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日本民生經濟

  • 東京奧運開幕前夕個人雜感

    東京奧運開幕前夕個人雜感

    明天(2021/7/23)即將舉行延期1年的2020東京奧運開幕式(以下簡稱東奧)。遙想2013年在電視上看實況轉播,當時在會場上唱出TOKYO這個名字時,日本申奧相關人員又跳又叫的興奮模樣還歷歷在目。當時無論是在會場或看實況轉播的所有人都不會想到日本其實是抽到下下簽!

    20210722o01
    東奧明天開幕/TBS news/youtube

    細數日本主辦本屆奧運創下那些先例。

    • 奧運史上首次因病毒疫情延期舉行奧運會。
    • 算上1940年東京申奧成功卻因二戰停辦一屆,而後1964年成功舉辦東奧,加上這次總計有3次舉辦資格,為亞洲國家最多。
    • 日本成為奧運史上投入預算最多的國家(花錢最多的冤大頭)。
    • 首屆奧運比賽場地無觀眾進場,即使是開幕式也只安排不足1000名相關人員進場參觀。為了本屆奧運花費1569億日元建造的主場館「國立競技場」原本可以容納68000名觀眾,開幕式才放1000人進入,幾乎等於空場使用。
    • 國際奧委會(IOC)主席托馬斯·巴赫(德語:Thomas Bach)成為最不受主辦國家一般民眾歡迎的IOC主席。
    20210722o02
    投票的半數網民希望所有比賽場地無觀眾進場/Yahoo!Japan

    東奧因為新冠病毒全球疫情而出現各種意外狀況,上述有些結果是疫情造成。但是除此之外,以下內容卻不得不說是人禍

    現在的主場館「國立競技場」的造價過高!原計劃是拆除舊的「国立霞ヶ丘競技場陸上競技場」重新蓋,一開始面對全世界的設計事務所邀稿時,已經設定預算1300億日元,結果卻是選出造價最高達3000億日元的英國籍設計事務所。後來一直修改設計案希望能壓低預算,無奈還是大幅超出預算,最終放棄該設計案,重新找2家日本的設計事務所比稿。由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雀屏中選,該方案預算合計1490億日元。加上之前已經支付給英國籍設計事務所的設計費、監修費及其他雜費等等最終花費1569億日元。

    對比其他國家的奧運主場館建築費用,里約550億日元、倫敦800億日元、北京500億日元、雅典娜350億日元、雪梨680億日元。即使對比日本國內的同等規模競技場費用603億日元,也可得知「國立競技場」這個大坑「浪費」(這是我個人客氣的講法)多少國民稅金。

    20210722o03
    日本国立競技場/Ibamoto/Wikipedia

    「國立競技場」只是其中單筆最大規模的「浪費」,因應新冠病毒的各種防疫措施也額外支出多種費用。不開放觀眾進場的門票收入也幾乎全數落空(少數場地有開放觀眾),支出增加,收入減少,東奧的最終收支狀況「可望」打破奧運史上虧損最嚴重的記錄。這些虧損支出勢必會由日本納稅人負擔,也就是說包含我在內! >_<

    2018年12月日本奧委會(JOC)竹田恆和會長涉嫌賄選IOC委員及相關有力人士讓東京當選主辦城市。2021年2月東京奧運委員會森喜朗會長因歧視女性發言問題被迫辭職。東奧原本的LOGO因涉嫌抄襲遭到撤換。擔任東奧開閉幕式表演的創作團隊包含領導在內有3、4名成員因各種過往發言、表演等問題,在明天正式開始之前陸續請辭。

    日本奧委會為了向日本國民保證會安全舉辦東奧,針對到訪選手及隨隊相關人員宣佈了各種嚴格的防疫措施,不遵守防疫措施的違規人員最嚴重者甚至有可能剝奪他們的參賽資格。即使如此還是有外國選手公然外出不戴口罩,私自搭車不知去向,JOC是不是會落實處罰還是未知數。另外,IOC也保證參賽選手及相關人員會事先接種好新冠疫苗再讓他們來日本,但是至今(7/22)已來到日本本地的外國選手及相關人員有87人已確診,檢查結果還沒出來的不知還會有多少。

