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日本民生經濟

  • 閒聊東京電車二三事

    閒聊東京電車二三事

    在東京生活多年,只要外出不是依靠雙腳走路就是搭電車,偶爾搭朋友的便車或計程車才有機會好好地瞧瞧熱鬧非凡的東京市區馬路風景。這座世界知名的大都會城市遍佈著猶如蛛網般的電車路線,不管是居住在東京市區或只是上班時間才湧進來工作的人們,我想絕大多數人也是搭電車出行。

    撇除擠成沙丁魚罐頭似的狀況外,待在電車裡的時間久了,不免有閒情逸致觀察周遭的乘客。這麼多年下來,好像有些特徵、規律可以說道說道。

    train
    2022日本鐵道開業150年紀念活動/「超駅博 上野」

    現在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大陸講法:智能手機),日本人當然也跟其他國家一樣,上車後就只是盯著自己的小螢幕直到下車。雖然螢幕不大,也不是有意偷窺,靠的足夠近的話多少也能瞧見對方正在看什麼內容。雖然每個人喜好的內容不同,不過還是能發現男女偏好的內容真的有區別。

    日本男性在手機上看新聞、漫畫的比例相當高,而不少女性常逛購物網站、看劇。當然共同的喜好也不少,聽歌;通訊聊天(幾乎全是LINE,印象中好像沒瞧見其他通訊APP);遊戲類APP(女性更偏好休閒類型遊戲)。

    對了,前陣子時隔多年回了一趟台灣才留意到台灣的捷運車廂內遠比日本熱鬧,不是聊天聲音就是此起彼伏的LINE呼叫聲。東京的車廂內,貌似所有人的手機全程開啟靜音模式,即使台日兩地同樣使用LINE卻不曾在日本聽過呼叫聲。

    話說在智慧型手機問世之前的歲月,日本人在電車上最常做的行為除了閉目養神外,應該就是“閱讀”,不管是什麼類型的乘客也不區分男女皆是如此。學生看教科書(參考書)、上班族看報紙、女性看“文庫本”書籍(手掌大小的書)。其中最突出的日本特徵,最多人閱讀的書籍類型,不出意外就是“漫畫”,特指每週發行一次的厚厚一本漫畫週刊。日本三大漫畫週刊以《週刊少年ジャンプ》為首,《週刊少年マガジン》《週刊少年サンデー》每一家每一週都能發行數百萬冊,由此數字也能窺見其流行程度。當年還是窮留學生的我,經常在電車的行李架上撿起下車乘客隨手丟棄的漫畫翻閱起來。 XD

    歷年來的《週刊少年Jump》/美術手帖
    歷年來的《週刊少年Jump》/美術手帖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流行事物,但是在日本的電車內卻有一種恆古不變的行為。細心留意車站張貼的海報就能發現,此行為也延伸出不少影視作品以其做為主題,尤其是AV類別,對其喜愛程度更是歷久不衰。

    撲滅痴漢海報/京都藝術大學/京都府警方
    撲滅痴漢海報/京都藝術大學/京都府警方
    撲滅痴漢海報/愛知縣警方
    撲滅痴漢海報/愛知縣警方

    為了減少“痴漢行為”,不僅是警方,各家鐵路運營公司也嘗試過各種改善方案,如上下班尖峰時刻的“女性專用車廂”,饒是如此依然無法徹底消滅此行為。

    上次寫日劇《重啟人生》觀後感,其實劇中某個橋段也有演出“痴漢行為”。另外,數年前我也曾寫過一篇由此延伸出來的相關冤獄的文章,有興趣者可「到此」一覽。

    2023/05/07 posted.

  • 當地政府也不想要的日本土地

    當地政府也不想要的日本土地

    「有土斯有財」這個華人圈中根深蒂固的觀念深入人心,自古深受中國文化滋養的鄰國“日本”是否也有著同樣的觀念呢?

    古代日本人的思維模式我不清楚,2023年的現代日本社會環境我倒是稍微了解些許。自從1991年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不認同「有土斯有財」觀念有增多的趨勢,尤其是置身在偏鄉郊區的日本人。

    land
    破敗的房舍/UnsplashのPriscilla Du Preez

    最直觀的證據,之前文章也曾經提及過的日本年輕人為何寧願租房? 不買房,寧願租房的人口逐年增加。

    根本原因在於日本長年處於少子化、老齡化的困境中,加上不管是社會氛圍或國家政策對於開放移民一直保持著謹慎保守的態度。日本總人口數別說成長,再過50年據說將只剩下3/4。

    人口長期保持減少的趨勢,帶來的後果就是空置的房屋、土地相對增多,特別是人氣不高的偏鄉郊區越加明顯。鄉村出生的年輕人長大成人,多數會離開家鄉前往城市打拼工作,讓這些村落人口更加凋零。

    當這些外出工作就此在城市落地生根的年輕人不打算回鄉繼承老家的土地、祖厝,老一輩紛紛離世後,不動產的繼承問題就浮現出來。

    20230417l02
    罕有人跡的商店街(俗稱:鐵捲門商店街)/ほじん-Fotolia

    偏鄉郊區的不動產有以下問題難以解決
    1.繼承人問題
    2.空屋腐朽倒塌問題
    3.不動產稅金問題
    4.國家回收土地問題

    繼承人問題

    繼承人不願回鄉繼承,處理不動產,根本原因在於這些不動產缺少經濟價值,不易找到買家,甚難賣出。另外,即便能順利脫手賣出,也有可能發生進帳金額不足以負擔高昂的遺產稅。

