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日本民生經濟

  • 東京奧運落幕雜感

    東京奧運落幕雜感

    多災多難的2020東奧終於在昨天落下帷幕,恭喜台灣(2金4銀6銅)、日本(27金14銀17銅)雙雙獲得有史以來最多枚獎牌,包括意大利(38枚)也破了紀錄。不過,大家應該「比較」不關心意大利吧。XD

    東奧期間發生很多事情,有些事不成系統,權當自己日後的回憶線索,在此留下一些文字記錄。

    印象最深刻的2名台灣選手

    由於長久不在台灣,參加本屆奧運的台灣選手絕大部份我不認識,但是透過這次奧運有機會看到選手表現傑出,內心也替他們高興。印象最深刻的2名選手,柔道的楊勇緯、桌球的林昀儒(題外話,我的拼音輸入居然能自動轉換出他的正確名字XD)。

    楊勇緯是台灣選手中第一個拿到獎牌的,加上金牌爭奪戰與他同場競技的是日本選手,日本電視台全程轉播了這場比賽,也讓日本觀眾見識到他的拼戰精神及帥氣的外表,尤其是他領到獎牌後在自己臉頰蹭獎牌的可愛反差萌,收割了一波日本少女的心。

    日本發售東奧奪牌選手紀念郵票,與楊勇緯爭奪金牌的日本選手被選上,連帶楊勇緯也有幸成為日本郵票的對象(左上白衣人)。 XD

    20210809o01
    楊勇緯/Twitter
    20210809o02
    楊勇緯紀念郵票/JOC/TOKYO2020/TBS news

    林昀儒跟鄭怡靜與日本隊的混雙比賽我有全程看完,開場表現非常精彩,雙方一來一往比分咬的很緊,無論誰得分都讓人手心冒汗。只可惜後繼無力,女選手方面不敵日本對手。如果能打贏日本隊很有可能就是中華隊跟中國隊搶金牌。林昀儒這次參加奧運才19歲,只要沒有重大傷病,極大可能性還可以參加好幾屆奧運會,再創佳績。

    印象最深刻的2名日本選手

    看過我近期的文章,應該知道我對桌球比較感興趣,因此日本選手中我對伊藤美誠印象最深刻。本屆奧運中,她應該是日本人拿到最多枚獎牌的選手,而且是金銀銅全部打包。桌球運動這個由中國隊長期霸榜的競技,還能拿到這樣的好成績更加難能可貴。不過也因為她有這樣的實力,特別受到部份中國人的「關注」。

    運動攀登(Sport climbing)是在本屆奧運首度登場的競技項目,奧運會的比賽規則跟世界盃不一樣,有點小複雜,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查詢。我是透過這次的電視轉播才知道這項比賽及這名選手野中生萌,醒目的髮色及陽光靚麗的外表非常引人注目!這樣的美女卻選擇了攀登這種嚴苛的競技運動,據說頂級攀登選手的指紋差不多都磨光,連手機的指紋認證都通不過的程度,腳上雖說有穿鞋也因長期用力讓指頭長繭。

    20210809o03
    野中生萌/納冨康/產經新聞

    日本人民對奧運比賽的態度

    每個國家都有各式人等自然每人也會有各自的態度,這裡述說的觀點只是我個人對日本大部份國民的觀察。
    有的國家將奧運會視為宣揚國威的場所,也有的是希望世界能更看見自己,有的只是視其為4年1度的綜合運動盛會。據我個人的觀察,日本國比較接近後者。大家雖然都是為自己的國家選手加油,但是如果有其他國家的選手打敗日本選手,絕大部份日本觀眾並不會惡意抨擊對方。只是日本人更喜歡看到有本國選手出場的運動,最明顯的表現是電視台實況轉播的對象。棒球及足球在日本是最主流的兩大運動,這兩項運動的決賽差不多是同時間進行,棒球因為有日本隊跟美國隊爭奪金牌,全程轉播了這場比賽。足球賽在銅牌戰輸給墨西哥後,電視台硬是不轉播金牌戰,巴西對決西班牙(2:1)這場球賽據說雙方你來我往,比拼的非常精彩。也有熱情的日本粉絲,明知比賽場地不開放觀眾進場,只為了瞧一眼欣賞的運動員進場,特地在場外久等。