    20210722o04
    日本網民投票9成希望停辦東奧/ねとらぼ調査隊

    作為奧運主辦城市的一名普通居民其實跟大部份日本民眾一樣,在這種特殊時期,希望東奧能取消,甚至再延期也行。雖然對於備戰多時的參賽選手來說,取消比賽對他們不公平,不過他們可能只是少了一次證明自己實力的場所。對於因為疫情擴大造成更多人確診甚至死亡,孰輕孰重應該非常明顯。

    日本政府包含IOC一意孤行強行推進東奧,也跟日本民眾沒有積極反對有關。因為疫情持續太久,日本民眾也麻木了,頂多出張嘴巴抱怨幾句,自己的生活還是要過下去。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現在只能祈禱各方神明保佑東奧(含帕奧)可以平安順利結束!

    20210722o05
    今日(2021/7/22)東京確診人數1979人;全國5381人/TBS news

    2021/07/22 posted.

  • 巨大貓咪出沒東京街頭

    巨大貓咪出沒東京街頭

    7月中旬新宿站東口外面出現新的觀光景點,出站後抬頭往上看,你將會看見兩層樓高的巨大三毛貓。運氣好能馬上看到,至不濟多等一小會兒也能看見。有望與涉谷的忠犬八公,池袋的貓頭鷹齊名。(註:有三種花色的貓在日本都被稱為三毛貓,是日本最普遍最常見的貓。)

    20210719c01
    圍觀新宿東口巨貓的人群/Twitter

    真相說穿了就只是戶外大型廣告,但是逼真的3D立體影像讓他看起來宛如真正的巨貓橫臥在樓上。不只上了日本的新聞,國外媒體也爭相報導,我在台灣網站也看到中文版訊息。

    用文字描述不容易體會,直接上影片。

    新宿東口巨貓/CROSS SPACE官方youtube

    目前有三種影片,起床篇、日常篇、臨睡篇,日後預計還會增加新版本。我最喜歡起床篇,貓驚醒後差點掉下來的樣子好可愛!日常篇她還會跟大家說貓語(聽不懂),臨睡篇很療愈。

    https://youtu.be/ZsxyfJJ0g-w
    ANN news/youtube


    3D立體影像廣告不只日本有,歐美、韓國、連高雄也有,住高雄的朋友可以到義享時尚廣場看到實際的影像。那麼為什麼日本這隻貓有這麼多人關注呢?

    我看了韓國的波浪、高雄的獨眼巨人及日本的三毛貓影片,無論哪一個都惟妙惟肖,比真的還要真,但是會讓人想向朋友介紹,是最佳選擇!不信的人,可以嘗試看看,跟朋友介紹「你看這個波浪好真實哦。」朋友看過後,頂多說「好逼真哦。」就……沒了。(據說,製作公司內部討論時,原本主題想要非日常生活可見到的影像,提案時某個設計師偷偷塞了貓的概念,結果全場一致推翻原案,選擇了貓XD)

    日本人看到這個新聞開始瘋狂吸貓,到現場吸不過癮,在家也能玩出各種花樣。最後連3D立體螃蟹也出現了!

    自家的3D立體黑貓/Twitter
    20210719c02
    自家的3D立體黑貓/Twitter
    20210719c03
    小喵來襲/ジオラマ食堂
    20210719c04
    大喵攻擊火車/Twitter
    20210719c05
    巨大3D螃蟹/じーくどらむす/岩本翔さん/Twitter

    目前貓的名字還沒決定,我猜很大機率會來一波命名活動,到時新聞又可以熱鬧一陣。XD

    2021/07/19 posted.

