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算是逃避責任呢?展開討論的話,範圍太廣。在這裡下個簡單定義,握有決定權之人,不肯背負責任,做出決定。
怕做錯事,不敢輕易下決定,這是人類的共同特性。但是在我個人的認知中,普遍來說,日本人在這方面的傾向比較嚴重。
日本企業做風
以讀者比較有可能接觸的日企舉例,日本企業尤其是比較傳統的公司,直接面對客戶的業務人員在很多時候,通常無法快速回應。每次客戶有新的需求,業務人員都必須回公司做出【菠菜】才行,在日企就職的人應該明白這個詞的意思。報告、聯絡、相談,這3個單詞的頭字日語發音「HORENSO」,恰好跟菠菜同音。凡事要報告上級,有事沒事常聯絡,遇到困難不要忘了相談(商量)。
日企組織層級分明,由下往上通常是這樣的架構,【平社員】=(基層員工)→【係長】=組長→課(科)長→部長→社長。下一層必須向上級報告,上級如果沒決定權,他必須再往上報告。如果事情很重大,往往要上報到社長。萬一社長也不敢做決定,怎麼辦!?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召集董事會,董事們集體討論拿出辦法來。做好大家都有功勞,做不好大家一起負責。另外一種,拖著……拖到社長的任期結束;拖到瞞不住……
因此,有跟日企做過生意的人,通常會覺得他們反應很慢,因為他們的流程就是這樣。層層上報,到了有決定權的人同意之後,開始製作申請書,申請用印,這時候又是漫長的流程要跑。
日本用印習慣改革
這一年疫情流行之際,不少日企開始遠端工作,在執行上出現各種問題,其中被大家認為最傻的一件事,「為了蓋章不得不去公司」。雖然日本國內一直有廢除印章的聲音,但是因為日本長期以來有使用印章的傳統,維護傳統的呼聲及印章相關產業都有一定勢力,一直沒人願意跳出來當改革先鋒。到了這時候終於由政府帶頭,開始檢討日本的用印習慣。
日本官員踢皮球
疫情期間,政府的各種對策肯定無法滿足所有國民。但是這時候很明顯能知道有擔當的官員跟不敢做出決定的官員都是哪些人。日本現在正面臨第3波疫情高峰,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是各種【Go To】鼓勵政策引發第3波。是否要停止【Go To】活動,各單位的官員互相推卸責任,中央政府要各地方首長自行決定,有的地方首長要求中央政府決定。大阪、北海道的【知事】=(地方最高首長)已經決定暫停,而確診人數第1的東京都知事,只是拜託店家提早關店,是否要暫停【Go To】活動,推給中央政府做決定。
防颱措施不敢恭維
再舉一個實例,日本跟台灣一樣,每年夏季都有颱風來襲,相關的防災、對應措施應該很完備才是。我朋友卻不幸遇到離譜的事。
去年他們前往九州自駕遊,很倒霉的遇到颱風來襲,此時他們一車人正行駛在北九州的高速公路上準備回去住宿地點,下午2點時,距離下交流道只剩2、3公里,結果到了晚上10點才能下來。下交流道之後,每條替代道路也塞,回到住處已經半夜3點半!要知道整個九州,只相當於台灣大小,高速公路不塞車,8個小時都可以繞整整一圈。為什麼會在高速公路上花了這麼久時間,因為颱風,實施交通管制,上去的車子就下不來。
交通管制有需要這麼長時間嗎?開放下交流道有困難嗎?其實當天沒發生重大颱風災害,僅僅是日本的防颱措施是如此規定。但是現場管制人員無視現場狀況,不能靈活對應,有決定權的人也不敢下決定,造成眾多開車者擁堵在高速公路上,大部份車子無法進入休息站。風雨交加之下,有不少人下車步行至休息站,但有老有少的我朋友一家人只能待在車上大小解,原本快樂愉悅的旅遊變成一生難忘的污點記憶。
日本天皇如何綿延至今
換個話題看古代的日本人如何逃避責任。日本天皇大約等同中國的皇帝,同樣以皇權神授的思想,維護統治者的正統地位。但是日本天皇與中國皇帝有一個很大不同之處,日語稱為【万世一系】指自第一代神武天皇傳位至今126代一脈相承,不像中國皇帝,每隔一段期間就被改朝換代。
日本有史記載以來少說一千多年,這麼長久的歷史,日本的權臣們難道都沒有實力推翻天皇,自己坐上那個位置嗎?答案當然不是實力不足!
稍微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幾個著名的時代,平安時代、鐮倉時代、江戶時代、令和時代。因為沒有改朝換代過,只好用這樣的區分方式。
平安時代指建都平安京起(即現在的京都)直到源賴朝開創武家政權,將政權中心轉移到鐮倉(即現在的神奈川縣鐮倉市)。天皇的居所直到明治天皇搬遷到東京為止,基本上長達一千年都在京都。
鐮倉時代是承接平安時代,由源氏集團打敗平安末期掌權的平氏集團,史稱「源平合戰(源義經,幼名牛若丸,正是這時候的主角)」。此時的天皇依然存續,一直居住在京都,被當成傀儡擺佈。名義上天皇還是最高領導人,實際上所有政事都由鐮倉幕府主持進行。
鐮倉時代末期,後醍醐天皇聯合各方勢力打倒鐮倉幕府,天皇親政,史稱「建武新政」。只是好景不長,短短3年後又被武將足利尊氏奪權。再往後,由德川家康打敗豐臣秀吉的後人正式結束戰國時代,在江戶(即現在的東京)成立幕府政權,稱為江戶時代。
認真研究天皇掌握實權的年代,其實少之又少,更多時候是被當成傀儡供奉著。為何各個時期的征夷大將軍(實際掌權者)不直接推翻天皇取而代之,其中之一的理由,沒有那個必要,反倒是保留天皇,有不好的事發生就讓天皇背鍋,實際利益自己獲取。
例如,發生饑荒,掌權者自己逃避責任,通常會推給天皇,說他德行不佳,「請求」天皇下詔罪己。有敵對勢力冒起,「請求」天皇任命自己前去討伐,目的是為了佔據大義名分(道德制高點)。新的征夷大將軍要上任,「請求」天皇任命。
即便來到令和時代,雖然周遭環境不同以往,但情況依舊沒變。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日本首相」又稱「內閣總理大臣」,由執政黨選出之後,必須再請當今的天皇任命才算正式就任。
其他案例、結語
現今政治體制也充滿逃避責任的案例,最常見的有,政客出事推給秘書或官僚去背鍋。最近一件有名事件,「國有地賤賣給森友學園,導致財務局職員自殺。」另外,日本的官僚們,為了避免法律條文讓自己在日後執行上不好處理,在編寫法律條文時常常會模糊其詞。
我想,明白日本人的這種做事性格,對於有機會跟日本人接觸的人,來日本旅遊的觀光客都會有幫助吧。當然我不是指全體日本人都是這種做事方式,還是有負責任的日本人。
註:中日文對官僚一詞的認知有些許不同。在日本,官僚指經考試進入政府體制工作的公務員官吏(非選舉產生)。成為官僚「曾經」是精英學生的第一志願,為什麼說曾經,這部份需要另起一篇說明才行。而中文的官僚通常指,拘泥於陋規瑣則、條條框框或在本部門作威作福的政府官員。
2020/11/27 posted.
留言