    接下來的內容純屬抱怨文,在意的朋友可以按下返回鍵!(求你不要按)

    被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揶揄是「ぼったくり男爵」(牟取暴利男爵)的國際奧委會(IOC)主席湯瑪斯·巴赫。在日本,這個戲稱也成為他的代名詞。
    其實他並不是貴族,一介平民出身,但把握住機會拼命想爬進上流階層的行事風格,讓美國媒體以諷刺手法命名,並在日本發揚光大。

    日本記者曾經提問日本首相,日本疫情如此嚴重的現狀下是否能停辦東奧。首相的回答,停辦的決定權不在日本,必須經過IOC同意。這樣的回答引爆了日本民眾的怒氣,印象中大致在這條新聞出現後,IOC在日本的形象開始破滅。罪魁禍首卻自己跳出來,牟取暴利男爵的屢次發言及種種行為成功吸引日本國民將炮火對準他。

    例如,他曾說「為了舉辦奧運會必須有所犧牲」,事後他修正發言,這裡說的犧牲不是指犧牲日本國民。在跨國旅行不容易的現在,他沒事找事的經常飛來日本,住宿要求必須是最頂級的房間(1晚200萬日元以上),還要求前往廣島核爆紀念館參拜。核爆跟你這個IOC主席有什麼關聯,別說公務完全無關,就算是私事他也不可能是受害關係人!

    另外IOC認為,夏季在東京舉辦馬拉松等長跑比賽簡直是殺人,必須將賽場改到北海道的札幌比較涼爽。據說日方跟IOC溝通過沒有效果,還是依照他們的要求,多花數十億日元整備札幌場地。結果天公不作美,馬拉松比賽那一段日子札幌出現創記錄的天氣,比東京的氣溫只高不低。

    20210809o04
    札幌連續18天的真夏日(30度以上)/FNN

    東奧舉辦前曾傳聞一旦停辦將會損失數千億日元的電視轉播費、贊助費等。結果在東奧將近結束之際,這名男爵說,其實停辦的保險可以支付這些損失……

    日本考量疫情及國民觀感,苦澀的決定不開放觀眾進場,門票及周邊商品的收入(預估900多億日元)幾乎全數泡湯。據說這名男爵當時頗捨不得,如果東奧期間疫情好轉,希望能馬上開放觀眾進場,並說出這樣的奧運會豈不是沒有靈魂。現在東奧落幕後,他自己認為日本舉辦的非常成功,選手們的表現給這次的奧運會帶來無與倫比的精神。而且東京都民、日本國民每10人至少有9人透過電視收看奧運比賽。因舉辦奧運會而擴大日本疫情基本上是沒有這回事。

    實情則是奧運期間,不能到現場觀看比賽,多家電視台也一直在播放奧運相關節目,只要打開電視不想看也很難。各國選手及相關人員的確診人數達到400多人,當初入境日本時告知所有人必須採取防疫泡泡措施,不准他們離開選手村,卻被發現有選手外出購物觀光,甚至到六本木喝酒開趴。

    另外,日本國民對日本首相及東京都知事完全聽命IOC的指示也非常不滿。這名男爵居然還想以他的權限另行以特例方式頒發奧林匹克勳章(英語:Olympic Order)中最高等級的金製勳章給他們兩人。真正為了東奧能順利舉辦的工作人員及義工們卻沒有得到獎勵,啊!有確診獎啦。

    投入165億日元預算的東奧開閉幕式為何實際呈現出來的節目效果會這麼寒酸,支離破碎?