  • 位於東京市區的壽司郎探訪記

    位於東京市區的壽司郎探訪記

    說到「壽司郎」,應該不用過多介紹,在台灣大家也常去吃的平價迴轉壽司店。在日本,壽司郎已經是營收規模最大的迴轉壽司連鎖店。以往大多只在郊外開店的他們,近幾年開始積極往市區展店,尤其自疫情爆發以來,餐飲業者多數遭受打擊,只有壽司、燒肉、漢堡快餐店等少數業種可以逆勢成長。

    究竟壽司郎憑什麼可以成為這個行業的龍頭,前天趕在東京進入第4次緊急事態宣言之前(其實不喝酒;不要太晚吃飯的話,宣言什麼的都是浮雲XD),實地前往市區的壽司郎考察一番。親身體驗的戰果如下,心得寫在後頭。

    20210712s01
    壽司郎的北海道活動/官網
    20210712s02
    店內裝潢樸實無華,節省成本回饋在售價
    20210712s03
    店內後方是廚房,特別設置透明玻璃可看到製作過程
    20210712s04
    熱水沖力強勁,打出綠茶泡沫
    20210712s05
    各種壽司
    20210712s06
    各種壽司
    20210712s07
    各種壽司
    20210712s08
    北海道味噌拉麵,配料豐富,有干貝、鮭魚卵、馬鈴薯、玉米,味道普普!
    20210712s09
    草莓冰淇淋聖代

    我們去的時間點正是主推北海道食材期間,直接由北海道運來的食材特別新鮮誘人,每一貫的份量中規中矩。另外,與同等規模的店家對比,食材種類算多,因為你不可能要求只有20人座位的店家提供跟60人座位一樣多的食材。但是壽司郎硬是能準備更多種類的食材。

    同樣是迴轉壽司店,同樣是機器捏合的醋飯,壽司郎的醋飯鬆緊合度,機器性能高人一等。說實話,跟壽司職人相比還差一籌,但是凡人如我已經很滿足。勉強要吐槽的話,迴轉壽司店的壽司實在不能稱為握壽司,他們只是將食材堆放在醋飯上而已。

    我們這一餐最讓我驚艷的一道料理,居然是甜點!300日元的價位,竟然有2大球冰淇淋,搭配冷凍草莓,巧克力棒裡面還不是空心,填滿真材實料的巧克力!

    說完優點,說一下缺點。同樣的食材郊外店一盤100日元起(未稅),市區店120日元起(未稅),對薄利多銷的行業來說,房租佔成本的比重果然很大。

    最失望的一道料理是拉麵,看很多網路上的評論,有提到壽司郎的拉麵都說好吃。嗯~憑我的良心說,不能說它難吃,只是「餅は餅屋(想吃好吃的麻糬還是要到麻糬專門店)」古人誠不我欺。

    疫情期間很多店面關門倒閉,空出來的位置剛好讓這些逆勢成長的壽司連鎖店更加有意願在市區拓展分店,我們去的這家分店也是同樣情況,前身是知名的居酒屋,空了好一段時間後才由壽司郎接手。這家第一次試吃很滿意,離我家也近,已經列入再訪的口袋名單。就算不內用,外帶也很方便,完全不用跟店員見面,直接由密碼鎖櫃子帶走自己訂購的壽司。

    20210712s10
    市區店的外帶專櫃/daily-shinjuku

    順手多嘴說一下,文章開頭有提到燒肉店也是在疫情之下能逆勢成長的業種,其理由是店內的換氣頻率更高更全面,日本的防疫措施有一項是避免三密,密閉空間的群聚容易感染病毒,因此室內空間能經常換氣可減少感染的可能性。燒肉店在這點非常吃香,原本就是很注重排氣的業種,每一桌也都配備有獨立的吸煙裝置。像知名的「和民」去年開始就將旗下的居酒屋改裝成燒肉店,預計到2022年3月底展店120家,5年內拓展到400家。

    同場加映,小二兒子的學校作業,栽培小番茄!今天趕巧帶回2顆剛紅透的小番茄加菜。

    20210712s11
    學校作業,栽培小番茄

    2021/07/12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