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日本民生經濟

  • 跑馬圈地而成的新宿御苑

    跑馬圈地而成的新宿御苑

    日本黃金週連假過完了,今年疫情相對緩和,前兩年的跨縣禁令今年不再實施,出遊人潮似乎回復泰半。不過,我們家相比日本人更加保守,今年並沒有安排遠行。只是連假期間天氣實在太好,壓抑不住躁動的心,就近選擇了「新宿御苑」一日遊。
    (日本黃金週每年大致落在4月底5月初,由於各種節日群集在此時,很容易形成一週左右的連假而有此稱呼。)

    黃金週期間挑了一個天清氣朗的好日子,很快來到目的地,在進園前需要先解決午餐問題。假日期間,附近店家生意興隆,到處都大排長龍。找了大半天,才發現一家排隊較少的天婦羅。雖然沒有事先調查,單純看人少就進入,意料外地好吃,能在這左近存活下來的店家不愧都有真本事。

    20220510g01
    現炸的酥脆天婦羅定食at天ぷら串 山本家

    填飽肚子後在進園前,太座大人心心念念已久的蛋糕店也在附近,順道前往「朝聖」。好像我們家出遊,遊山玩水還在其次,追求美食才是重點。XD

    新宿御苑的美景請直接看照片,底下說說這座皇家園林的來歷。

    gyoen
    內藤家留存至今的日本庭園的玉藻池,遠處的尖塔是NTT DoCoMo代代木大廈
    20220510g03
    法式庭園的雙排百年老樹懸鈴木
    20220510g04
    舊御涼亭附近的中之池
    20220510g05
    逃過東京大空襲的舊御涼亭又稱「台灣閣」

    新宿御苑,一座隱藏在東京市中心的皇家園林。現今是東京最大的日式庭院和西洋庭院相結合的國家公園,佔地18萬餘坪,圓周長3.5Km。曾經被皇室征用為天皇的御花園,故此得名御苑。此地在成為御花園之前,長期是高遠藩(現在的長野縣伊那市)藩主內藤家在江戶(東京)的武家屋敷,白話文說法就是高遠國在京城的大使館。話說,現今東京23區內的大片綠地大多源自江戶時期的武家屋敷的遺留。

    故事要由400多年前說起,德川家康受豐臣秀吉所迫遷移領地到關東,搬家之前他先行命令內藤清正(第二代征夷大將軍德川秀忠的師傅,也就是所謂太子太傅)前往江戶建設城下町,因為率領先頭部隊有功獲得賞賜。這個賞賜伴隨著一個傳說,某天,內藤陪同家康狩獵,他們往西策騎來到一片荒地,家康許諾他一匹馬能繞多大的圈,那塊地就賜給他。結果,這匹馬往南到千駄ヶ谷、西到代代木、北到大久保、東至四谷,不認識這些地名沒關係,只要知道換算成現代的面積約22萬坪就行。台北小巨蛋基地面積約6千坪,擠一擠大約能塞下36顆巨蛋。這匹白馬跑完這趟之後就力竭死去,內藤家為了感脇白馬替他們家圈下這一大片基業,在內藤神社內特地設立了駿馬塚一併供奉。

    20220510g06
    神社參道旁的駿馬塚(遷移過)/相模台公民館

    新宿這個地名,不僅日本,名聲也傳到國外去,與內藤家也有莫大關係。江戶初期,由日本橋(日本街道的起點)往四面八方出發,會在不遠處設置類似中國古時的驛站,日語稱為宿場。往西的宿場,原本已有高井戶,但距離日本橋過遠,因此有淺草商人想在中間地點再設立一個宿場,選中了內藤家的地。幾經波折後終於設立了,該地就被稱為內藤新宿。當時的內藤新宿的繁華地段與現在不太一樣,是位於現在的新宿三丁目十字路那一帶,而現在的新宿車站則是蓋在當時的村落外。

    就這樣,這座皇家園林的名稱固定下來成為「新宿御苑」!

    20220510g07
    新宿御苑地圖/新宿御苑官網

    多嘴再說一點,我們家會選擇「新宿御苑」出遊也是看中當天可以「免費」進園,2個大人就能省下1000日幣。一整年會有幾個特殊日子免費開放,日本現在的物價日見增長,能省一點是一點。

    2022/05/10 posted.