    日本知名八卦雜誌「周刊文春」取得1199頁內部文件並公開,有中國網友的部分翻譯+註釋,再經熱心網友轉成繁體版放上PTT。(文長但強烈推薦)
    標題:[爆卦] 2020東奧開幕式是如何崩壞的?

    競技選手們努力奮鬥多年終能在奧運會這個最高規格的舞台表演,值得所有人的鼓勵及讚賞。不過本屆東京奧運會,個人還是很反感。最主要的理由,本來對防疫已經越來越鬆懈的日本人,為了湊奧運的熱鬧,群聚群聚群聚!!

    20210809o05
    抗議東奧及在場外看選手進場參加開幕式的民眾/每日新聞
    20210809o06
    札幌觀看馬拉松的人群/mediba
    20210809o07
    閉幕式的場外觀眾/時事通信社

    2021/08/09 posted.

  • 日本如何培養體育選手

    日本如何培養體育選手

    東奧賽事越來越激烈,想必有不少人最近經常盯著電視收看轉播吧。日本因為擔任本屆奧運會的東道主,獲得的獎牌數量很可觀,截至今天(8/2)17金、6銀、10銅,已經打破日本歷屆奧運會最多金牌的記錄,排名暫時位居第3。日本是如何培養體育選手,如何選拔國家代表隊?不同競技項目的選拔方式不同,個人對桌球興趣比較大,就以桌球為例。

    日本桌球選手在二戰結束後至1970年代曾經長期主宰世界桌壇,原因在於當時的世界局勢,桌球並不受大多數國家重視。歐洲國家雖然有出色的桌球選手,他們卻不能依靠這項運動養活自己。而現在的桌球霸主中國,當年正忙著進行各種大躍進運動、文化大革命,還沒有空閒餘力舉全國力量培養桌球選手。後來,日本桌球衰敗的理由跟日本人的老毛病一樣,「日本第一=世界第一」的期間太長,只要能成為日本國家代表隊就能橫掃世界,眼光只看著日本一地,不再學習國外的創新,停止了進化。

    另一方面,日本青少年很容易受到某部漫畫、卡通等人氣作品而奮發學習,比較有名的例子,《キャプテン翼》(足球小將翼)讓參加球隊的足球人口倍增;《スラムダンク》(灌籃高手)造就籃球風潮;《ヒカルの碁》(棋靈王;棋魂)人氣高漲後冒出大量想學習圍棋的小朋友。

    日本桌球沉寂很長一段時間,人氣能再次復甦應該感謝愛醬!1993年首次在宮城當地桌球比賽出場的4歲愛醬,被富士電視台的工作人員看中,開始進行跟拍(跟拍了1/4世紀的跟蹤狂XD)。4歲的幼稚園小孩居然打贏小學生,被冠上「天才桌球少女」頭銜,加上她打輸時淚珠馬上奔瀉而下的天真爛漫個性,一舉成為國民寵兒。本屆的桌球混雙金牌的水谷隼及伊藤美誠也可以說是受到愛醬人氣影響,加上雙方父母也是桌球愛好者,自小就讓他們開始接觸桌球。(詳情請參考上文

    本文重點介紹伊藤美誠(Ito Mima),以她的經歷來看她如何成為日本國家隊選手。

    2000年這個年份左近出生的日本女子桌球選手被稱為「黃金世代」。包括伊藤美誠、平野美宇、早田HINA等人都是2000年出生。除了早田的雙親之外,黃金世代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桌球愛好者甚至曾經是桌球運動選手。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輩都是在日本桌球強盛時期出生長大,也讓下一代從小耳濡目染,普遍都在4歲即開始練習桌球,並開始參加比賽。4歲孩子有的可能還包著尿布,或者出門還想坐嬰兒車(轉頭看向我兒…),這批黃金世代已經開啟他們的桌球人生。

