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日本民生經濟

  • 脫不掉口罩的日本人

    脫不掉口罩的日本人

    自從兒子成為小學一年級新生以來,至今2年多,沒有一天是不戴口罩去上學。與兒子同一保育園(托兒所)的小夥伴,有幾人也上同一所小學。保育園時期天天接送,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幾個小夥伴玩在一起。即使患有臉盲症的我,也能記住他的小夥伴的長相。2年後的現在,有次在週日外出時遇到其中一名小夥伴,要不是兒子他們互相打招呼,差點認不出他的臉型。雖然孩子們也有成長的變化,更多的是現在天天戴口罩,大半張臉蛋都被口罩遮掩住的緣故。

    日本這個出產各種佛系生物的國家,在防疫措施方面也是採取佛系做法。不像西方國家在疫情升溫之際,必須動用公權力採取強制封城、強制民眾戴口罩,也不像東方國家談疫色變,疫情擴散有點嚴重,即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日本政府只需要動用嘴皮子拜託民眾不要跨縣移動,不要群聚,喝酒不要喝太晚……絕大部份民眾就能做到,即使冒出做不到這些的少數刁民也會被群眾的自發力量“道德勸說”。不過日本民眾雖然聽話,他們自己對新冠病毒的態度,除了高危人群,大部份人卻不甚害怕,當然也談不上焦慮。

    mask
    西方國家民眾與日本民眾的差異/ABCテレビニュース

    註:“佛系”一詞據說出自2014年日本流行雜誌,意為一種什麼樣都行,不太走心,一切隨緣的生活方式、行為。

    疫情2年多,不只是小朋友,大人們“似乎”戴口罩也戴上癮,外出時不戴口罩就有點像似沒穿衣服行走在大街上,旁人雖然不會指指點點,但大多會向你行注目禮。說起日本人戴口罩的歷史,早在新冠病毒流行前就有這樣的習慣,尤其是在花粉大飄散的季節,就有人每天都需要戴著口罩,嚴重者恨不得將整個腦袋都包起來才敢出門。據統計,都會區的居民每4人有1人患有花粉症,更慘的是這個比例還在攀升中,我自己也深受其害,早前也曾寫過相關文章,點擊這裡可前往。(自作自受的日本花粉症

    日本近期的疫情又開始趨緩,也將要邁入濕熱的夏季,這樣的天氣本來就容易中暑,何況是整天戴著口罩的人。就在不久前,日本政府開始勸導民眾在室外某些條件下,可以取下口罩了。西方國家出身的人根本不需要政府說出口,早就自行摘掉口罩了吧。想不到摘口罩這種事情居然需要日本政府公開勸導,應該會讓西方人驚訝不已吧。更加難以想象的是,即使這樣,日本民眾還是有高達8、9成的人不願意摘掉口罩。

    日本目前在室外不用戴口罩的規範如下,根據這樣的標準,在室外只要不開口聊天,基本上等同完全解禁了。

    • 與他人的距離大致能保持2公尺以上。
    • 走路、跑步、騎車等處於移動狀態。
    • 即使無法保持2公尺以上距離,但幾乎不會開口交談的狀態。
    20220609m02
    日本室外脫口罩的政府建議/ABCテレビニュース

    不過,為什麼日本政府需要煞費苦心鼓勵民眾脫掉口罩,但是絕大多數日本人仍然不肯脫呢?
    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採用學術性的講法,同儕壓力;通俗點的說法,不敢與眾人不同,大家都戴著,自己就不敢先脫下來。自家人知自家事,日本人也知道自己的毛病,但是這個毛病似乎已經刻印在他們的DNA裡面,太難治療。

    除此之外的理由,戴了口罩的女性出門可以省下化妝的功夫,對外表在意的人頂多花點時間處理一下眼睛眉毛即可。男性也可以偷懶不用刮鬍子。另外還有一層心理因素,戴著口罩可以讓日本人有一種莫名的安心感。這點對外人來說,可能有點難以理解,但是某些日本人確實有這樣的傾向。在疫情之前,不是花粉症的季節,當事人也沒生病,即使如此,他們只要離開家裡就會一直戴著口罩。之前的同事就有人有這樣的習慣,有次好奇之餘直接問他為何戴著口罩,他只是笑笑地沒有回答我。

    去年(2021)年中左右,日本全民戴上口罩還不足半年。某家化妝品公司做過問卷調查,訪問了約莫1000名男女,35.8%回答不戴口罩出門反而還不習慣;50.6%已經習慣戴口罩出門。兩者合計就高達86.4%,剩餘的人才是不習慣戴口罩。放到現在再做同樣的調查,應該是更加習慣戴口罩。

