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日本民生經濟

  • 睡得少的日本人又是哪個縣拖了後腿

    睡得少的日本人又是哪個縣拖了後腿

    現在年歲漸長睡眠品質越差,夜晚甚少一覺到天明,至少得醒來一二回上廁所或喝水。因此格外關心睡眠相關內容,前幾天看過一篇基於睡眠記錄APP的統計介紹,發現日本人不愛睡午覺就算了,晚上的睡覺時間也不長。記得以前問過正在讀日本小學的兒子,學校根本沒有午睡規定,中午吃完飯收拾好用餐碗盤,玩耍15分鐘就得準備打掃教室。出社會的打工人如果是幹體力活的或許能有瞇眼的小憩時間,坐辦公室的幾乎沒看過有人睡午覺。

    sleep
    示意圖/Kate Stone Matheson/Unsplash

    世界範圍來看日本的平均睡眠時間也是敬陪末座,有一份2016年「Science Advances」發佈的統計報告,日本與新加坡排名倒數一二名。

    20231217s02
    各國睡眠時間比較/Science Advances

    然而再細究日本各地是否有明顯差異,還真的有!刻板印象中,鄉下地方應該普遍早睡早起,而城鎮化比例越高的地區應該會越晚睡。不過,這篇統計介紹卻打破這種刻板印象。

    細節內容可以直接參考原文,聯結如下
    「都道府県別・早寝早起きランキング発表|都会は遅い傾向に」
    https://prtimes.jp/main/html/rd/p/000000056.000066061.html

    統計資料很詳盡,只可惜我最關心的睡眠時間最少和最長的縣市在哪裡,卻沒有直接標示出來。閒著無聊的我乾脆自己統計,整理出底下的圖表。結論是睡眠時間最少和最長相差40分鐘!!

    20231217s03
    日本各地睡眠時長排行/元小科製表

    整理結果也發現刻板印象好像不適用在這裡,如果有熟悉日本地理位置的朋友應該也發現睡眠時間最少竟然是「群馬縣」這個“我的認知中的鄉下地方”。老實說,我自己的腦海中只能浮現出「草津溫泉」和「伊香保溫泉」這兩處是群馬的知名景點。倒數前十名中只有「福岡縣」有超過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其他全是人數偏少的縣。反倒是東京、大阪、神奈川、愛知等人口集中地區居然排不進倒數前十名內。🤣

    2023/12/17 posted.

  • 為什麼日本人喝酒後喜歡吃拉麵

    為什麼日本人喝酒後喜歡吃拉麵

    生活壓力山大的日本人挺喜歡喝酒,「居酒屋」之類適合喝酒閒聊的場所也就應運而生。日本人前往居酒屋多數是跟朋友、同事一起、抱怨、吐槽公司、上司、另一半……喝到茫喝到不省人事。壓力散發完了,隔天到了公司繼續社畜生活。

    ramen
    北海道函館當地拉麵

    日本人的飲酒文化跟其他國家不太一樣,一群人到了店裡通常會先點飲料,等飲料端來的空檔再決定點什麼菜。日本人點第一杯飲料多數是「啤酒」,算是不成文規矩。背後原因是啤酒不像其他酒類需要店員花太多時間調酒,很快能讓大家人手一杯,一起舉杯互道「工作辛苦了」、「乾杯」之類的話語。第二杯之後再隨自己的喜好點想喝的酒。

    日本人同事之間喝酒多半是自酌自飲,很少強迫“勸”酒,也不像台灣會划酒拳,行酒令。不過若是跟上司或老闆、客戶喝酒那就是別樣作風,規矩可不少。

    一般喝酒多的人,邊飲酒邊吃東西的量會比較少,所以日本人在結束前喜歡點能填飽肚子的料理,多半會點飯、麵、粥之類的碳水食物。日語有專有名詞「締め」=「しめ(shi me)」或寫成「〆」(唸法一樣,菜單常見該字)表示最後一道料理。

    20231117s02
    右上角「〆のお食事」/一合一笑居酒屋蓮華的菜單

    話說「餃子」在台灣也會被當做主食,但是在日本幾乎沒人當它是主食,只是一道菜或是下酒菜的感覺,甚至有「餃子定食」這樣的套餐,也就是將餃子當做主菜!

    20231117s03
    焼餃子定食/元祖肉汁餃子之店

    比較奇特的一點,多數日本人喝完酒喜歡點「拉麵」當做最後一道料理,即便是炎熱的夏天也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拉麵。

    有人說吃拉麵第二天比較不會宿醉,只是個人親身體驗會不會宿醉好像跟拉麵沒多大關係。

    比較可信的說法,有醫師指出,人體的肝臟在分解代謝酒精成份時,血糖值會暫時下降,大腦會自主發出要求補充血糖的指令。再者,酒喝多了,會頻繁上廁所排出水份,人體需要足夠的水份保持電解質平衡。再加上日本隨處可見的拉麵店,湯湯水水的拉麵正好做為最後一道料理補充剛才提到的各種缺少要素。另外,周遭的人們都這麼說「飲んだあとのラーメン最高(喝酒後的拉麵最棒)」,有從眾心理的日本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洗腦,自己也會浮現出這種感覺。(白色情人節全民買巧克力也是同樣情況)