    這麼小開始打桌球,身高是夠不到正常高度的球台,通常是在家裡練習,或是前往有招收小朋友的桌球教室接受指導。而參加比賽除了讓小小孩有個目標,也能夠透過比賽培養勝負意識,如果能取得好成績更有機會入選「JOC Elite Academy」。這是由日本奧運委員會(JOC)於2008年設立,以國家力量強化體育實力,負責發掘訓練有潛力的中小學生,讓他們可以一邊上學一邊到「味之素國際訓練中心(NTC)」接受培訓。(註:味之素(AJINOMOTO)就是發明味精的那家百年企業)

    20210802j01
    味之素國際訓練中心/JOC官網
    20210802j02
    味之素國際訓練中心/JOC官網

    2008年剛開設時只有桌球及摔跤2種項目,11名培訓生。全員必須住宿,24小時接受訓練中心的時間安排,能回家的期間只有日本新年、暑假、黃金週等少數長假。訓練中心提供的食物都由味之素派駐的營養師管理,入住的第1年除了週末之外,只能吃營養師規定的菜單。第2年起,才可以在營養師指定的料理中挑選自己愛吃的料理。為什麼是味之素來安排呢?那是因為這個由日本政府出資成立的訓練中心的冠名權由味之素公司買下,這也是國立機構的冠名權第一次賣給民間企業。

    培訓生在中心的餐費、住宿費由JOC負擔,參加比賽或使用設備的費用由培訓生所屬的競技協會負擔,培訓生自己所要負擔的費用只有學費,如果是中學生通常是去訓練中心附近的東京都北區稻付中學上學,高中生就看他自己考上北區的哪家高中,也可以上高中函授學校。

    目前該中心的培訓運動項目已擴增到7種,本屆日本桌球國家代表隊及一部份運動的國家代表隊也是在NTC訓練,其中桌球國家隊選手平野美宇、張本智和也參加過「JOC Elite Academy」。

    話說回伊藤美誠,她在7歲及9歲分別拿到她能參加的比賽的日本全國桌球冠軍,9歲開始到國外參加世界青少年巡迴賽香港公開賽,11歲通過世界巡迴賽西班牙公開賽的預賽,成為世界桌球史上最年輕的正式賽選手。2013年7月伊藤還是小六時已進入世界排名百名以內,也在這1年成為STARTS企業的簽約選手,她的小學畢業紀念冊上就寫下將來想成為奧運金牌選手的豪言壯語。(20歲這年真的實現了!)2014年中學1年紀之際,與平野美宇搭檔的女子雙打奪得世界巡迴賽德國公開賽冠軍,2人合計年齡僅27歲145天,登上金氏世界紀錄。

    20210802j03
    伊藤的國小畢業紀念冊留言(奪得奧運金牌)/TV靜岡

    伊藤上中學舉家搬遷到大阪,開始在「關西桌球Academy」(前日本桌球女子國家隊總教練村上恭和開設的桌球教室及俱樂部)進行訓練,並進入以桌球聞名的昇陽中高一貫校(中學高中合一的學校),此時的她基本都在世界各地征戰,上學時間非常少。但是這所學校特別照顧體育選手,可以改用提出報告方式代替考試。可能這也是伊藤媽媽特意選擇這裡的緣故吧。高一時因優異戰績成為日本桌球奧運選手之一,團隊戰時曾擊敗當時世界排名第2的丁寧。

    日本桌球國家隊的戰績因為曾有過長期的低潮,現在的選拔方式在前總教練村上恭和的改革下有過劇烈調整。即使在日本國內打不出好成績,但是能在國際比賽取得好名次也有可能入選國家隊,現在更加看重國際比賽的經驗及成績,所以日本桌球在推行「自費參加制度」,只要世界排名百名以內,即使沒被日本桌球協會選中成為日本代表選手,也可以自費參加。讓更多選手都有機會參賽,也能刺激選手必須提升自己的實力,否則很容易被取代掉。據村上教練的說法,上屆里約奧運會之後,願意自費參加世界巡迴賽的日本選手達到20人之多。只要選手自身的世界排名越高,不需要討好日本桌球協會或總教練也能成為日本國家隊成員,表示日本桌球協會將選拔日本代表的權力下放給選手自身。這個改革幅度相當大,也曾經遭遇過國內勢力的反對,曾有日本全國比賽第2名的選手沒選上國家隊代表,只因旁人的世界排名更高。

