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後觀察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分類: 日本產業

  • 兩極化的日本牙醫診所

    兩極化的日本牙醫診所

    在日本牙醫界常被拿出來說笑的一句話,牙醫診所比便利商店還多。雖然是開玩笑的話,但這件事是真實的。據最新的政府統計數據,全日本的開業牙醫診所的數量將近7萬家,而便利商店僅有6萬家。光看數字或許不容易體會,有來過日本的朋友應該知道,都會區的日本街頭隨便走幾百米就能看到便利商店,有些交通要道甚至目光能及的範圍內就能同時看到3、4家齊聚。而牙醫診所居然比便利商店的數量還多,可想而知多麼氾濫。

    dentist
    dentist/pngwing

    日本牙醫診所氾濫的原因,簡單說來跟台灣曾經發生過的蛋撻店現象是一樣的。蛋撻店少的時候,大家即使排隊也想要吃,自然而然會讓外人覺得這個行業好賺,競相投入開店。店家變多了,人氣熱潮退去後,相繼倒閉,直到供需恢復平衡。

    只是牙醫診所跟蛋撻店的現象本質雖說相同,但進入門檻的難易程度相距甚大,造就日本如今這樣的怪相一直無法輕易消解。

    通常一名牙醫師培養到畢業,再受僱他人的牙醫診所歷練數年,前後花費10數年,方才有可能自行獨立開業。加上日本經濟不景氣已久,能成為一名醫生也算是有一技之長,即使自己不打算獨立開業,至不濟還能到各家醫院診所打工,而且在日本,醫生依舊是大家羨慕的對象。即使現在牙醫診所數量超多,貧窮牙醫師不少,普羅大眾對此的認知還不清晰。

    20220210dentist02
    開業牙醫師的家庭年收入(化名)/PRESIDENT Online

    1990年代全日本約莫有7萬多名牙醫師,2018年已突破10萬人大關,也就是現在每名日本牙醫師服務的患者人數已經降到1200人,換句話說牙醫師的潛在顧客數被攤薄了。(作為對比,台灣2020年共1萬5千位牙醫師,平均每位服務1500名患者)

    日本牙科相關的健保項目有73項費用已經凍漲整整20年,全體的牙科醫療費在最近10年也基本持平,市場的餅沒有做大,牙醫人數增加,每名牙醫的所得自然就變少。

    據齒科醫療白皮書的資料,現在每5名牙醫師有1人的年收入在300萬日元之下,多數是在大都會開業的牙醫診所。因為同樣的診所面積,都會區的房租一坪單價5萬日元,偏遠地區可能只要5千日元。進行相同醫療項目的話,所給的健保給付給點數是一樣。雖說都會區的病患相對而言更願意進行自費醫療項目,但是長久不景氣下,大家的荷包都打了很多結。

    日本牙醫的繁榮盛況估摸在1980年代達到高峰,當時率先採用先進技術的牙醫們的診所擠滿病患,而且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景氣高速成長時代,多數病患捨得砸錢在自己的牙齒上,即使是進行非健保給付的醫療項目。相傳,當時的牙醫診所的收銀機內塞滿萬元鈔,鈔票多到關都關不起來,一年下來的營收都是以億為單位計算。為了成為牙醫師,即使考上了日本最高學府的東京大學,只因為東大沒有牙醫學系,寧願選擇分數較低的齒科大學就讀。執業中的牙醫師有不少人的妻子都是空姐出身的美女,連正當紅的偶像歌手松田聖子也是嫁給牙醫師。當時的牙醫師夥同婦產科醫師、柏青哥業者被戲稱為「逃漏稅三大家」。

    現在的牙醫診所雖然沒有當年的盛況,生意興隆的跟門可羅雀的診所差距越發巨大。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家常去的牙醫診所由一開始只有一名醫生,沒幾年功夫又在附近擴增了一家分店。即使這樣,每次去看牙,診所的候診室經常坐滿人,我們常去的這家還是預約制看診,大家的預約時間不可能都一樣。

    20220210dentist03
    借用常去的牙醫診所院內照片

    話說,日本牙醫師的社經地位大起大落的分水嶺異常明顯。日本經濟高速騰飛之前,牙醫師的地位不如一般醫師,畢竟牙醫師只看口腔裡面,而且二戰前還沒有打麻醉再拔牙的習慣,平民百姓要等到二戰後才逐漸養成牙疼看牙醫的常識。進入21世紀後,牙醫師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下,不讓自己被淘汰掉,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所以,現在如果踏進日本的牙醫診所,萬一被積極推銷各種療程,千萬別覺得自己的牙齒狀況很不好。有時候,狀況好壞的標準認定是相對的,尤其是在日本!

    2022/02/10 posted.

