力同意設立動畫主題公園,大村縣長應該費了不少心思,雙方應該也互相做出不少妥協,最終才能讓此計劃實現。回頭看看剛才寫到2015年大村縣長開始與吉卜力接觸,花費了7年多時間才讓吉卜力公園落地成真。雖說這期間多少有受到疫情影響施工進度,也可片面得知此事的難度有多大,而且相關新聞媒體報導中宮崎老爺子幾乎沒有露面,基本全是由吉卜力的代表取締役鈴木敏夫出面。

    為何大村縣長會這麼積極拉攏吉卜力落腳愛知縣呢?

    對於國外遊客來說,可能對愛知縣沒有多少概念吧?!雖然這裡是日本中部地區聚集最多人口的地方,縣內也有名古屋市,日本第四大都市,還有豐田汽車的大本營豐田市,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有什麼特別知名的觀光景點!嗯~樂高樂園(LEGOLAND )應該算吧(寫本文特地查了資料才得知XD)。

    其實喜愛日本戰國時代的話,個人非常推薦來此地旅遊。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全數是此地出身,這裡有相當多與他們相關的博物館、美術館、古城、古遺跡。

    20221025g02
    德川家康誕生地之岡崎城/愛知県岡崎市公式観光

    話說,看到台灣媒體報導這條新聞多數直接說成「吉卜力主題公園」,這麼說也沒錯,畢竟是以吉卜力的動畫世界觀來構築這個公園。不過,仔細看日語原文「ジブリパーク」吉卜力名字後面只是單純加上公園(パーク=park)兩字,而不是主題公園更不是主題樂園常用的「テーマパーク」。鈴木敏夫公開表示過,吉卜力內部其實反復討論過是否要朝主題公園的方向製作,最後的結論是只導入一部份主題公園要素,原則上採用公園形態以便讓更多懷抱各種目的的遊客能夠體驗到自己心目中的吉卜力世界。

    最後提醒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想前往吉卜力公園的朋友們千萬記得事先預約,這裡和吉卜力美術館一樣採用日本主題樂園很少見的完全事前預約制,意思是沒有事先購票,直接前往可是會吃閉門羹。購票辦法可參考官網【https://ghibli-park.jp/ticket/】,中文說明可參考其他地方,搜索一下可找到不少解說網站。

    2022/10/25 posted.

  • 在日本沒有請病假這回事

    在日本沒有請病假這回事

    標題【在日本沒有請病假這回事】,這件事要詳細說說,免得誤會。

    先說結論,因公司而異,公司福利給得多,員工才能請病假。有的公司福利給的不多,那就沒有病假可以請。福利多和不多,只是相對而言,基本上在日本的“正常”公司都符合勞基法,所以我就不用“少”這個詞。

    當然,日本也有所謂【ブラック企業】(直譯:黑企業)也就是習慣性壓榨員工的企業,例如,超長時間工作、加班沒加班費、利用主管權力壓榨部下等等。可以用【ブラック企業】這個關鍵詞在網上搜索到不少內容。

    leave
    annual leave/Unsplash

    看完結論,肯定有人想問,進到不能請病假的公司,員工萬一生病了怎麼辦?!

    很常見的做法,就是請“特休”or“年假”,也就是日本的【有給休暇】一般常說簡稱【有給・有休(ゆうきゅう)】兩個簡稱的唸法一樣,直譯成中文,有薪假or帶薪假。

    依照日本勞基法的規定,只要員工進公司滿半年即可獲得10天年假,之後每1年多1天年假。其實多數日本人員工都用不完,因此員工生病通常就是請年假。我在日本待過幾家公司,可能都不是福利特別好的公司的緣故,還沒遇見有另外設置病假制度的公司。不過,只要是正式員工一定有年假,有的公司是一進公司就能先獲得年假,天數會根據你幾月進公司而有不同。有的公司的制度是一入職就能“暫時”先獲得年假,假設待不滿一定期限就離職,會再扣回來。

    假如全部的年假都請完的員工有私事不得不繼續請假的話怎麼辦?一樣也是能請假,只是當月少工作1天就扣1天薪資。

    我曾經遇過極端的實際案例,有員工罹患憂鬱症,一開始不曉得是憂鬱症,只是覺得他經常請假,年假很快就用完,開始扣薪。曾經有1個月扣薪過多,員工反倒要付錢給公司。因為日本的公司每個月要與員工共同支出繳納健保費、年金等各種社保費,該名員工因為該月上班時數的薪資不足以支付社保費,所以必須再向員工收取代繳的費用。

    後來,該名員工離職,開始領取失業津貼和傷病津貼。這種津貼不管是否自行離職或被公司要求離職,差別在於自行離職可領取的天數較少。只要公司有幫員工保“僱用保險”和“健保”,投保滿一定年限以上,不論國籍都可以領取。

    再說回有另行設置病假制度的公司福利,【傷病休暇(しょうびょうきゅうか)】也就是中文的傷病假。

    依據日本的厚勞省於2013年公佈的調查報告,全體員工人數超過30人以上的4000多家的公司,約莫2成有設置【病気休暇(びょうききゅうか)】參考下列表格。

    20220913l02
    2013年公佈企業的特別休假調查報告/厚勞省

    順帶看一下其他特別休假有哪些,表格最左側起,企業規模以人數區分,有4個分類,員工數越多,特別休假越多。可由第3行的【有特別休假的百分比】看出。1000名員工以上的企業,設置特別休假的比率達到73.4%。