    為了強化日本桌球國家隊實力,邀請多名中國籍教練及陪練到日本執教。甚至讓選手直接到中國受訓,參加中國的乒超聯賽。因此,中文簡直就是日本桌球界的第一外語,瓷娃娃的中文不用說,石川佳純的中文也說的很溜,華裔日籍的張本智和,根本是母語水平。

    20210802j04
    上屆里約奧運會的日本女子桌球隊,左起村上恭和總教練、伊藤美誠、石川佳純、福原愛/日刊スポーツ/アフロ

    伊藤小學時,雙親離異,小時候家境並不富裕。由母親一手帶大,並擔任她小時候的教練及現在的防護員(現在有點類似星媽,還出書了)。伊藤的桌球天賦及心理素質特別出色,加上她本人也肯苦練,4歲起每天至少要練習7個小時,有時練不好,晚飯時間也會被延後。9歲就捨得讓她一個人到國外參加比賽,前往國外比賽的費用是由日本桌球協會支付,否則依他們家的經濟狀況可能無法負荷。小六時被STARTS企業簽下,經濟情況應該有所好轉。隨著伊藤的戰績越來越好,STARTS支付的費用應該有所提高,一直到現在伊藤的主要贊助商都沒有換過,注意看伊藤的球衣肯定能找到STARTS的名字。而且如果有看過日本媒體報導運動選手通常會在選手名字後面加上她所屬的單位名字,伊藤的所屬一直是STARTS。還有4家贊助商也找上伊藤,可在她的個人官網上看到有哪些企業贊助她,據估這些贊助費加總一年約8000萬日元。

    此外,大型比賽獲勝也能拿到優勝獎金還有排名積分(目前她的排名世界第2),依她的2019年的戰績推估,獎金收入高達2736萬日元。如果有廣告拍攝,行情可能超過2000萬日元。順帶說說,日本桌球選手中能拿到最高廣告費是福原愛,至少4000萬日元起跳,當然這是在她離婚前的行情。

    20210802j05
    2020世界巡迴賽威海公開賽銅牌/伊藤美誠個人官網

    還有一點大家可能會很有興趣的內容,日本選手在奧運會獲得獎牌可以拿到多少獎金?提示,日本體育活動也是經濟掛帥!簡言之,人氣爆棚跟冷門的體育運動項目差距非常大。首先,JOC提供的奧運獎牌獎金,不分項目只要獲得金牌500萬日元;銀牌200萬日元;銅牌100萬日元,這部份的獎金不扣稅。

    其次各個運動協會提供的獎金,凡是獲得金牌,田徑比賽、高爾夫球的獎金2000萬日元;羽毛球、桌球、空手道1000萬日元;網球800萬日元;棒球500萬日元;橄欖球、攀岩運動300萬日元,超過500萬日元的部份才扣稅。但是,看起來似乎有人氣的游泳、柔道等,還有今年新加入奧運會的滑板運動項目連一毛錢都沒有,日本的體育界也是非常現實。