  • 擴散效率最高的徵人海報

    擴散效率最高的徵人海報

    help-wanted-ads
    小七店裡的海報上半段/twitter/佐川アル@ChChrytt

    仔細看上面的截圖,看起來像是某張貼在柱子上的海報。我簡單解釋上面寫些什麼。

    海報看起來像是LINE的交談內容。
    左側有小七Mark,應該是店長。
    最近大夜班的工讀生人數不太夠,想麻煩你製作徵人海報。
    希望海報看起來能有勾引人想看的感覺。

    右側看來是接案者。
    好的‼️

    接下來是接案者詢問店長,徵人條件之類的,預備用在海報製作上。(截圖在下方)
    請告訴我,大夜班的時薪多少?

    左側
    ⚫大夜班的時間
    23點~6點

    ⚫時薪
    1175日元(5點~6點940日元)
    擔當
    【塗黑】
    聯絡方法
    【塗黑】

    右側
    放心交給我‼️

    左側
    麻煩你了。

    右側
    最近很忙,我簡潔快速地幫你做!

    左側
    簡潔快速也行!
    海報看起來辨識度高就行。

    20220127h02
    小七店裡的海報全貌/twitter/佐川アル@ChChrytt

    以上就是海報上所有的文字。


    up主看到這張海報,隨手拍下來,附上一句話【草】發到推特上。
    沒料到這條推特被推瘋了,短短幾天,按讚超過20萬!轉推將近6萬人!
    有媒體發現這條推特,特地去詢問up主。
    據up主表示,他是在京都的某家小七店裡的柱子上看到這張海報,一開始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會將LINE的對話內容做成海報,仔細看了上面寫什麼,不由得想將它拍下來發推特。

    接著又說,這家店他常來,店員的態度很好,他很喜歡來這裡買東西,希望他們能招到好店員。

    印象中大家對日本人的工作的評價,大部份都是他們工作認真,對工作內容吹毛求疵(台語:龜毛)……
    假設自己是設計師,敢不敢將對話內容截圖下來就當成海報完成稿交件。換成我自己,我絕對不敢這麼做。XD
    不成想,委託人居然就這樣收下來,並印刷出來貼上去。


    備註1:

    日語的【草】,原本意思跟中文一樣都是指草,後來轉化成網路用語。
    經常混日本論壇的人應該看過日本人很喜歡用www
    看起來是不是很像雜草,就這樣演變成【草】=【發笑;好笑】。

    備註2:

    時薪>1175日元(5點~6點940日元),為什麼會出現括號內的內容?
    日本的勞基法規定,深夜時段(22點~5點)的工作必須加成1.25倍,所以(5點~6點)恢復白天的正常時薪940日元,而深夜時段的時薪940×1.25加成後=1175。

    2022/01/27 posted.

  • 現在的日本大學生熱衷考什麼證照?

    現在的日本大學生熱衷考什麼證照?

    日本人一直以來都很熱衷考證照,隨着時代變遷,熱門證照的排名有所變化。疫情長期化之下,現在的日本大學生認爲什麼樣的證照對就職最有幫助呢?

    qualification
    終身學習/pixabay

    依據日本知名函授教育機構「ユーキャン(U-CAN)」的統計,「ファイナンシャルプランナー」(Financial planner)簡稱FP,美國最早開始設計出這種證照資格,日本緊隨其後跟進,有國家證照「FP技能士」,也有民營的CFP/AFP。宅地建物取引士(宅建)類似臺灣的「不動產經紀人」的國家證照。IT證照也很受歡迎,如MOS……想吃「摩斯漢堡」,呃,不是這個,而是「マイクロソフト オフィス スペシャリスト」(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中文名稱就是微軟辦公室軟體應用能力認證。另外「ITパスポート」(IT passport)看名字多少能猜出來,日本的國家考試,獲得者證明擁有IT的相關知識。

    以上這些證照的考試人數都比疫情前增加不少,在大學生這個年齡層IT passport更是達到2倍之多。其他一直很有人氣的公務員講座、英語相關檢定依然維持高人氣。在現今的疫情時代下,爲了增加就職的錄取率,日本大學生也是很拼命。

    只是根據工作類別,站在企業的立場來說,IT證照只是保證持有者至少有一定的IT基礎知識或相關能力,他們更重視程式開發的實作能力。日本的二手買賣平臺Mercari的HR說,在海選階段,會看應徵者是否有自己的blog或GitHub平臺上的內容,也會看企業實習階段曾經接觸過什麼樣的最新資訊。

    日本的IT業界一直缺乏足夠的技術人才,有不少文科系大學生,如經濟系、法學系的學生也會參加程式語言教室,學習第二專長,畢業後改投IT企業的工程師職缺。

    如果未來有打算來日本工作的朋友,有些全球通用的證照,如CFP/AFP或MOS,可以先行評估考慮是否先在臺灣拿到,因爲日本在學習、考照的成本通常會高於臺灣。

    備註:

    U-CAN是一家在日本歷史悠久的函授教育機構,提供多達約160種證照、資格、愛好、外語等講座(中文:課程)。開業至今參加過課程的人數超越1800萬人次,在日本提到U-CAN可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20220124q02
    U-CAN官網

    2022/01/24 po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