    特別休假包含,夏季休假、病假、放鬆假、義工假、教育訓練假;不包含在左列所述的”1週以上的假期”。最右側指沒有設置特別休假的企業比率。

    單單是休假制度的設計就能看出大企業更容易提供更好的福利,不僅是特別休假,即使常規的年假也有大公司給到新員工20天,也難怪不少日本人就職喜歡選擇大企業。

    另外,雖然有的公司有設置病假制度,只請假1天的情況下不一定會使用這個制度。因為,請病假只能領取相當於6~8成薪資的費用,而請年假是全額領取。上文也有提到多數日本人是請不完年假,而且日本的習慣,當年度的年假沒用完,頂多可累積到下一年度,再到下個年度會作廢。甚至有的公司不能累積到下一年度,當年沒用完就作廢。

    年假居然會請不完,這點對於外國人來說可能不容易理解。不過如有在日本工作過的人應該能理解,日本人擅長讀空氣,這點在無形中制約了他們自己不好意思請假。日本的工作環境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當大家都在工作,而自己卻請假,相當於變相增加其他同事的負擔。

    為此,日本政府在近年特地立法規定,如有員工能獲得10天年假的權利,公司必須保障員工至少必須請假5天以上。我待過的公司其中一家特別要求部門主管必須盡力讓自己部門內的員工每月至少請年假1天,如此一來就能順利消化完當年度的年假。並且將這點列入主管的考績之一。 XD

    日本的經濟奇跡雖然有客觀的世界局勢所造就,勤奮努力的國民性也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之一,只是這一點在老一輩的日本人身上比較容易看到……

    2022/09/13 posted.

  • 過於老實的日本個人賣家

    過於老實的日本個人賣家

    最近偶爾會在日本的二手市場買些東西,仔細看了看,好像有一些奇怪的現象,順手記錄下來。

    我在這裡指的是“線上的”二手市場,不是可以親眼見到,直接觸摸物品的跳蚤市場。二手貨或是舊貨畢竟不像新品從未被使用過,多少總會有使用過的痕跡或是歲月的印記。在實體的跳蚤市場上,真的遇到有興趣的物品,應該會拿在手上仔細瞧瞧品相是否符合自己的標準。但是網路線上的二手市場受限於物理因素限制,無法親手拿起物品仔細端詳,通常只能依賴照片、賣家的介紹了解物品的狀態。

    實體店家大多數都會希望顧客不要挑三揀四,爽快一點,拿出錢包,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即使是現在的電商,在線上做生意,也不會跟錢過不去,故意說自己家的貨品這裡不好,那裡有什麼缺點。

    偏偏在線上的二手市場充斥一批個人賣家非常願意詳細說明自己的物品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這一點應該也是一種奇景吧。

    接下來跟著我一起看著照片,一一解說賣家如何介紹自己的物品有什麼樣的缺點。

    second-hand
    二手COACH女用錢包/komehyo

    雖然我只截了這張照片,其實賣家放上了9張照片,仔細看過所有照片,要騙我這是全新未使用過的新品我也會相信。賣家卻說她用過半年左右,而且在品相等級欄位自評“中古品B”(好歹妳也寫A😂)

    對了,這家二手市場平台(KANTE)另外提供一項服務,如果選用他們的鑒定服務會加收一筆費用。截圖上有2個價錢,左側10,500既是加上鑒定費用;右側9,800則是沒有鑒定。

    “鑒定”指證明這件物品不是贗品,由平台幫忙賣家背書。因為這家平台的營運公司的本業就是專門收購各種名牌珠寶首飾的店家。


    2022083102
    二手書/mercari
    2022083103
    二手書/mercari

    二手書第1張照片,好像是壓痕。第2張照片,書籍角落確實有磨損開裂。除此之外的照片也是非常清楚地拍出書籍有不如新品的地方,當然也包括歲月留下的痕跡,畢竟這本書已經有20來歲了。

    實際上,這本書被我買下來了。拿到書仔細查看一番,照片上的缺點確實都存在著,也確實看得出來有一定年紀了。不過,假如賣家不特地點出這些缺點,我根本不會注意到,因為它已經有20來歲了!有點磕磕碰碰過的損傷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而且,整體乾淨清潔根本不影響我閱讀書裡的內容。

    對了,可能是因為賣家自覺品相不好,他差不多是以原價的1/3賣出。


    2022083104
    二手書/Rakuma

    另一家二手市場平台所賣的二手書,將近10張照片中,特地挑出1張能“明顯”看出問題的照片。照片上看起來,似乎是別的紙張黏上後留下來的殘膠。其他照片上的缺點要是依我的標準,根本不值得一提。XD


    2022083105
    二手車/mercari

    我在日本沒買車,對車子的行情不是很熟悉,隨意挑的二手車範例。截圖中的前擋板破損,看起來比較嚴重外,其他照片可以參考最左側的小圖,可以看到里程數、引擎蓋翻開等等。物品介紹說明中特意提到耗油情況還在可接受範圍內,可能因為這台是跑車的緣故,怕買家會擔心特別耗油吧。

    對比台灣的二手車市場,日本賣家應該是很另類的存在。


    日本的二手市場平台有不少,目前我比較常逛的是mercari,現階段他們家應該是日本最大規模,有些物品流動的很快,好像一上架沒多久就被買走。有時候我稍微猶豫一會,隔天再看已經不見了。

    不過,賣家不可能全是上述的老實人,也有不少【轉賣屋】類似中文語境的【黃牛】,或是故意打錯金額的傢伙。像是下圖,100萬日幣的PS5,雖然SONY剛宣佈PS5調漲,在怎麼漲價也到不了10萬日幣。

    2022083106
    100萬日幣的二手PS5/mercari

    對了,如果對日本二手市場話題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一併參考我之前寫過的《奇特的日本市場,二手價格反轉新品定價 – 日本幕後觀察》。
    2022/08/31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