    再來是選手個人或團體運動的贊助商也會提供獎金,這部份就看贊助企業自己的規定,這部份的獎金聽說是全額扣稅。

    像伊藤這樣的頂尖選手自然不用再擔心經濟問題,中段班之後的選手在日本怎麼解決這個重要問題呢?比較常見的做法,受僱於擁有球隊的企業,或者自己能拉到企業贊助。有些冷門運動項目很難找到私人企業贊助,此時也可能會有學校或運動財團之類有公益色彩的單位組織僱傭選手。成為企業僱員也必須上班工作,利用業餘時間練習,隨著運動成績提升,可能正職工作量會減少,能增加練習時間,而且也可能會獲得運動津貼補助。當運動選手因體力或傷病等理由必須退役的話也可以跟一般員工一樣繼續工作到退休。不過,在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有意直接僱傭選手的企業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做法是採用簽約形式成為「契約選手」。舉個早期的特殊例子,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日本女子排球國家隊奪得當年的金牌的隊伍,其實幾乎都是大日本紡績的社員選手(只有2名不是),如果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該隊伍又被稱為「東洋魔女」。

    在調查尋找本文的材料過程中我才發現,亞洲國家中真正的體育老二是韓國!以奧運獎牌數量進行排名,中國自然是第一體育強國。日本雖然獎牌數排名第二,但是以人口比例來看,韓國(不包含北韓)才是老二!因為韓國人口不到日本一半,而且合計夏冬兩季奧運會的參加次數,日本參加43次,獲得156枚金牌,獎牌總數497枚;韓國參加35次,獲得121枚金牌,獎牌總數337枚。

    韓國選手表現突出的根源,很大一部份可能來自該國的「體育年金」制度。自1975年始創,逐步修改細節,2000年代以降基本定型。制度針對提升國家形象的體育選手,每月支付一定金額的年金直到選手本人死亡為止。

    具體辦法如下,根據比賽規模及獲得獎牌成色給與年金點數,累積20點(每月30萬韓元=3萬日元)以上就可以開始領取,累積30點可領45萬韓元,30點以上每增加10點,加算7萬5千韓元。亞洲地區規模的比賽,金牌10點;銀牌2點;銅牌1點。4年1次的世界級比賽,金牌45點;銀牌12點;銅牌7點。最高規格賽事是奧運會,金牌90點;銀牌70點;銅牌40點;第4名之後也有8點、4點、2點。奧運會的第6名點數等同亞洲區比賽的銀牌,可見韓國特別重視奧運會!

    只要獲得一枚奧運金牌,立馬入手90點年金點數,不僅如此,奧運會是特殊的,每月再額外附加10萬韓元,等於可領取100萬韓元,而每月可領取的年金上限就是100萬韓元(約2萬5千台幣,即使完全沒有其他收入也勉強可以活下去)。如果超過110點,每增加10點會一次性給一筆獎金約115萬韓元。

    如果不打算每月領取也可以一次全領出來,100點可領取7280萬韓元。

    或許韓國政府實施的獎勵制度,台灣也可以參考。不過,韓國制度的缺點也很明顯,造就出世界公認最沒有運動競技精神的選手!試想,不同顏色獎牌的積分差距甚大,能拿到更高成色的獎牌就能大幅提升自己的積分,難免會有人不擇手段……

    本文嘗試說明日本體育人才培訓及選拔方式,但限於筆者本人見識有限,如有錯誤疏漏之處,敬請指正。

    2021/08/02 posted.

  • 日本桌球混雙金牌選手的小故事

    日本桌球混雙金牌選手的小故事

    東京奧運桌球男女混雙賽昨日爆出大冷門,日本組合首度擊敗「桌球王國」中國組合奪得金牌!

    20210727t01
    水谷隼+伊藤美誠獲得桌球混雙賽的金牌/Getty Images

    桌球男女混雙比賽是新近設立的比賽項目,國際大賽舉辦過幾次,奧運會出現混雙,本屆東奧是首次登場。中日混雙這兩對組合至今的對戰成績,中國隊許昕+劉詩雯對戰日本4戰4勝,日本隊水谷隼+伊藤美誠一路輸到昨日為止。