  • 從小教育的日本防災訓練

    從小教育的日本防災訓練

    因為新冠疫情關係,這2年學校的集團活動多數都停辦了,今年開始陸續回復。昨天下午參加了兒子的小學的防災訓練的一環「接小孩回家」。

    老實說我看到這項通知時也覺得有點莫名其妙,這種事需要演練嗎?要是在華人地區的小學,不就是每天都在訓練。 XD

    防災
    Photo by Tommaso Pecchioli on Unsplash

    研究了一番之後才明白,這件事或許是日本特有的防災訓練。當發生大地震或特大颱風時,學校如何確保學生的安全並且正確順利地交給學生家長的一種「相對」保險的方式。

    要解釋這種防災訓練之前,必須先說明日本的狀況。

    在日本的小學生,基本上家長不接送,全程任由他們獨自上下學。當然也會有個別家長(或其他人,例如專屬司機)親自接送,這種狀況非常少數。(我兒子班上有一位媽媽堅持自己接送)

    都會區小學由於學生住家都在學校附近,走路上下學距離不遠,問題不大。即使跨區上學的小朋友也可以自行搭乘電車。鄉村地區或許距離學校較遠,但是我自己有限的幾次親眼所見的經驗,他們也多是自己走路上下學。(如果認知有誤,請有這方面經驗的朋友不吝賜教。)

    日本似乎是在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更加重視這項訓練,原因如下。

    1. 大地震發生之後,孩子們大多還在學校,但是因為受到地震影響,通訊狀況非常不好,家長很難聯絡到學校以便確認孩子的安全。因此不少家長自行開車前往學校接人,不過此時交通本就不順暢,同時間大量汽車又湧向學校造成堵塞情況更加嚴峻。
    2. 一直等不到家長來接的學生,有些學校由老師帶領一一送回家去,但是家中沒人,餘震又不斷發生,只留孩子一人在家,這樣也不是好辦法。(班導必須知道各個學生的住家位置,因此每年開學,家長也必須填寫最新家庭資料,老師也會依照資料實地走過一次。)
    3. 地震當天,班導不一定會在學校,如果由別的老師負責,他們不可能認得所有家長的長相。(日本的班導很辛苦,必須認得所有家長外貌。像我這種有臉盲症的人肯定當不了。)
    4. 來接人的家長(親友)必須是登記在「名簿」上(開學時家長填寫的資料)的人,否則學校方面無法確認是不是「壞人」。最起碼來接人的親友也必須是學生認識的大人。

    防災訓練大致的流程

    指定的時間到來前家長們先到學校集合,由班導一一確認家長,再領出學生,讓小孩子自己說出,來接人的是自己的媽媽或爸爸或其他認識的人的名字,確保沒有給錯人。沒有人來接的學生最後再由老師統一帶領回家。

    如果有兄弟姐妹在同一所學校,則由高年級的開始認領。理由據說是真正發生災害時,一片混亂的情況下,帶著低年級的小朋友去找兄姐,反而不容易。

    其他還有一些小細節沒寫出來,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觀看影片。由於影片是在疫情前拍攝跟現在有些許不同。

    防災訓練的一環「接小孩回家」(4:02)/滋賀県公式動画チャンネル

    各種自然災害頻仍的日本,除了盡可能在事前做好防災準備外,也在災害發生後如何對應做好演習訓練。當然這樣的訓練是否有必要,在日本也有不同聲音,例如,需要家長去接人時,有沒有名簿肯定不是重點,小孩子自然是交給他認識的人來接回去。另外,通常學校會被指定為避難地點,學生如果必須待在學校好幾天,倒不如訓練他們自己如何在學校生活。

    平時看似無用的防災訓練如果每次都能確實做到,等到真正的災害發生,即使災害狀況跟訓練差異頗大,至少在心理層面的安定感也會比從未體驗過的人更好。

    2022/05/07 posted.

  • 日本年輕人為何寧願租房?

    日本年輕人為何寧願租房?

    日本人的一生中,三筆最大支出分別是住房、教育、退休後。教育費支出,可高可低,同時也與孩子人數相關。打算用最低預算充當孩子的教育費,可一路讀公立學校直到大學畢業,而且在日本,通常高中生起就會外出打工賺錢。高預算的話,那就一路私立學校,外加各種家教才藝班,國外留學等等。退休後的養老金問題,自2019年日本政府金融廳提出報告書,指出公務員退休年齡65歲之後,餘生尚有30年左右,現金存款至少要保有2000萬日幣才足夠,這個數字一經提出引爆新聞等媒體熱烈討論這個數字。當然,以上所說是指一般人,特別有錢,或特別沒錢的,不在此列。

    20220426h01
    退休後2000萬日幣問題/ナビナビ保険

    住房,你會選擇租房or買房呢?

    如果用這個問題問日本年輕人,我想多數人會回答租的就好,幹嘛買!