    空屋腐朽崩塌問題

    房屋長久沒有入住,沒有人定期開窗通風,清理打掃的話,時間一長容易腐朽崩塌。如果位處豪雪地帶,空屋更容易被大量積雪壓垮倒塌。倒塌的房屋不慎損壞他人的財產、生命,屋主等有關人員必須負擔相應責任。

    20230417l03
    被積雪壓垮的房屋in新潟縣妙高市/上越妙高タウン情報

    不動產稅金問題

    依據現行日本相關法律規定,不動產的“固定資產稅”、“都市計劃稅”會根據其上是否有建物等條件而徵收不同金額的稅金。有建物的土地會比空無一物的空地,稅金更少,大致相差3~6倍。房屋即使不住人,只要上面還有一磚一瓦,每年必須繳納的稅金便可減輕許多。由此帶來的後果,讓解決空屋問題的動力更加匱乏。

    另外,附帶一說,似乎有不少人誤解日本的不動產相關稅金”很高“,其中一項最主要的稅金計算標準公式如下
    固定資産税額=課税標準額×税率1.4%(各地方自治體的稅率有所差異)

    容易誤解的地方在於“課税標準額”,這一項不是指市場價格,而是類似台灣的「公告地價」,在日本,由国土交通省土地鑑定委員会每年公佈“地價公示價格”依此再根據各項條件計算出課税標準額。

    實際徵收的房屋稅等相關稅額合計後,一般情況下,集體住宅房屋的稅金通常會低於公寓的“管理費”。

    國家回收土地問題

    土地建物等不動產的所有權人過世後,依繼承順位由後人繼承。萬一沒有繼承人或後人放棄繼承,該筆不動產的結局會如何呢?

    主要判斷依據取決於該筆不動產是否具有價值,有價值的土地,地方政府樂意收回。萬一很不幸地是沒有價值的土地,例如,找不到買家的空屋、斜坡林地、沒有臨近現有道路的空地……即使所有權人打算免費捐贈給地方政府,也會被拒收!

    為什麼政府不願收回土地?因為多數地方政府沒有足夠預算、人力去處理、活用沒有價值的土地。再者一旦收回,原本每年可以徵收的稅金便消失了……

    那麼,沒人要的不動產的下落會如何?理論上,必須由所有權人善盡管理責任,實務上就是此問題被束之高閣。

    2023/04/17 posted.

  • 日本式“潛規則”

    日本式“潛規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規則”。沒有規則的地方叫做“無法地帶(むほうちたい)”(無法無天的地區)。

    表面上和諧安詳井井有條的日本依靠的是多如牛毛的規則,明文規定的規則好遵守,只能自行心領神會的”潛規則“要弄明白可能要多份心眼。這裡說的”潛規則“不是指中文含義的意思,而是某些環境下才會出現的不成文規定。當然中文含義的”潛規則“在日本也是存在,「枕営業(まくらえいぎょう)」「裏接待(うらせったい)」查查這些關鍵字就能明白。

    列舉3個在日本職場、生活有可能出現的”潛規則“。

    鞠躬印
    通常多數出現在傳統產業,有著長久歷史的公司內部文件上面。公司的規模越大,內部文件的簽核審批需要通過越多部門或層級,每個部門確認後需要簽字或蓋章,表示同意。日本社會至今仍然保留印章文化,並不流行西方式的簽字方式。因此在某些公司出現了「お辞儀印(中文:鞠躬印)」,參考下方圖片更容易理解。

    職位高低由左至右,由最低階的右側的章開始向左傾斜,看起來是不是像日本人的鞠躬模樣。

    rules
    鞠躬印和其他職場規則範例/読売新聞

    日本女性的化妝慣例
    別說是已經踏入職場的OL(Office Lady日製英語,日本女性白領的統稱),需要踏出家門外出的日本女性極少不化妝就出門。極端一點,國高中生就開始化妝的女學生也所在多有。就有傳言,外出丟垃圾,去隔壁超商買東西也要略施脂粉才敢出門。長久生活在日本的我,很少在外頭看到完全素顏的女性。

    這幾年疫情肆虐,害慘了不少產業。在日本,化妝品業界受到的打擊格外巨大。口罩一戴,化妝再美也只能看到上半張臉。不過,這樣一來,想必也有不少女性暗地裡偷偷鬆一口氣,不用特意起早花時間化妝。

    20230325r02
    化妝品/PIXTA

    禁用手推車
    某些高級塔樓豪宅(日語簡稱:タワマン)會禁止送貨員使用手推車進入他們的社區。所持的理由是擔心手推車的車輪會損傷他們的高級地板;碰撞壞了社區內的墻壁、物品等,如果沒抓到現行犯,豈不是要住戶自行負擔修繕費用;甚至有些住戶僅僅是厭惡手推車滾動的聲音。

    高級塔樓(通常指20層樓以上)如果修建的越高,佔據的腹地越大。送貨車停放的地點距離社區大樓的電梯並不近,而且送貨內容也常有成箱的礦泉水,或是大米等重物。不准使用手推車,真是要累壞送貨員。

    20230325r03
    送貨員和手推車/東洋經濟ONLINE/アフロ

    附帶一說,日本的送貨車會不會“違停”?在東京市區,狹窄的道路環境下,要是能不違停幹好這份工作,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這個轉折提示非常重要),多數送貨車都會盡可能停在不影響其他人、車通行的地方,萬一無法避免影響他人,他們會寧可停遠一些距離,推著手推車去送貨。這點也算是送貨員之間的“潛規則”。

    2023/03/25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