    細數自1988年漢城奧運起,桌球被列入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以來,基本被中國隊壟斷。截至2016年里約奧運,奧運的桌球比賽共發出32枚金牌,中國隊收穫28枚金牌。如果不是國際桌總對奧運桌球比賽進行參賽規則修改,每個國家的代表隊只能派出兩名選手參加單打比賽,而第三名選手只能在團體比賽中出場。修改之前,中國隊碾壓他國,包攬金銀銅牌的狀況更是家常便飯。而日本隊在昨日之前,連1枚奧運桌球金牌都未曾拿過,由此可知,這枚金牌份量多重。

    20210727t02
    青梅竹馬的倆人/TV靜岡

    這裡想說一說日本組合這兩人的小故事。水谷隼(32)+伊藤美誠(20)2人的年齡雖然相差整整一輪,卻是青梅竹馬。兩人的老家都在日本靜岡縣磐田市,相距僅有10來分鐘路程。水谷的父親在家鄉開設「豐田町桌球運動少年團」(桌球教室),原本只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愛醬受歡迎,自己也喜愛打桌球,就弄個場地招攬附近的小孩子教他們打球。此時小水谷5歲,開始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打桌球。因為打桌球左手比較有利,只有打球時改用左手,平常是右撇子。

    伊藤的父母都是桌球運動選手,母親更加厲害,曾打入全國學生大賽。小伊藤2歲就開始玩桌球,4歲之際被母親帶到「豐田町桌球運動少年團」接受正式指導,在家裡也是每天練習,一直到10歲每天至少要練7小時,練習時間只有上廁所才能離開球桌,而且限制3分鐘內必須出來(典型的虎媽)。伊藤10歲2個月,在全日本桌球選手權比賽獲得第一場勝利,打破福原愛持有的最年少獲勝記錄。有人覺得她是天才型選手,我倒是覺得她雖然有天賦,也比旁人練習更多更努力。

    昨晚當他們獲勝,日本全國的電視觀眾人數瞬間最高飆到3060萬9千人,整場比賽平均也有1855萬8千人(我也是其中1人)。下圖是獲勝時擁抱的照片,但是伊藤好像在說疼。日本網友紛紛猜測發生了什麼事,有人猜是水谷抱太用力,有人說壓到伊藤的髮夾,我猜是水谷太興奮拿著球拍磕到伊藤的頭。

    20210727t03
    獲勝擁抱的照片/スポニチ

    應該有人注意到水谷戴著造型奇特的眼鏡,據說是因為水谷以前近視,雙眼做過雷射手術,雖然近視改善了卻發生後遺症,眼睛畏光容易看不清楚乒乓球的動向。他戴的是創業即將滿110年的山本光學推出的「SWANS」系列眼鏡。日本組合獲勝後,大家蜂擁而至將山本光學的官網擠爆,到現在還很難登入他們家的網站。

    還有以水谷隼為名的速食咖哩包也在獲勝之後線上商店的庫存全數賣光。生產廠商是以養豬聞名,速食咖哩包並不是他們的主力商品。只是每當水谷獲得好成績,咖哩包就會賣的特別好。上次里約奧運會水谷獲得2枚獎牌,短短一個星期就賣出一年份的銷量,昨晚他們的表現又超過里約奧運會,預估將會超過上次的咖哩包銷量記錄。

    20210727t04
    水谷隼速食咖哩包/Yahoo!Japan

    關於獲得獎牌的選手有個有趣的心理現象,獲得金牌的選手毫無疑問是最開心,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在眾多研究中,第二開心的居然是只拿到銅牌的選手。因為對銀牌選手來說,比賽前已知自己肯定有獎牌,不是金牌就是銀牌,結果出來後他會覺得自己痛失金牌。反觀銅牌選手,不是奪牌就是完全沒有獎牌,因此當拿下銅牌後,會更聚焦在「哇!我得到獎牌了」。自然他的開心程度會勝過銀牌選手。如果有人不相信這個理論,請仔細看看本屆桌球男女混雙的頒獎照片,我就不貼這張圖,請自行尋找。 XD

    2021/07/27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