    日本的自有住房比率大致維持在60%上下已經有40餘年,即使歷經經濟高速成長年代,再到泡沫破裂,甚至2008年次級房貸引發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一直保持這樣的水準。

    20220426h02
    自有住房比率長年維持60%/日本總務省2018年住宅土地統計調查

    話說,我猜蠟筆小新的爸爸很有可能是在1983~1988年這段時期,向銀行貸款買下他們的「一戶建」(類似台灣的透天厝)。因為小新的生日是1987年5月5日,大概率是在小新出生前不久購入。等到小新長大到了爸爸的年紀可能不會想要自己買房子。

    house
    蠟筆小新的家/Small planet

    依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資料,Cross Marketing網站繪製出如下圖表,可看出越年輕的世代,住房自有率越低。此項統計開始不久的1983年在各個同年齡段中幾乎都是最高比例擁有自家住房的人群,大致就是小新爸爸的購房時期。

    20220426h04
    各年齡段的自有住房比率/Cross Marketing

    1978年代,25~29歲買房比例28.1%,進入30歲之後,更是達到51.8%,每2人就有1人買房。到了最近一次統計的2018年,25~29歲買房比例僅有9.1%,進入30歲之後,也只有35.9%,與40年前比較,年齡必須超過40歲才有5成以上的人買房。

    依常理判斷,房價下跌,購屋人數應該會上漲,可是日本人卻違反了這條常理!

    20220426h05
    日本首都圈及近畿圈(京阪神)新房價格走勢/野村不動產

    日本房價在經濟泡沫破裂之前,市場瘋傳「土地神話」又稱「不動產神話」,意即不動產價格將會持續上漲,今天不買明天就不再是這個價,隨便買隨便漲。沒幾年泡沫破裂後,房價一瀉千里,那段期間炒房炒股票的,有不少人破產,甚至走上絕路。

    自那之後,如果不是剛需,買房不再是大家熱衷的話題,房價低迷了近20年。日本不景氣這麼久的結果,相對海外房地產市場顯得比較便宜,2006、2007年開始吸引海外熱錢進來投資,再接下來房價隨著景氣波動而漲跌。

    日本的自有住房比率雖說有60%,這只是全國平均值,實際上大都會地區都是偏低,如東京46%、大阪54%、沖繩48%、福岡54%。

    不買房的最主要理由是經濟問題,其他則是租房子方便搬家、不需要負擔房屋修繕、維護費、發生自然災害(地震、火災、淹水)人只要沒事再換個殼就行。

    另外順帶說說,想要買房的理由,支付房租再多房子也不會變成自己的資產、租房限制多,房間格局無法自由變更、不用擔心變老之後租不到房子(這點越來越重要,獨孤老人死在屋內的案件越來越多)。

    日本人年輕人不願意買房的大背景還有以下原因。

    1. 結婚不需要準備婚房,甚至婚後還能繼續待在父母家裡。日本也是西化很深的國家,孩子長大成人大多會自己搬出去住。每年4月的求學或就職潮就是他們獨立的好時機,4月之前這段時期新生(人)們會集中趕赴大都會區,如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札幌等地,因為距離因素,只能在外租房。
    2. 日本全國基本沒有我們認知的學區房概念。為何要加上「基本」兩字,在於日本的公立小學、中學等,原則上也是根據住家地址就近分配就讀學校。假設如果真的想要跨區就讀也行,只要對方學校有缺額就能入學。現在日本的少子化嚴重,即使是都會區的學校也多有空缺。我兒小學剛入學那時有30多名同學,現在只剩20來名,讓他的編號一直往前跑。另外,只要是公立,教學品質基本大同小異。
    3. 日本不分租房或買房,只要你的住家地址登記在該校的就讀範圍內就能就近入學。不需要持有房屋產權,也不限制必須在該地住滿幾年。
    4. 日本大企業經常會輪調員工的工作地點。曾看過半澤直樹這部日劇就能直觀理解,半澤一開始在大阪西支店上班,之後榮升調到東京本部銀行工作。兩地的交通距離大約500公里,剛好可以塞進一個台灣。
    5. 日本早已進入低慾望社會,年輕人對於高價物品,如房屋、汽車等不再像他們的父母輩,大家一窩蜂地都想要擁有。
    6. 日本的房屋租賃契約基本偏向房客,因為房東與房客的力量關係,房客相對弱勢,日本法律原則上幫助弱者。舉例,租賃契約期間內,房東想賣出房子,不可以趕走房客,房屋所有權變更對房客沒有影響。
    20220426h06
    台灣頭(大阪)台灣尾(東京)/the true size of

    以上內容應該能看出日本的大環境並沒有帶給年輕人必須買房的壓力,最重要的原因,我能想到的是多數年輕人寧可省下房屋貸款轉做其他用途吧。

    最後,日本2020年的全國平均房價收入比為8.41倍,最高的東京則是13.4倍,這已經是日本過去15年來最高水平。作為對比請參考下列圖表。

    20220426h07
    各國房屋價格與收入比/Wikipedia

    2022/04/26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