    20220609m03
    戴口罩意識的問卷調查/福美人株式会社

    還有一點可以側面了解日本人是如何的佛系防疫。仔細看大街上日本人佩戴的口罩樣式,我基本沒看過有人戴防護效果更好的N95口罩,幾乎只能看到人造橡膠口罩和不織布口罩。日本人重視口罩的點,要嘛是外觀好看,佩戴舒適的人造橡膠口罩;不然就是便宜的不織布口罩。講求的是有戴就行,畢竟每天要更換,長年累月的開銷也不小。人造橡膠口罩對病毒的防護力比起不織布口罩更差,偏偏日本人更喜歡外觀好看的,有一陣子政府經常拿出試驗數據證明不織布材質更有效,希望能教育民眾改換較有效的口罩。

    20220609m04
    N95口罩/Photo by Brian McGowan on Unsplash
    20220609m05
    口罩專賣店/Sirabee

    最後看一下日本新冠疫苗的施打率,第三針開始施打以來早就耗費了大半年時間,至今年6月8日勉強突破60%。一部份日本人應該是自己覺得打過2針已經足夠,確診人數雖然每天還是數萬人,但輕症或無症狀者佔大多數,也就更加佛系。

    20220609m06
    新冠疫苗施打率/NHK

    2022/06/09 posted.

  • 該不該罵浪費公帑的政府官員?

    該不該罵浪費公帑的政府官員?

    前幾天的日本新聞說道,大阪地方政府在5月底關閉了全日本最大規模的臨時醫療設施,也就是類似中國大陸版的方艙醫院,或是台灣稱為加強版防疫旅館的地方。只是關閉一處方艙醫院本來是不夠份量上全國版新聞,重點在於花費了約60億日元的公帑(換算人民幣約3.2億元or新台幣約14億元)開設了將近半年,收容了303人。數字沒寫錯,整個開設期間累計只有303人曾經入住過這個能同時容納1000人的方艙醫院。

    waste
    全日本最大規模的臨時醫療設施/2021年11月讀賣新聞拍攝

    這條新聞見報後,日本民眾很多人都有意見想表達。3天後的現在,日本Yahoo新聞的評論欄湧進2753條評論,被最多人按讚的熱門評論居然不是批評政府浪費公帑。

    不只最熱門的第一條評論,排在第一頁的所有按讚多過倒讚的評論基本上是同一類型的論調。網民的主要意見,即使花費巨款蓋了蚊子館,也比事後再來追責當初怎麼沒超前部署更好。比起只會出張嘴巴打嘴炮的其他地方政府,至少大阪府官員有擔當,敢冒風險超前部署。此次不好的地方可以再更細緻地調查,例如為何大家沒有好好活用方艙醫院,有什麼步驟可以再做改善。媒體也不應該用這麼聳動的標題,企圖製造輿論導向,這樣會讓敢做事的政府官員畏首畏尾。

    依我這個也常看台灣新聞的人來說,這篇日本新聞報導已經非常客觀,也很詳盡。

    首先看標題【60億円かけて設置のコロナ臨時施設、利用303人のみで閉鎖…「軌道修正できなかった」】
    直譯成中文【花費60億日元設置的新冠臨時設施,只有303人使用過,卻將要關閉…「無法修正軌道」】
    日語有時候要深挖它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這個標題的潛台詞述說,花了這麼多錢只收容這麼少人就要關閉,開設期間這麼長怎麼會沒有辦法改善呢!

    新聞內文主要介紹當初為何決定開設,由誰拍板決定,使用資格認定標準,為何使用的人不多,中途做過什麼改善措施,也分別訪問了大阪府官員和醫學教授的意見,未來已經確定要進行的計劃有什麼樣的內容。
    附上新聞來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點擊。想知道日本網友評論內容的可以直接看下方的截圖。
    60億円かけて設置のコロナ臨時施設、利用303人のみで閉鎖…「軌道修正できなかった」

    20220602w02
    網友評論內容/日本Yahoo!

    面對提供服務的一方,消費者都有自己的個人需求,日本人作為消費者時又是全世界有數的龜毛人(指要求過多的難纏顧客)。日語甚至有句話說【お客様は神様です】意思即是,花錢的是大爺。但是,對於花費了這麼多公帑的大阪府,認為他們隨意浪費國民的稅金的人數卻不多(由按倒讚的人數來推估)。

    20220602w03
    花錢的是大爺/食ジョブ

    指責別人容易,當立場對調換成自己做決定,尤其是替眾人做決定將會是百倍的困難。推己及人,少一點指責多一些寬容,最近看多了台灣關於疫情新聞的小小感想。

    2022/06/02 posted.

    2022/06/07 modified.