    只不過,拉麵雖然是日本人酒後喜歡吃的料理,卻不宜常吃。演化到現在的日本拉麵在我看來是高膽固醇、高鹹度的不健康料理。近年很流行的二郎系拉麵(油脂濃厚的湯底配上粗麵條,再放上叉燒及大量蔬菜,超重口味)是我最不喜歡的拉麵系列。 XD

    比較健康的料理首推「烏龍麵」,湯底多數以柴魚、昆布熬煮而成,配菜也不是高油脂類,整體口味不會很重。

    另外一種推薦料理是「味噌湯」,尤其是加入蛤蜊或蜆的味噌湯。有以上的功效外還能幫助解酒,只可惜沒有飽足感。

    不過,最好的做法還是不要喝過量,適量的飲酒對身體的負擔最小,微醺的放鬆狀態更有助於促進朋友同事之間的友誼。

    順帶提一下,日本人喝酒喜歡「續攤」(台灣用語,指吃喝完後換下一家吃喝。日語「はしご」)。續攤原因通常是客人不好意思打擾店家太久(可參考上篇拙作「你會在咖啡廳待多久?」),或是換個環境,喝酒的心情(話題)又會不一樣。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喝到太晚,電車等大眾交通工具都停止運行,只剩下很昂貴的計程車可以搭車回家,與其花這筆車錢不如續攤繼續喝到天亮。

    2023/11/17 posted.

  • 日本人真的會生飲自來水?

    日本人真的會生飲自來水?

    來自台灣的我從小的觀念,自來水必須煮沸後才能喝,不然很容易拉肚子。即使現在待在日本這麼久,依然改不了這個習慣。

    tap water
    示意圖/ Jacek Dylag / Unsplash

    那麼日本人在實際生活中是否跟戲劇一樣直接生飲自來水呢?來看看某家網站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

    20230922w02
    問卷調查/いえらぶ

    依序如下
    自來水生飲:40%
    加裝淨水器的自來水:31%
    礦泉水/瓶裝水:25%
    超市的免費水:3%
    飲水機:1%

    基本上,有71%的日本人直接飲用自來水,“戲劇來自生活”這句話看來在這裡也適用。那麼再深入問下去,他們是否會煮沸後再喝?關於這個問題我找不到答案,不過依我自己的推測,更喜歡喝冰水的日本人應該是不煮沸就直接喝的人居多。也曾經問過讀小學的兒子在學校喝什麼,回答是直接喝水龍頭的水。(疫情期間為了減少感染風險,很長一段時間學校要求他們自帶水筒,不能喝學校的水。話說我也不曾在小學看到類似飲水機的機器。)

    此份問卷結果公佈於2014年,雖說有點久遠,但我想飲用水這回事應該變化不大。只是有點可惜,回答問卷的日本人並沒有再細分“居住地區”,因為不同地區的自來水水源不同,據說味道也有差異,東京市區的自來水就經常被批評為最不好喝。而水源地的水質越好,願意喝自來水的比例也越高。

    東京23區的自來水基本來自「利根川」和「荒川」這2條河流,取水後經過各種過濾和消毒處理後再分送到各家庭的水龍頭。消毒方式現在主流係採用液態的“次氯酸鈉(化學式NaClO)”,雖然含量極微,敏感的人“可能”會覺得自來水有異味,而改喝其他水。(我自己是喝不出異味)

    其實台灣的自來水也是加氯消毒處理(“氯”就是日語漢字的“塩素”,上述的“次氯酸鈉”也是同類)也是可以直接生飲,只不過與日本最大區別可能在於自來水抵達各個家庭之後的存放方式不同所造成的結果。

    現今在日本的老舊建築的樓頂偶爾仍可以看到各種大小尺寸的儲水塔,但是絕大部分的建築已不見這些水塔,因為都改用加壓供水方式直接送達各家。即使是居住在高樓層公寓的住戶,也能經由接力式加壓方法讓水壓維持在一定水準。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並不是誰優誰劣。日本人考量的重點在節省儲水塔所佔據的空間;不用定期維護清潔水塔;自來水直達自然比較少受老舊管線劣化所帶來的二次污染。而設置水塔的好處是節省成本,雖然需要佔據空間,但是不需要設置直達管線的加壓幫浦等設備;即使停電也不會馬上停水(日本停電很快就沒水,只是我運氣好,在日本這麼久還未曾遇過停電)。我的印象中,台灣還是採用水塔供水居多,水塔和自來水管線又是外露就很容易老化並受到二次污染,這點才是台灣的自來水不建議生飲的關鍵。

    20230922w03
    住家的自來水供水方式/野村不動産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總結,日本的自來水可以生飲,但是“可能有3成”的日本人不會直接生飲自來水,最大的原因不在於“能不能生飲”而是“好不好喝”。

    還有一點補充,日本的自來水費也算便宜,老一輩也有可能認為日常喝的水為什麼要另外花錢購買(我也是這一派XD)。

    2023/09/22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