  • 櫻花樹下的海南雞飯

    櫻花樹下的海南雞飯

    恣意盛放的櫻花花海,引來遊人如織的賞櫻盛況。繁華過後,人潮退去,櫻花樹依舊如常在當地挺立著。櫻花樹仍是櫻花樹,只是少了花朵的打扮,多數人卻已不再多看它一眼。

    20220526f01
    距離餐廳較遠的目黑川上游處,橋背後是蔥蔥郁郁的櫻花樹
    20220526f02
    距離餐廳較近的目黑川上的某座橋,5月的櫻花樹葉茂密如斯
    20220526f03
    4月櫻花盛開時
    20220526f04
    櫻花即將凋零,綠乎乎的嫩葉開始顯露

    冠上地域名稱的「海南雞飯」來到異國依然堅持自己的名字,即使它的內在已經起了變化,仍然希望有人能欣賞改造過的美味。

    善於“改良”事物的日本人,在對待飲食之道也是如此。日本化的拉麵逆輸入發源地,能讓印度人讚不絕口的咖哩,四川人也誇好吃的麻婆豆腐(只是少了些許麻辣味),意大利人也愛的意大利麵。

    日前在賞櫻名勝景點的目黑川沿岸閒逛,無意中發現一間專賣新馬料理的餐廳,小店不大,約莫5張桌子,至多能擠滿20人。店名非常直白的點出這是一家專賣店,專門賣“雞”的《五星鶏飯》,不過,漢字雖然是這麼寫,唸法卻是《Five Star Cafe(ファイブスターカフェ)》,這一點也是日文漢字的奧秘之一。餐廳的代表料理,海南雞飯、肉骨茶、叻沙麵、咖喱飯……看到這些名字,腦海裡自然地浮現出疫情前曾去過的新馬一帶的南洋景色。2年多沒出國旅遊,看到店家門口張貼的料理照片,肚裡的饞蟲不由自主地蠢蠢欲動。特地找了一天晚上,全家一起前往一解嘴饞。

    20220526f11
    五星雞飯(Five Star Cafe)餐廳店面

    一開始一人先點一杯飲料,晚上用餐時餐廳規定的低消。海南雞飯、肉骨茶這兩道是必點的,畢竟是衝著他們來的。再選了一個土鍋飯(どなべごはん),也就是煲仔飯,這道料理是最出乎預料的驚喜。鍋裡使用的食材,除了店家招牌的雞肉外,香腸居然是選用台式香腸,這點加分非常多。米也不是用一般的日本米,而是看起來像南洋品種的長粒米,這種米比濕潤的日本米更適合製作煲仔飯。打開鍋蓋子,帶著些許焦香的鍋巴一經攪拌後,香氣更加濃郁,所有料理中,這道是最快清盤。

    20220526f05
    香氣撲鼻的土鍋飯
    海南雞飯
    土鍋飯的主材料,雞肉、台式香腸、青菜

    海南雞飯,店名的由來,確實水準很高。雞飯用雞高湯及茉莉香米煮成,而且可以選擇飯量大小。雞肉的肉質細嫩光滑有彈性,配上三種自家調製的蘸醬,可隨意添加味道。附上一碗清透鮮甜的雞湯,沒有加入過多調味料,能嘗到不油膩的雞湯原味。

    20220526f07
    肉質細嫩光滑有彈性的海南雞飯
    20220526f08
    肉質細嫩光滑有彈性的海南雞飯

    肉骨茶據說有加入八角、枸杞、肉桂、大蒜等,不過可能是為了顧及日本人的喜好,湯頭雖然濃郁,中藥味卻淡了許多。題外話,多數日本人去台灣,最不能接受的食物是臭豆腐,另外,放入“許多”八角的料理普遍也不行。日本人基本不使用八角這種調味料,因此現在的日本雖然也開始流行魯肉飯,很多地方都缺少八角的味道……

    20220526f09
    有那麼點味道的肉骨茶

    每道料理都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只可惜份量都偏少,中途稍覺不夠,追加了叻沙麵。嗯~這碗麵有點微妙,麵條是未曾看過的乳白色,不像是米線,有一點點意大利麵的嚼勁,可也不像是小麥粉製作出來的意大利麵條。湯頭雖然是叻沙味,好喝歸好喝卻少了正宗的重口味。

    20220526f10
    微妙的叻沙麵

    這天晚上不知是不是我們到的太早,18點進到店內,直到結帳出門,完全沒有別的客人進來,簡直是包場了。照理說,料理好吃,裝潢有個性,地點好,離車站只需徒步3分鐘,又在目黑川沿岸,不應該沒有其他客人。事後查了網路評論,分數挺高,不只在Google Map,其他美食評論網站也一樣超過4分。(日本人對餐廳的評分相對他國更嚴苛,滿分5分,平均能過3.5分都不錯。)

    這家店先前的地點因為餐廳建築物拆除,消失了一段時間,似乎去年才在現在這個新地點重新開張。希望除了櫻花季節之外,平時也能有更多客人前來光顧,不然這麼好吃的海南雞飯再次消失那就太可惜!

    《五星鶏飯》餐廳情報

    東急 東横線・東京地鐵 日比谷線「中目黒」站出口徒步3分鐘
    東京都目黒区上目黒1-17-3
    080-7659-3110
    11:00〜23:00(最後點餐22:30)
    固定公休日雖然官網寫著星期二,但我們家卻是在星期二晚上在店內用餐(謎)

    20220526f12
    五星雞飯的外帶菜單價格/官網

    2022/05/26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